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下一篇

【健康关注】

守护健康 警惕高血糖

罗伟波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引起以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为主的内分泌疾病。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终身疾病。

糖尿病的危害

代谢紊乱 糖尿病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进一步引发呼吸道、皮肤、泌尿道和肺部等疾病。

心脏疾病 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心肌细胞损伤严重时,可引起心绞痛,甚至导致昏迷、瘫痪、猝死等严重后果。

肾脏疾病 长期高血糖,会引起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升高,最终导致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尿液的蛋白含量增多,机体出现水肿;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可损伤心脑血管,引起主动脉、冠状动脉和大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导致视网膜病变,引起失明。

血管疾病 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长期高血糖,容易引发血管病变,并导致局部组织损伤。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脚部水肿、溃疡、皮肤干裂等症状。

神经疾病 糖尿病神经疾病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外周神经和自主神经。高血糖可损伤神经细胞,并阻断神经细胞的营养供应,使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神经组织损伤。

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因为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和脂肪,引起酮体增多。

常用检测指标

空腹血糖 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代表进出细胞的葡萄糖动态水平。空腹8-10小时后,采集血液检测的血糖值,水平恒定,是诊断糖尿病最常用的指标,主要反应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血糖水平与进食、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空腹血糖参考值为3.9-6.1mmol/L。

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指24小时内任意时间检测的血糖值。正常人小于11.1mmol/L。若出现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且随机血糖浓度大于等于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随机血糖可了解特殊情况下的血糖,如饮食、食物种类、作息、情绪等对血糖的影响,有效捕获低血糖的情况。

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定的血糖浓度。餐后2小时血糖受食物种类、胃肠蠕动速度、餐后运动量以及餐前血糖浓度等因素影响。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即进食后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若功能良好,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下降到4.6-7.8 mmol/L。若胰岛β细胞功能较差,餐后2小时血糖可明显升高。测餐后2小时血糖能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还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使用降糖药是否合适,可合理指导临床用药。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其水平越高表示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越多,糖尿病越严重。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测定前2-3个月的血糖水平,是了解糖尿病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已成为糖尿病病情监测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参考值4.4%-6.2%。

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可以了解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判断是否存在糖调节异常和糖尿病。试验前,应空腹10个小时左右,将葡萄糖粉溶于温水之中,在服用糖前和服用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和3小时分别采集静脉血进行血糖测定。

胰岛素 胰岛素可作为了解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糖尿病分型、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正常时,服用葡萄糖后血糖和胰岛素都会升高。

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可以反映检测前3周的血糖水平,是短期血糖控制效果的指标,可用于糖尿病筛查。

尿糖 尿糖指尿液中的葡萄糖。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有重要作用,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的糖阈值时,就会出现糖尿。糖尿病患者肾小管吸收能力下降,尿糖检测结果多为阳性。

尿酮体 尿酮体是人体脂肪代谢的产物。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脂肪分解产生过多的酮体,从而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酮体检测阳性。           高危因素与预防

高危因素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分娩巨大儿史;妊娠并发症史;肢体溃疡持久不愈;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或超重;高血压、高血脂;反应性低血糖等。

生活方式 定期监测血糖;合理膳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劳逸结合、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心情愉悦。

--> 2024-04-25 【健康关注】 2 2 甘肃日报 c155326.html 1 守护健康 警惕高血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