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泉置遗址是丝绸之路上发现并经考古发掘的唯一一处汉代驿站遗址。近日,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聚焦出土于此的悬泉汉简,再现了相夫公主和亲、匈奴日逐王降汉和西域都护府的设立等历史事件。节目通过多种创新表现形式,从简牍的刀笔留痕处,打开历史画卷,重现古丝路上的生活样貌和文化烙印。 ——编者
简述丝路历史 创新文化表达
阮青 李玉涛
大型历史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一经播出便收获观众好评,引发热议。近期节目《简牍探中华》之《悬泉汉简》聚焦甘肃省敦煌市悬泉置遗址出土的2.3万余枚“悬泉汉简”,采用全新形式和影像化手段,创新了历史文化节目的表达方式,现代性的叙事引领观众深入丝路历史,重现了古丝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景。
“向史而新”构建节目形态
简牍,在古代纸张出现之前,是中国最为普遍的书写载体;在当下,作为地下出土的新资料、珍贵的考古文物,它带有极强的历史本真性,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如何将“地下之新资料”与“传世典籍文献”相互印证,再现历史真实,是《简牍探中华》节目的宗旨与基本底色。因此,创作团队在节目形式和框架上鉴往知来、向史而新,形成了历史文化节目的新理念、新模式、新风格。
其一,节目采取了实地探访的形式,以考古发现为依托,证实简牍来源的真实可靠。在《悬泉汉简》中,节目伊始,主持人便来到甘肃省敦煌市悬泉置遗址和甘肃简牍博物馆,深度还原了悬泉汉简的发掘历史;节目尾声,主持人再次回到甘肃简牍博物馆,对最新考古发现中针对5枚悬泉置计时简文的破解,以及西汉时期500多张古纸的发掘研究进行独家发布。由古向今的叙事结构,不仅窥见了悬泉汉简深厚的治学历史,而且彰显了简牍研究的生命力、持续性和现代性。
其二,以专家访谈、论证为指引,依简牍之记和典籍之载,使“微观历史”与“宏大历史”相互辉映,形成立体、多面、完整的历史场域。《悬泉汉简》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双全,三位专家针对历史问题的对话和讨论,有力解读了悬泉置在丝路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悬泉置是现今唯一可考的汉朝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它的存在不仅证实了《汉书》对于古丝绸之路的记载,也体现了汉王朝中央政权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悬泉汉简以文字记录书写了悬泉置的历史,推开了尘封两千多年的驿站大门,为研究者和普通大众展现出汉简中的丝路文明和中华智慧。
其三,节目以强调视觉化表达的影视手法,采用实景戏剧等方式,探索了文化再实践、再创造的新路径。主持人多次与史官司马迁、汉朝名将郑吉等历史人物跨时空对话,打破古今的自由剪辑和蒙太奇手法,较好地勾连起“冷门”历史与鲜活当下之间的关系,让观众寓教于乐,在沉浸式、体验式观影中贴近丝路历史,感知中华文化。
“历史微声”活化简牍传奇
古老的简牍文献,如何真实可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个难题。《悬泉汉简》以解读方寸简牍的微观历史视角切入叙事,激活了古丝路历史中的诸多故事与传奇。《汉书》作为宏大历史,记载着历史大背景和大事件,而悬泉汉简则从细微处书写普通人的历史,每一枚汉简都关乎历史上具体的人、事、物。
微观史是给普通人书写的历史,在从历史的微声处活化简牍故事的过程中,节目重点选取了悬泉置啬夫弘为主人公,用一个平凡小人物的视角串联起了汉朝丝绸之路的大众群像。啬夫弘作为悬泉置中任期最长的执政者,同时也是悬泉汉简的记录者,在汉简中出现了70余次。节目据此简牍记录为基准,以啬夫弘在悬泉置的经历为主线,精心选取戏剧化的瞬间,不仅用虚拟动画、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方式重建悬泉置驿站,还原历史现场,同时采用实景戏剧搬演的影视化手法,将隐入历史的达官贵人、平民百姓、边塞驻军、驿站官吏等普通人重新拉回舞台,把他们的故事生动有趣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据悬泉汉简记载,悬泉置作为规模宏大的驿站,接待了很多名人、使节。长罗侯常惠、解忧公主和冯夫人为悬泉置的历史增添了重要的一笔:长罗侯常惠在经营西域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解忧公主通过和亲巩固了汉朝与乌孙国的友好关系,冯夫人则为汉朝和西域的交流奉献了一生。节目中,置啬夫们默默守护驿站,用手中的笔书写大汉历史,他们彰显出简牍故事中的不凡精神:有的人生来就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有的人生来就是为了守住这条路。节目对这些在宏大历史中默默无闻,却在简牍微观史中熠熠生辉的普通人,经由细节处生动、温情的戏剧处理和塑造,不仅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而且极大地激发起大众的情感共鸣。
“冷门绝学”实现古今共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作为重要的文物和文献,简牍的意义不仅要让当下的大众明晰中华文化的历史演进,更要彰显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让作为“冷门绝学”的简牍学不仅能“与历史对话”,还要实现“与时代共振”。
驼铃悠悠,丝路延绵。而今,节目首次从简牍出发,拓宽了观众了解历史的视野。《简牍探中华》以简牍为引,将丝绸之路的历史视野延展到更加微观、具象、真实的史学研究中,激活了古老简牍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节目凭借纯熟凝练的视听语言、严整精巧的戏剧演绎,为当下观众打开了认知中华文明、了解丝路文化的窗口,节目内容的观赏性和学术的内涵性,极大拉近了当下观众与深邃历史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推动简牍学“化冷为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传承中华文化,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从这一角度看,节目也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又一范本,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借鉴意义。
复活简牍文献 再现历史真实
何双全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新力作《简牍探中华》播出,这是一档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节目,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积极社会效应。
典籍以传世文献为对象,深挖华夏文明之精华。简牍则以地下考古新发现出土的简牍为对象,探索历史之奥秘。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印证,但简牍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是地下出土的资料,或早已失传,或为历史文献所不载,古人曾未见,今人才始见,具有很强的历史原真性,而且时代跨度很长,内容异常广泛,涉及社会诸多方面,诸如典籍、文化、思想、教育,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生产、科技等,如何解读是一大难题。
《简牍探中华》创作团队知难而上,走进历史、深入考古现场,从外行转入内行,涉猎众多研究领域,用“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的形式使简牍文字活起来,使历史事件再次展现,将深奥的知识从象牙塔中释放出来,惠及于大众。
从节目来看,《简牍探中华》有以下六个创新之处:一是以考古发现为依据,证实简牍来源之可靠。二是以简牍文物为对象,忠实简牍之所载。三是以历史文献为依托,忠实历史之史实。四是以专家论证为指导,探寻历史之真实。五是以简牍记载为线索,复原历史之场景。六是探索简牍之奥秘,普及文化于大众。
其中《悬泉汉简》聚焦的悬泉汉简出土于汉代悬泉置遗址。该遗址是汉武帝时期开河西、通西域后建立在丝绸之路上的一处交通邮驿驿站遗址,占地面积两万余平方米,出土简牍2.3万余枚,其他文物3000余件,前后跨越西汉后期、新莽、东汉三个历史阶段。简牍文书就是当年运行的真实记录,详细记载了建置历史、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产来源、工作任务、运营程序、后勤保障、安全防卫以及过往人员的行踪和职责。它的播出不仅带火了简牍学,使文物活起来,更使广大群众知道了什么是丝绸之路、甘肃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与贡献以及汉代西北史。
说其真实,即所用的资料由两部分构成:考古出土的简牍和传世文献。那个时代的书写材料是竹木做成的木条,一般长23厘米、宽0.8厘米、厚0.3厘米,称作尺牍。一切文字均写在木简上,记录着当时所发生的一切事件,形成各种文书。大到与历史上有关的事件,小到日常工作、生活、生产琐事。所用文字很复杂,除正规的隶书外,还有草书、行书等书体,繁体、简体、别体、多笔、减笔、通假字常常相杂,又无标点断句,释读不易,读懂更难,都是2000多年前书佐的真迹,具有很强的原真性。节目选择部分资料,将原件呈现,使观众第一次看到了汉简的真面目。因为汉简所记有些历史事件与《史记》《汉书》记载相关,二者可互为印证,所以节目以此为依据,逐步展开。
说其易懂,即将简文和文献用译文读出。悬泉汉简是当时形成的行政文书,时代跨度二百余年,每每与丝绸之路相关,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交通、邮驿、中外交流、民族关系等。文书种类有官府文件、通关过所、传马车辆名籍、用车凭证、饮食记录、过往宾客食宿登记簿等。这些文书均是书面语言,是《史记》《汉书》这些正史中所不载的,但有直接关系。如何让观众易于理解?节目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环节,将晦涩难懂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出,消除了文字与观众的距离感。特别是驿置道里簿所列置名之间的里程,用文字表达有很大局限性,节目在吸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绘制成地图,标出地名,一张清楚的丝绸之路路线图跃然于荧屏上,观众一目了然。
说其好记,即将简文和文献中记载的大事件,用戏剧形式展现,复活当时的场景,使观众不但认识了简牍文献,而且快速学到了历史知识,了解到简牍与历史文献的重要性和研究传承的价值与作用。匈奴日逐王降汉,西域都护郑吉迎接护送;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匈奴与车师联兵攻乌孙,公主上书请援;长罗侯常惠持节护卫,又送相夫公主至敦煌;乌孙内乱,冯夫人解围;直至解忧公主年老归汉还乡等都在悬泉置留下了足迹。这些史料都分散在零乱的简牍残卷中,如何全面解读,仅靠专家的著作、论文叙说顿显不足和社会影响力太小。《简牍探中华》正好填补了此一缺陷。节目精准解读简牍,突出主要事件,复活历史场景,全面展现了悬泉置真实的历史,诠释了丝绸之路的辉煌,不但使人们读懂了历史,而且也提高了学习历史、热爱和保护文物的自觉性。
总之,节目基本上诠释了悬泉汉简的精华,解读了丝绸之路上的奥秘,使广大观众认识到了丝绸之路的存在,获知了“使者相望于道、商贾不绝于途”的实况,从简牍中探寻到了中华文明的魅力。
(作者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从简牍“对话”中华文明
郦波
中华文明是人类原生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断裂的文明,有一个学界共识,即我们的母语语言文字,是我们的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与支撑。中华文脉延绵不绝,文字记录功不可没,简牍的作用极其重要。
数千年前,中华先民取材竹木,始做简牍。自此,人们的所见、所为、所感得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30多万枚简牍。书写于竹木上的文字,为我们认清文明的来路,提供了直观且可靠的线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档聚焦简牍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便是从刀笔留痕处着眼,通过“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的创新表现形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寻历史的新大门。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丝路
从华夏大地到地中海之畔,一张古老而庞大的路网横贯亚欧大陆。早在文明初生的年代,便有先民以无比惊人的勇气与决心,穿过大漠、翻过高山,用脚蹚出了这条联通不同文明的路途。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但由于缺乏驿站遗址、路线图等考古实证,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的真实性存有争议。直至110年后,敦煌的风吹散了掩盖历史的尘沙,2000多年前的汉代邮驿——敦煌郡效谷县悬泉置重回人们的视线。
出土于悬泉置遗址的“悬泉里程简”,记载了河西走廊上武威郡到敦煌郡10余个驿置的信息。它与“居延里程简”接力勾勒出了汉代长安至敦煌的具体线路走向,为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提供有力的材料支持。
两汉丝绸之路在空间上经过了悬泉置,在时间上则停留在了悬泉汉简。在已经整理的简文中,我们可以找到于阗、龟兹、乌孙等多个西域使者途经悬泉置的“足迹”。譬如,一枚汉简记录了为接待龟兹王夫妇,悬泉置布置了“八尺床卧一张,皁若青帷”等生活物品;又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狮子,其实是“外来物种”。“其一只以食折垣王一人师使者,□只以食钩盾使者迎师子”,汉简中的记载印证了狮子是经古丝路传入中原。书写于竹木的文字,虽只有寥寥数笔,却生动、丰满,与之对视,仿佛历史的洪流在身边流淌,“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的盛景近在眼前。
寓教于乐,感知鲜活文明
《简牍探中华》播出期间,恰逢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令人欣喜的是,在“文博热”持续升温的当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不断向更专精的内容场域探索,提供导赏,播撒文明传承发展的种子。
对于初次接触简牍的参观者而言,艰涩难辨的文字具有一定的理解门槛。为此,《简牍探中华》在文化访谈、实景戏剧的基础上,增加了实地探访的内容,从开篇的考古遗址到馆藏文物,再到最新的研究发现,梳理出简牍文字背后的历史内涵。与此同时,节目中精妙的互动设计,带给观众更直观的“血脉觉醒”。譬如,节目中演示的张家山汉简《引书》的眼部导引疗法,吸引了不少观众“跟练”。这一刻,古老的文物与当下的生活产生关联,晦涩的文字一下子变得可知可感。
此外,随着节目的热播,里耶秦简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等专题类博物馆被网友写入“打卡清单”。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特展,曾在《简牍探中华》中亮相的两封“中国最早家书”“喜”的3D复原头像成为展馆焦点,吸引观众网友实地打卡。
于我而言,参加《简牍探中华》节目的录制受益匪浅。从立法制度的更迭到社会习俗的变迁,从地理风貌的描摹到民族交流的记录,简牍上的一笔一画,让我清晰感知到先民的智慧与思考,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度与温度。相信通过《简牍探中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蕴藏于简牍背后的历史文化将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展现更真实、鲜活的中华文明!
(注:□表示简牍上有字,但不能释读;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