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下一篇

【健康关注】

时令交替 养生保健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立秋后节气与健康相关情况。

立秋后的养生保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龚燕冰说,立秋后,因为还在伏天,除了要避免凉风侵袭,还要继续防暑祛湿。推荐一款代茶饮,陈皮姜茶。陈皮是有健脾祛湿兼理气的作用,生姜有解表散寒、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两种食材各取3-6克泡水喝。

中医认为,出现四肢乏力、头晕昏沉、口中黏腻等症状,很可能是湿气困脾的表现。脾是后天之本,喜燥恶湿。平时可以食用一些药膳粥,还可以用芡实茯苓茶饮。芡实又叫“鸡头米”,具有健脾祛湿、固精气的作用,茯苓是一个利水渗湿、健脾胃的药物,也是食物,每种取10克加入到500毫升的水中煮水喝,可以改善上述症状,也包括下肢困乏、头脑昏沉、身体浮肿、腹泻等症状。

立秋后,可能会出现肺燥,口干、咽干等症状,中医认为五色对五脏,燥邪伤肺,可以进食一些白色食物,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如百合、梨、银耳等。如果出现了感冒的症状,也可以揉按列缺穴,起到宣肺解表、温经通络的作用,每次揉按1-2分钟。

起居方面,立秋时节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中医提倡顺应天时“早卧早起”,符合秋季收敛的特性,帮助阳气生发。

“贴秋膘”是民间的习俗,意思是到立秋的时候,会进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一方面补充因为夏天天气炎热、胃口不好、体力消耗比较大引起的亏空,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抵抗力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符合中医“秋收冬藏”的理念。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整个营养状况非常充足,甚至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所以不建议盲目地“贴秋膘”。

“贴秋膘”不光是要吃肉,还有饮食要均衡、营养结构要合理。建议立秋进补主要是清补,不要大补。可根据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进补,如果身体很虚,立秋确实是一个进补的好时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马长生介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者,节气交替之际,最好的养生就是健康生活方式。心血管强调健康八要素,其中五条能得满分,饮食、运动、体重、睡眠、不吸烟,还有三个要素,血压、血脂、血糖。如果按照医生要求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好,危险可以大幅度减少。此外,老年人要避免久坐,可以在医生同意、指导下,充分运动。

加强心血管疾病的管理

秋天及冬天人体的血压波动会很大。立秋开始,到秋冬交际,有心血管病的患者,要更加重视心血管病的预防和危险因素的控制:1.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把血压、血脂、血糖都控制到理想水平;2.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也包括不吸烟,限制喝酒,不要久坐等。

秋季是心血管疾病多发季节,最常见的,就是脑卒中,俗称中风。中风就是血管破裂、血管出血,或者心脏血栓经过血液到脑子里。最常见的是肢体不能运动,一侧的肢体,上肢、下肢不能运动,或者口角歪斜、流口水,说话不利索,更严重到头痛、头晕甚至昏迷。这种脑卒中,尤其是急性的发作,极其危险。一旦怀疑发生脑卒中,要争分夺秒地去医院急诊。

心脏病危险最常见的3种情况,就是中风、心梗或冠心病加重和心衰加重。什么是急性心梗?往往是血管的病变、斑块不稳定导致心肌坏死。表现为胸口剧烈地疼痛,或者胸闷,这种情况下,要争分夺秒到医院。还有一种冠心病也叫心绞痛,不一定是疼,憋、闷都算,需要到医院加强药物治疗。

另外就是心力衰竭。得过心梗,或者原来有高血压,会表现为心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要坐起来。或者过去一口气能爬3楼,快步走能走2000米,但现在走上300米、500米就气喘吁吁,这就是心衰加重,要加强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季节交替预防呼吸道、过敏疾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丽萍说,夏秋交替,天气变化不定,人体的呼吸系统最容易受到侵袭,老年人、儿童、体弱者、营养不良的人以及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在这个时节感染包括流感在内的一些呼吸道传染病。

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另外,应该掌握健康技能,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衣物,积极接种疫苗。还要做好健康监测,出现一些发热、流涕、咽痛等一些呼吸系统症状时,要尽量保持休息的状态,根据情况及时就医。

秋季尤其是有过敏体质的人群,要特别注意。1.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2.生活中要保持居室的清洁卫生,尤其是卧室、客厅要定期清洁。3.饮食上要注意。秋季是海鲜丰收季节,要管住嘴,有过敏体质的人,尽可能谨慎食用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4.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像有皮疹、红疹、皮肤瘙痒等,要及时就医,并且就医时要及时告知。

(稿件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 2024-08-12 【健康关注】 2 2 甘肃日报 c176148.html 1 时令交替 养生保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