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下一篇

【非遗撷英】
凉州攻鼓子——

昂扬的西部鼓舞

凉州攻鼓子表演现场 郝生元

□ 冯天民

一队武士,黑衣、黑裤、黑靴、黑幞头,身背牛皮长鼓,手执枣木鼓槌,在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铮铮流泉,渐如惊雷奔电的隆隆鼓声中击鼓起舞。那沉着而稳健的步伐,那冷峻而刚毅的神情,那力贯千钧、震人心魄的敲击,还有那忽而如雁翎般展开,忽而如长蛇般疾冲,忽而旋走太极,忽而列成方阵的进退变化,即刻把人们带进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如闻刀枪撞击、铁骑奔突,如见浴血奋战、出生入死……这,就是凉州攻鼓子的表演场景。

武威,亦称凉州,历史上与将士出征、行军御敌、沙场征战等兵家之事结下不解之缘。而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生活、民间习俗、文化遗传等,也与军旅驻行、军民往来等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凉州攻鼓子由汉唐军旅乐舞演变流传到民间,成为“凉州社火”中一个耀人眼目的重要节目,经千百年历史嬗递,依然光彩照人。

凉州攻鼓子在中国传统鼓乐中属腰鼓一类鼓舞,但它与一般的腰鼓风格迥然不同,从它的道具、化妆、服装到表演,都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勇往直前、正气凛然的美感,具有强烈的军旅气势与西部特色。凉州攻鼓子在凉州社火队伍中又叫“鼓子匠”。传统的攻鼓子队伍一般由8人、16人、24人、32人、48人至更多偶数组成。攻鼓子表演者装束皆为古代武士打扮,头插两根红色野雉翎,取“上净天宇、下扫风尘”之意。身背牛皮长鼓,手执枣木鼓槌。打起鼓来要心到、手到、眼到、神到。讲究“手、眼、身、法、步”的统一。

凉州攻鼓子的基本打法可以用四句口诀来概括,即:“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要求表演者上身要昂首挺胸、精神饱满,双臂挥舞有力,舒展大方;下身要前弓后蹬,前足弓步踏地,后足用力外蹬,大有与敌相搏,蓄势待发之状。

凉州攻鼓子的基本动作是“雄鹰展翅”“奔马腾飞”“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等。踢打跳跃,矫健有力,举手投足,优美大方。场面变化主要有八个阵法,即“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三箭突围阵”“四门兜底阵”“五福捧寿阵”“六出祁山阵”“七擒孟获阵”“八卦连环阵”,变化莫测,出神入化,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队形变换主要有:“一字长蛇”“两军对垒”“三军演示”“四门斗故”“五子登科”“六朵莲花”等六种,进退开合,井然有序;左顾右盼,互为照应。凉州攻鼓子的套路衔接,还有“集合”“拉花”“拜坛”“祭阵”“连套”“对攻”等招式程序。舞者时而马步对攻,时而振臂划鼓,时而跃起凌空,时而落地生根。跃起时如巨龙腾飞,落地时如泰山压顶,对攻时如猛虎逼视,拉花时如紫燕穿云。整个表演过程中,每一位鼓子手都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神情冷峻刚毅,潇洒自如;步伐沉稳矫健,步步为营。

依照民间习俗,每年正月初二或初四,是凉州社火“开锣”(开闹)的日子。一到这一天,各村、各社的社火队全部都聚集在村头场地上,由“春官老爷”率领社火队到所在各村各户农家“拜年祈福”,名曰“串庄子”。“串庄子”结束以后,从正月初六开始,凡东北乡各村社的社火都要抵达王城堡大庙“会面”,民间名曰“碰梆子”。“碰梆子”实际就是一种各社火队的会演比赛。在表演过程中,各家社火,每个帮子、每一角色都使出浑身解数尽力表现,大有你追我赶、互不服气之竞赛意味。但这毕竟是一种充满喜庆、各显神通的和平竞技方式,于是各个社火队在各部分“会面”表演完毕,也便各自收军,尽兴而归了。唯独鼓子匠“会面”,叫做“会鼓子”,又叫“斗鼓子”。此处特别强调突出一个“斗”字。“斗鼓子”表演达到高潮时,几十队,甚至上百队鼓子汇在一起,由数十面大鼓配合指挥,掌握节奏,外加锣镲烘托气氛。几百人、几百个鼓子同敲一个鼓点,同踏一种步法,游走变化,配合默契,进退开合,协调统一,造成一种排山倒海、山呼海啸、雷霆万钧之势,给人以极大的震撼,鼓舞与鞭策,令人奋发,催人奋进。

--> 2024-02-06 【非遗撷英】
凉州攻鼓子——
2 2 甘肃日报 c140678.html 1 昂扬的西部鼓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