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川
刘志洲的散文真情流露,朴素自然。也许是黄土地的养育之恩浩荡,也许是他的根始终与那个炊烟袅袅的村庄及亲人连在一起,所以,我们才能在他散文集《大地上的五指塬》的忠实记录中,感受到淳朴与善良、坦荡与赤诚,看见作者对熟悉的人与事感知感应后,在心灵深处喷涌而出的真善美。
比如第一辑《拾味记忆》中开篇《被雨淋湿的村庄》就让人难忘,“背井离乡的村庄人,无论背负着怎样的渴望与爱、沉重与梦,都无法抹去那些在苦难岁月一起啜饮窖水的日子。因为,那不起眼的水窖里,藏着母亲慈祥的笑容和父亲深沉的眼神。因为,窖就是村庄的骄傲啊!”此处的水窖,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是人人都可能引爆的记忆共鸣与触动。
又如在第二辑《风的来信》中,作者写了众多的家乡习俗与民风。那些深入骨髓的匠人和手艺,那些无法涂改的时光唱片,格外引人怀念与咀嚼,极具年代感与认知度。旧时光旧物件,或许承载了太多的泪水与无法言说的重量,它让作者的笔墨乐于倾情演绎与精心刻画。你看《唢呐》,作者不光是简单介绍,还有更加形象的细节展露,“又能吹,都能打,一年忙在别人家。吹起来,呜哩哇;敲起来,隆咚嚓。吹长的,是喇叭,不长不短是唢呐。铜头头,木杆杆,十个指头压眼眼,前面滴下水点点。吹得眼睛红巴巴,吹得脸蛋起疙瘩……”作者以民谣形式,把一个民间艺人的真实形象写出来,更有在场感与亲切感。
而第三辑《行走大地》,作者为我们讲述打麦场、屯字塬等,以事入手,以情动人,以人为主线的写作,再次印证了作者一贯的情感路线。在记录过程中,他把更多的画外音与思考交给读者。比如《听闻你在远方》,是一篇怀念战友的文章,作者只挑选了一个叠军被的故事,便让战友言语少、个性强的形象跃然纸上。
书写乡愁是每个作家都绕不开的话题,刘志洲也不例外。在第四辑《一抹乡愁》中,他为我们和盘托出的是纸上乡愁和心灵乡愁。这些乡愁的原色,宛如一幅幅绘画,细描也好,泼墨也罢,无不良苦用心,求真求实。比如《乡愁是一碗面》,就是很接地气又温暖如初的佳作。作者把陇东人爱吃面的神态与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他动情地说,乡愁“是舌尖的一粒种子,在记忆深处发芽后,便能品尝出一碗面的浑厚、泼辣、粗犷、爽快、干脆……”“因为,时光将味道烙在了我们的味蕾上,随生而生,永不磨灭”。这些具有哲理性的陈述,发人深思,促人回味。
通览该散文集,作者的语言及艺术特色非常明朗。我相信,地理上的五指塬与灵魂里的故乡所指,都是我们心领神会的现实与远方。正如他所说,“故乡和我们,是亲情与爱连接成的一条线”。
(《大地上的五指塬》,刘志洲著,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