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

马志超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兴则产业兴。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前沿领域,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实现的关键变量,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切实增强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必须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巩固增强工业稳中向好态势。甘肃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统筹国家所需与甘肃所能的结合点,也是重振能源、资源、产业优势的突破口,可以说正当其时、正逢其势、正得其利。要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要加快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争取创建冶金有色、石化化工、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军民融合等4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要强化工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紧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量质齐升的科技型企业成长体系,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要实施强链补链工程,迭代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造业首台套产品应用、精准靶向招引和关键重大项目促建等方式精准补链,锻造体系完整、韧性牢靠的产业链条,梯度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要加大风机制造、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体系建设,加速形成中国西部百万吨级“新能源电池材料之谷”。

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外显内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点是发展实体经济。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引领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才能构建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重点实施“三化”改造项目,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围绕氢能与新型储能、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形成一批百亿级、千亿级集聚区。要充分发挥项目拉动作用,围绕有色冶金、煤炭、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传统产业领域,加快推进主体装备大型化改造等项目,发挥省属企业拥有的266个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作用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发展,重塑传统产业发展动能。要围绕河西和陇东两大能源基地,依托风光等新能源资源禀赋,着力培育能源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比重,促进新能源产业与其他制造产业协调联动发展;积极谋划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强化电力外送通道实现历史性突破,提升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消纳能力。要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优势产业为支撑,加快技术储备和产业布局,不断巩固传统产业“链主”企业优势地位,提升产业链管理能力,带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积极拓展工业应用场景,构建集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运营于一体的智慧制造体系,接续打造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需要全力加快创新驱动,推进企业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好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最大增量”。一是要对现有创新平台系统评估,科学厘定功能定位,通过充实、整合、转改、新建等,稳步推进优化整合和力量重塑,增强研发能力和竞争实力;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充分利用创新成果转化、产融对接、技术产业交易等平台,打造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科技服务产业链。二是要加快实施兰白两区新一轮发展规划,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争取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创新技术中心等“国字号”科研平台,进一步促进兰州新区高端智能钻采、炼化装备、数控机床伺服电机、重离子应用技术装备等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行“揭榜挂帅”“首席科学家”等模式,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重大科技项目。三是要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建立“科技成果池”,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加快人才引育作为强化创新驱动的发力点,加快引进、培育更多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匹配、相协同的高精尖人才。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只有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培育孵化未来产业才能赢得发展先机。甘肃必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优势。要强化兰州工业集聚功能。兰州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高科技等工业,白银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新材料等工业,加强两地产业链条对接,推进兰白工业一体化发展。要推进河西走廊工业一体化发展。嘉峪关以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上游产业与酒泉以装备制造、石化、电力等为支柱的下游产业相对接共同打造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高载能特色工业;金昌以镍为核心的上游工业与武威加工制造为主的下游工业相对接,共同打造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化工、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工业,形成国家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要大力实施新基建项目。聚焦运用5G、云计算、大数据等重点技术,全方位、全链条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夯实智能化发展基础;开展以算力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建设,搭建工业云平台,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把握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有利机遇,充分发挥甘肃区位、能源、资源、气候等优势条件,统筹推进“云、网、数、链”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单位:甘肃省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室

--> 2024-07-26
2 2 甘肃日报 c173001.html 1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