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塬上青绿

□ 王军红

初到董志塬,天高路阔,满目青绿,一望无垠。

车子在无边的绿色中飞驰,行道树、麦田、苹果树、花椒树……目之所及,满目皆绿,令人心旷神怡。车子穿镇过村,最终在绿色簇拥的农家小院前停了下来。门前有花,芍药正开得千娇百媚。院子里干净整齐,令人想不到的是院墙一处有宽大铁门,平时上锁,而一旦打开,墙外就是麦田。当主人拉开大铁门,无边的麦田,涌动的麦浪,扑面而来的青绿即刻涌入眼帘。

一行人在说话间便奔向麦田。塬上平整,绿野无际。小满期间,正是麦苗快速生长之际,芒刺挺立,直指天际。用手心轻轻靠近锋芒,便有被刺痛的感觉。我尤其喜欢触摸那些芒刺,那是一种生命的张力,也是一粒粒种子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饱满成熟。无边的麦田延伸至远方,远到天际,我在明晃晃的太阳下徘徊留恋,不愿离去,那一刻也如农人眷顾土地一般,躬身相望。麦地旁边种有玉米,玉米苗碧绿新鲜,新的生命在成长。

微风吹来槐花香,顺着槐荫一路通向窑洞。这是老一辈人居住过的地方,它是同伴的爷爷亲手挖出来的窑洞,主房、厢房、厨房、柴房、牲口棚一应俱全,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当初用心极细,墙面至今摸上去仍然光滑细腻。房间又大又深,大热的天,一进去便感到丝丝凉意。走进厨房,灶头在里,窗下有炕,炕桌仍摆在炕上,碗具都有,可以想象当年一大家口人热气腾腾的生活。而今,主人已搬进了新居。村里人像黄土一般朴实厚道,他们深爱着这片土地,精耕细作,毫不怠慢农事,坚守着让他们心安的地方。

时值中午,餐桌上有饸饹面、肉夹馍等,很是丰盛,主人说此地待客向来如此。陇东与陕北相连,风俗与陕北亦是相似,玉米、麦子、荞的种植数量很大,产粮区的面食普遍做得都很好。而我吃了多年饸饹面,也是第一次知道了饸饹面是需要滚烫的热水和面才能做出。调味的小葱从门前摘取,新鲜又方便。除了冬春之交,这里是三季有菜、四季常青的。望着塬上厚厚的黄土层,不由得让人想起庆阳市博物馆陈列的硕大彩陶瓶。陶器高大,呈黄黑色,似乎是本地的黄绵土与黑垆土掺和烧冶而成,一圈圈暗红色的流水波纹将陶罐装饰得典雅大气。这种大的陶罐,或者说大气的陶罐佐证了庆阳悠久的农耕历史文化,又展示了此地丰富的物产。

有些地方,即使从来未曾来过,也不觉得陌生。倒像游子多年漂泊后的回归,陌生又熟悉,忐忑又期待。这次董志塬之行,恰有同感。相隔几百公里之外,奔赴犹如回归,塬上所见所闻让人心潮澎湃。

某个时刻,蓦然又记起那片麦田,不禁翻出手机查看,初见那片青绿时的狂喜与心跳,也被定格在画面里。

--> 2024-08-06 2 2 甘肃日报 c175010.html 1 塬上青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