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

用爱心点燃希望 用真情传递温暖

——金昌市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通讯员 蒲瑞华

爱心,是世界上最为温暖的情愫、最为高尚的品德、最为隽永的力量。

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以来,金昌市坚持把结对关爱行动作为“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作为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主动创稳、打造全省共同富裕先行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的有力抓手,举全市之力开展爱心扶孤、爱心助残、爱心济困行动,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爱心金昌全民共建

“五一”前夕,金昌市开展“春风化雨·爱在金昌”主题帮扶活动,全市各级干部进村入户,帮助关爱对象打扫卫生、栽种菜苗,协调解决教育、就医、康复、就业、住房等方面的问题。

如今,围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开展主题帮扶活动,在金昌已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

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启动后,金昌市迅速行动,印发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结对帮扶行动”和“爱心社会建设行动”两项重点任务,市级干部率先垂范,联亲认亲,各级各部门单位精心组织,走亲访亲,全市上下掀起结对关爱的热潮。

全市各级各帮扶单位与县、区关爱办形成双向沟通衔接机制,精准摸排三类关爱对象底数,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比对、核实、清洗,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金昌市将结对帮扶、爱心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积极搭建参与平台,汇聚多元爱心力量,用仁爱之心、道德之美、向善之魂标刻城市文明新高度。

坚持“逢6上街”机制,在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确定主题活动,组织帮扶单位和结对干部集中开展入户走访,靶向解难,精准帮扶,确保帮到关键处、扶到急需时。

截至目前,省、市、县(区)三级274个帮扶单位2272名干部与全市2272户2450名关爱对象结对认亲。全市各级帮扶干部累计开展联系交流1.75万次,走访探视1.25万次,协调对接有关政策事项1.04万个,解决实际困难1834个,帮办实事2747件。

爱心举措精准可及

去年6月,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镇镇长闫庆俊结对9岁脑瘫患儿。随后,他先后15次入户走访和联系医疗机构,帮助患儿进行百余次的康复治疗和认知技能训练。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患儿智商评分由刚入院时的24分上升到现在的68分,性格、行为、学习、交流能力都有了显著变化,让孩子的父母和老师看到了希望。

“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中,金昌市各级帮扶干部常态化走进关爱对象家中,对照保障政策和责任清单,认真核对最低生活保障等7个方面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及时掌握关爱对象所思、所忧、所盼,力所能及地提供物资帮助,并坚持做到“四必到”,让每一名孤儿都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茁壮成长,让每一个困难重度残疾人都能够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就在身边、干部就是亲人。

金昌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建明结对的是一名听力障碍儿童(化名伟伟)。自结对关爱以来,张建明积极协调金昌市残联和人工耳蜗生产企业,为伟伟植入价值22万元的人工耳蜗,使孩子的听力从90分贝以上恢复到接近30分贝。

永昌县城关镇沙沟岔村,有两姐妹先天肢体残疾,民政部门及时给予临时救助,残联组织将两个孩子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进行重点救助,协调将孩子从永昌县转学到金昌市区小学读书,并帮助孩子父母在金昌找到稳定的工作。如今问起孩子的父母,他们满是感激与喜悦:“如果不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如果没有干部们的帮助,不知道我们的日子怎么过。”

爱心建设扩面提质

围绕打造全省共同富裕先行区,金昌立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一系列民生项目,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固民生保障底板。

金昌市将建设托育机构、村级互助幸福院,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公租房租赁补贴,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及困难残疾人关爱服务等项目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有效解决了“托育难”、空巢独居老人“吃饭难”,残疾人“康复难”“出行难”、困难群众“住房难”“就业难”等问题。

金昌行业部门各尽所长、各显其能,认真研究谋划针对三类关爱对象的特殊照顾政策——

民政部门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低保扩围增效,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各级残联为全市有需求的420名残疾人精准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全市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全覆盖,省残联还扶持建设了6个助残就业“爱心屋”和12个“爱心摊位”,帮助金川区部分残疾人实现就业;

人社部门制定“一人一策”就业援助计划,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城镇低保户等80余人实现就业;

司法部门建立特殊困难群众“一人一档”法律服务档案,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三类关爱对象申请法律援助;

卫健部门选派40多名优秀医师常态化开展送医上门服务,为三类关爱对象免费提供卫生健康巡诊服务,并实施市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方式,有效减轻关爱对象就医垫资压力和费用负担;

……

一项项惠民暖心的政策举措,一件件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将爱心资源和力量投向了社会最急需的人群、最迫切的领域,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爱心力量多元协同

走在金昌大街小巷、居民小区,“红马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金昌市注册志愿者10.6万名,占全市总人口的24%。公益组织、慈善组织和志愿者常态化走进社区、乡村、学校、养老院和儿童福利院,送温暖、献爱心,爱心善举在金昌大地蔚然成风。

全市党政机关率先行动,坚持“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制度,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形成“微心愿”“关爱陪读妈妈”“爱心济困·温暖常伴”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全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实施“未来有你·共护前行”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等项目,开展“陪伴成长”“彩绘童心”“微心愿征兑”“爱心永昌·公益志愿”等主题服务活动,定期为独居、空巢老人和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及残疾人提供理发、助浴、康复、护理、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帮他们减轻家庭负担、积极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全市218个社会组织、50多家爱心企业踊跃参与爱心社会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资源链接优势,积极开展慈善捐助,辅助提供结对帮扶。

……

微光成炬,星火燎原。一年来,金昌在联系交流、帮办实事中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落实政策、解决困难中兜牢了民生保障底线,在汇聚爱心、传递真情中擦亮了文明城市品牌,在全民参与、协同推进中激发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形成了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爱心金昌建设格局,无疆大爱在镍都大地恒久激荡。

--> 2024-06-04 ——金昌市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 【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 2 2 甘肃日报 c162578.html 1 用爱心点燃希望 用真情传递温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