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下一篇

【中央媒体看甘肃】

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是在甘肃省玉门市拍摄的玉门鑫能熔盐塔式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 (玉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如果古代诗人有“网红”打卡地,那么河西走廊一定是其中之一。

玉门关,丝绸古道重要节点,率先从河西走廊“出圈”。从“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到“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到“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千百年来,迁客骚人,争相吟诵,跨越时空“唱和”。“引得春风度玉关”,更是千年来当地渴求发展的印证。

河西走廊,绿洲遍布,自然资源富集,与青、新、宁、内蒙古相接,通道地位格外重要,是我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油东送的能源主动脉。新中国成立以来,其沉睡的“宝藏”,不断被唤醒,为我国加速工业化进程提供坚实保障。

进入新时代,这里担当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的同时,重大项目拔地而起,关键领域捷报频传,对外经贸走深走实。千里长廊遍布新栽“杨柳”,“春风”拂面;千年夙愿饱含时代期许,日渐成真。

从“世界风库”到“陆上三峡”

驱车连霍高速,穿越乌鞘岭后,眼前景象换了模样:绵延的祁连山,无边的戈壁滩,勾勒出雄浑壮阔画卷,两旁光伏面板铺成的“蓝色海洋”起伏和风力发电机组成的“白色森林”遍布。

行至玉门市,高速公路旁,四台风力发电机显得格外独特,不同于一路上矗立的“巨无霸”风机,它们体型瘦小,当地人习惯称作“四小天鹅”。

1997年,玉门市着手开发风力发电,“四小天鹅”便是那时从丹麦漂洋过海抵达此地的。依托它们,甘肃建成首座风力发电厂试验场,拉开玉门乃至河西走廊新能源发展序幕。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如今的玉门,并非古代玉门关所在,但这里同样乘风而起,成为“世界风库”。2009年,我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玉门所在的酒泉开工建设,其中80%项目设在瓜州县。不久前,三峡能源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东西双塔全面封顶,这个由20万千瓦光伏发电、40万千瓦风电、10万千瓦光热发电构成的“光热储能+”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8亿千瓦时,将为我国建设相关项目积累经验、探索路径,助力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提出,河西走廊五市也掀起别样“风光”,随处可见连片的风电、光伏发电厂,“陆上三峡”跃然戈壁。随着技术更迭,昔日瘦小的“四小天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国产的效率更高、“身形”更大、造价更低的大型风机取而代之。

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刘锦帆说,河西地区使用风机的功率呈量级增长,风机叶片最长长度已近百米,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十四五”以来,甘肃新能源年均增速超过20%。目前,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占全省装机总规模的近60%,已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其中,河西走廊地区新能源总装机,占全省新能源总装机的77.3%。

新能源发电及装备制造产业也在河西走廊扎下根来。走进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风机和光伏核心设备制造商林立,其中日月重工(甘肃)有限公司更是国内风力发电领域关键设备的头部供应商,主要从事球墨铸铁大型风电铸件的设计研发和生产销售。

公司总经理韩松说,西北地区风光资源富集,酒泉地处其中间位置,除了给甘肃本地配套关键设备,还可辐射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省区。

离该公司不到50米处,便是一家风机总装厂,上下游配套企业齐备。不仅如此,风电涉及的发动机、轮毂、叶片、塔筒、锚栓、齿轮箱等主要装备制造环节已基本配齐,光伏发电涉及的切片、组件、逆变器、支架等下游环节初步引进落地,储能设备的电池成套设备制造、共享电站建设也具备一定规模。

在新能源消纳环节,甘肃不断加快电力外送的特高压工程建设。除了已投运的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祁韶直流工程、已开工的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近两年来,甘肃加速推进陇电入浙、陇电入沪、陇电入川等特高压工程,这些外送通道的端口大都位于河西大型风、光发电基地。

天上“银龙”飞舞,地下“乌金”奔驰。电力凌空外运,煤炭铁道驰骋,油气地下潜行,古老的河西走廊,正乘着高质量发展的东风“起舞”。

从“四郡两关”到“五市三企”展新颜

2000多年前,西汉经略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此设立五个地级市、建成三座工业基地。一路走来,变的是开发重点,不变的是励精图治发掘这块宝地。

玉门油田是河西走廊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发的宝藏。

1952年底,玉门油田原油产量14.26万吨,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并被列为“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历经5年建设,玉门油田焕然一新,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河西走廊也迎来真正的工业化浪潮。

站在老君庙一井碑记旁,老职工讲述着铁人王进喜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58年,他带队创造全国钻井进尺最高纪录,并在大庆石油会战中一举成名。其后,越来越多石油匠人从该“摇篮”走出。“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是石油处,就有玉门人。”当代诗人李季曾这样讴歌玉门的重要性。

但这里蕴藏的财富,却远不止于此。

1955年,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生秦士伟带领地质调查小组,深入人迹罕至的祁连山腹地找矿,风餐露宿,历经艰险,在桦树沟山岩上发现了赤红色铁矿。为了国家需要,他们与时间赛跑,用3年时间完成该矿区勘探报告。1958年,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因此设立,西北茫茫戈壁,崛起了新中国规划建设的第四个钢铁工业基地。

目前,酒钢集团已成为国内钢种覆盖面大、涵盖品种全、产品类别多的精品不锈钢生产基地,能够批量生产各类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和双相不锈钢四大产品群70余个钢种。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分公司副总经理郎建军说,该企业生产的不锈钢占国内高端市场需求量的80%,高端剃须刀用的马氏体不锈钢基本实现进口产品替代。

走进酒钢集团,惊喜不只如此。“难选氧化铁矿石的选矿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酒钢集团宏兴股份有限公司选矿厂厂长高泽宾说,酒钢集团与东北大学、沈阳鑫博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了难选氧化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技术,并投产运行,每年可增产铁精矿21.86万吨。

在酒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里,过去冶金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笨重”的木模、金属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精度、高细节度的3D打印砂模。精密铸造分厂厂长苏文望着3D打印智能铸造工厂内打印机说,喷头铺一层砂仅需14秒,这个砂型铸件不到14小时就能完成,“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就在酒钢集团开启建设步伐的这年,同样在河西走廊,另一块矿石的意外发现,震惊全国。

1958年,永昌县白家咀子,一块“孔雀石”揭开了金川硫化铜镍矿面纱,这也是世界第三大硫化镍铜矿床,一举让我国摆脱“贫镍”局面。镍作为现代机械、电子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当时从国外每进口1吨,要用15吨上好的对虾或73吨优质小麦才能换来。

随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齐聚此地,在茫茫戈壁上开启了我国镍钴工业华章。目前,依托该矿产资源,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

不仅如此,金川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镍、铜、钴、铂族等金属原材料,在这里绽放出不同“花样”。

在金川集团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金昌分公司车间内,硫酸镍、硫酸锰、硫酸钴及相关溶液在反应釜中不停运转,随即黑色粉末状镍钴锰氢氧化物被生产出来,这便是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电池正极原材料的三元前驱体。公司副总经理刘忠元说,目前三元前驱体等产品约20%直接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

而在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铜箔分厂洁净化车间内,一卷卷玫瑰金色的锂电铜箔正在生成、缠绕、切边。铜箔分厂党支部书记别良伟说,这是使用集团生产的阴极铜制成的锂电铜箔,主要用于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厚度最薄能到4.5微米,每吨产值10亿元左右。

金川集团镍合金有限公司里镍变幻出“十八般模样”,有薄如蝉翼的“手撕镍带”,有水电解制氢用纯镍丝,有化工装备制造用宽幅镍带,有导电镍粉,还有各种合金产品。公司董事长苗承鹏说,企业产品应用于新能源、半导体、航空、石油化工等众多领域。

不仅如此,在高纯及超高纯材料领域,金川集团不断攻关。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杨晓艳说,高纯镍、高纯钴等超高纯金属材料是制造半导体的关键原材料,过去主要由美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垄断,如今我们打破垄断自主生产。

从新栽“杨柳”到气象之变

漫行河西走廊,听地方与企业诉说着过去的沉重故事。

玉门油田因资源接替不足、人多油少缺气矛盾突出、生产经营步履维艰等问题,2004年起连续18年亏损。

酒钢集团因管理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活、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强烈冲击下,2015年起连续14个月亏损,一度处于生死边缘。

金川集团因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化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在有色金属行业周期性低迷、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等因素影响下,2015年起连续两年出现经营性亏损。

其中最能引发他们共鸣的还是:传统工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延链、补链、强链。

近年来,就像古人“新栽杨柳三千里”那样,甘肃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助力企业延链、补链、强链,河西走廊因此迸发出活力四射的新气象。

金川集团所在金昌市,依托其镍、铜、钴、稀贵金属等原材料优势及“三酸两碱”等化工原料基础,着力推动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电池两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建设。

2021年,龙佰集团全资子公司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出资4亿元,在金昌成立甘肃佰利联化学有限公司,以金川集团冶炼副产硫酸资源及氯碱废电石渣为原料,合成金红石。企业总经理助理甘志敏说,这次跨越千里的合作,正是看中金昌的资源优势,过去,金川集团硫酸等副产品苦于销售难,如今却取得双赢。

同样被吸引而来的,还有甘肃金车储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日前,企业2吉瓦时磷酸铁锂方形储能电池生产项目建成投产,首批产品成功下线。公司技术总工程师王海文说,这是甘肃首个风光电储能电池生产项目,还有18吉瓦时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年利税约30亿元,带动产业链聚集效应规模300亿元。届时,金昌市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而在金昌市下辖永昌县河西堡工业园区,塔吊林立,一派火热景象。甘肃能化金昌能源化工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近30亿元,在此地建设低阶煤高效利用制氢及年产50万吨高浓度尿基复合肥项目。从江苏前来投资设厂的甘肃联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投资了4.8亿元,建设形成年产27500吨精细化工产品及副产品的项目。

金昌之变成为河西走廊变化的缩影。玉门油田改变思路“油气并举、多能驱动”,2022年扭亏为盈,结束连续18年亏损的历史;酒钢集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多元发展,快速崛起;金川集团形成12项专有技术,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制修订,高纯铜镍钴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

辞别金昌,沿着连霍高速返回兰州,回望这条饱经沧桑的长廊,新栽“杨柳”在“春风”中强劲生长,新型工业化“钢筋铁骨”尽情舒展,高质量发展的潮声逐渐澎湃……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范培珅 李杰 王铭禹 王朋 参与采写:文静 马莎 原载1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

--> 2024-01-28 【中央媒体看甘肃】 2 2 甘肃日报 c139019.html 1 引得春风度玉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