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下一篇

提升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力

唐伟尧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逻辑与责任使命,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力。

地方高校是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突破的策源地、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全要素息息相关、紧密结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地方高校是孵化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汇集了众多优秀的科研人员和先进科研设备,在科技创新上具有先天优势,是区域新质生产力理论研究的高地,是区域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的供应地,是促进区域新质生产力成果传播和应用的重要推手。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地方高校科研创新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提供了更多前沿技术需求和技术应用场景的机遇,可有效推动地方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促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动区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与深度融合,强化地方高校和区域产业系统内资源的优势互补。

精准对接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要扎根本土,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特色,紧密贴合时代变化和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区域发展布局,善于挖掘地理与物质条件,下沉人才培养链与科技创新链,明确自身在创新发展体系中的价值追求与职能定位。要深刻领会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系统优化思路,努力呼应国家战略布局,主动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机遇,承担服务发展使命。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强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聚焦学科前沿与重大科学发现,完善学科集群架构,探索建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载体的作用,促进要素融合,提升创新效率。强化科学研究的问题与应用导向。针对国家急需和重大战略,重点面向区域性需求前瞻布局,集聚科研资源,推进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提升原始创新水平,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加快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以引带育、以才聚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鼓励特色优势学科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

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要下好学科体系布局“先手棋”,增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针对性。要强化前瞻性,瞄准地方经济建设急需,布局新赛道,整合发挥学科专业群特色优势,引导传统学科专业向急需领域转型升级,通过拓展学位点特别是专业博士和交叉学科学位点的布局,提升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适配性。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需求,因地制宜推动传统学科服务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先,培育重大科研项目,强化项目、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提供可持续、成系统的保障。

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对接,实现更多“从零到一”的突破。创新体制机制,依托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协同攻关、深度融合的运行管理模式,推动一流学科、团队和实验室下沉产业一线。依托联合培养基地、产业园区为创新人才营造交流空间,打造人才孵化平台。孕育创新生态,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和创新联合体,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科技、产业和社会问题,整合教育与科技资源,加强有组织协同攻关,破解发展中难题,力争在区域技术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在区域经济发展急需领域与优势企业开展合作,培育壮大最新成果。遴选建设一批产、学、研、推一体化综合性专业实践基地,突出对解决产业技术研发与工程化应用等重大关键问题与“卡脖子”技术难题的能力培养,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畅通科技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联系渠道,打通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产品、产业和市场四个环节,有效推动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四链协同”。

总之,地方高校要承担起培育、锻造新质生产力的重任,既要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强优势、补短板,也要依赖于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找准各自的“赛道”和“主攻方向”,通过多元分类发展,促进形成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特色与优势,形成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力量。

作者为甘肃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 2024-06-18 2 2 甘肃日报 c165142.html 1 提升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