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打造新时代卓越工程师队伍,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激励动员广大工程师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徐先英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甘肃,是我国沙漠分布面积大且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有沙化土地面积12.17万平方公里,风沙线长达1600多公里。长期以来,沙漠化一直是制约甘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环境问题。
从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徐先英在甘肃治沙研究所里一干就是一辈子,用青春守护绿水青山,用科技阻挡风沙的脚步。他是博士、二级研究员,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也是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
从沙区学子到治沙专家,30多年来,徐先英主持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多次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授权专利22项,出版发表论文专著百余篇,成功筛选出抗逆性沙地造林树种4个,研发防风固沙技术与模式17项,研制新型治沙装备90多台(套),在全国沙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时光荏苒,39年时间里,徐先英的脸上刻满了沧桑,履历中写满了荣誉和成就。回望来路,他坚称自己只是一名“治沙老兵”,在漫漫治沙路上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也不过是自己应尽的本分。
矢志不移的治沙决心
1963年7月,徐先英出生于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丰政村的一个普通家庭。
当时的民勤,大风时常肆虐,黄沙漫天席卷,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地和村庄被风沙逼得节节后退。徐先英清楚地记得,距离家门口400米的地方,就是被当地人称作“大红柳岭”的沙带,儿时的记忆中,“大红柳岭”仿佛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天堑”。
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好好读书走出这里,远离风沙,成了少年时代徐先英和同龄孩子们最大的心愿。
少时,徐先英的父亲曾在治沙所工作。那时的他,看到父亲单位的工作时总是不能理解,这群人,埋着头,从一捧黄沙里究竟能搞出什么名堂?
逃离家乡的念头让徐先英格外努力,顺利考到外地大学,可当他拿到治沙专业的通知书时,第一次感觉到了命运的巧合。他一度犹豫不决,但大学毕业后,还是毅然作出了回乡治沙的决定。
逃离沙漠,回到沙漠,认识沙漠,研究沙漠,这次,徐先英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治沙工作是个苦差事,为了选取抗沙苗木,徐先英两赴新疆,在冰天雪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采集沙拐枣插条5万多株;在腾格里沙漠观测植物对风蚀沙埋的生态适应性,用5年时间成功筛选出抗逆性强的盐渍化沙地造林树种。
为了研究沙地水分与造林树种的平衡关系,为干旱地区确定适宜的造林密度,他终日泡在沙漠试验区,自带干粮野外充饥,努力研究解决了沙区防护林建设与水分平衡问题,量化了民勤绿洲防风固沙体系持续稳定发挥防风固沙作用的生态需水量,为后期防护林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经费不足、设备落后,试验地又设在远离村庄的沙区,取样过程中晒干的沙丘常常挖了塌、塌了再挖,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徐先英和同事们依然坚持每月取样上千个,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为了掌握更多的治沙知识,徐先英白天徒步进沙漠,晚上在窝棚自学英语,硬生生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先后获得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又顺利完成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任务。
进不了城,回不了家,只能终日与沙为伴。那些年里,徐先英身边的年轻研究人员相继转行跳槽去了南方发展,但他一脚踏进沙漠里,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初心。
好友关心地问他:“你总不能一辈子都待在沙窝窝里吧?”
“择一事,终一生,无怨无悔。”徐先英的回答斩钉截铁,他说,“总得要在这片沙漠里做出点成绩,才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家乡。”
徐先英获得的各项殊荣不计其数。1999年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佳沙漠实践奖,2000年获甘肃省首届林业青年科技奖,2008年获甘肃省防沙治沙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011年入选甘肃省优秀专家,2014年再度被评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018年被聘为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常务理事,2019年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获“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徐先英用自己的行动,把一位治沙科技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写在茫茫沙海。正是因为甘肃涌现出一代代像他一样的治沙人,经过60多年的积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成为国内唯一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治沙研究机构。
位于徐先英家乡的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也成为目前国内历史最久、观测数据最完整、记录时间最长的治沙综合试验站,为甘肃、西北乃至全国治沙行业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财富和研究资源。
破解难题的技术创新
治沙,是甘肃人久远的记忆。早期的甘肃治沙,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传统压沙模式,沙区开坑都是锄挖锹铲,不但费人费力,效率也难保证。
再后来,部分地区也尝试引进过大型治沙设备,但对于西部沙区的农村来说,大型设备高昂的使用成本和零碎多坡的沙区地形一度成为甘肃各地治沙压沙“卡脖子”的难题。
“一定要想办法,造出一台更小巧、更便捷,沙区群众用得起的机器。”面对技术瓶颈,徐先英暗自定下目标。
研发、制造、反复实验,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徐先英和他的团队距离目标越来越近。然而,当他们拿着小型压沙设备的设计图四处寻找代工企业时,却因为开模成本高、市场订单少等各种原因一次又一次地吃了“闭门羹”。
“没人代工,我们就自己造。”凭着一股西北汉子的倔犟,徐先英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自己制造,经过一次次尝试,终于生产出第一批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和手扶式沙障机。
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解决了流沙地灌木栽植过程中苗木窝根严重和开坑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沙生灌木的栽植速度和苗木成活率。小巧实用的手扶式沙障机能够适应沙区不同地形条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4-6倍,每亩地节约压沙成本250多元。
“别小看这250多元,这意味着使用新设备能够在同等条件下多出五分之一的压沙面积。”多年的研发制造,让徐先英深知科学技术的每“一小步”都是治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
便宜又好用,这些设备很快就在甘肃河西地区和内蒙古、青海等沙区治理工程区广受欢迎。如今,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拥有专利的微型铺草压沙机已经更新到第四代。甘肃治沙装备也走在全国前列,甘肃设计、制造的压沙设备在全国多个沙区广泛使用。
科技治沙的“中国样板”
本世纪初,由于过度放牧等多种因素影响,被誉为“黄河水塔”的甘南州玛曲县高寒草地沙化严重,对牧民生产生活和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临危受命,徐先英带领技术团队赶赴玛曲县,开展了为期45天的科学考察。科考队走进牧民家中、草场深处,对黄河首曲高寒草原的风沙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征和草原沙化的成因、类型与分布特征进行翔实分析。
从河西沙漠到青藏高原,玛曲草原的考察过程中,徐先英团队经历了一次次生死考验:高原的强紫外线让队员们裸露的皮肤大面积晒伤脱皮;遍布的湿地沼泽,时常让队员们陷入其中……
“阳光再烈、海拔再高,草原上的绿色绝对不能减少。”结合科考报告,徐先英团队昼夜不停地加班,研发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技术,解决了黄河首曲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近自然修复关键问题,为之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之后的几年里,徐先英团队研发的沙化土地治理技术在玛曲草原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促进当地草地植被盖度增加30%以上,草场生产力提高了近30%。草绿了,水清了,谈起那段难忘的过往,徐先英说这只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下农村,跑野外,测数据,写报告,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在哪里现场办公。39年时间里,徐先英和他的团队几乎把实验室和办公桌都“搬到”了治沙一线。
新世纪伊始,武威市古浪县新建的搬迁移民区遭受风沙危害,接到命令,徐先英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带领研究人员赶赴古浪,白天蹚沙海,晚上睡地窝,每天步行16公里往返于安置点和沙窝之间。
河西的风刮起来就不停,但徐先英的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和当地群众吃住在一起,设沙障、栽树种,每天蓬头垢面回到驻地,来不及清理满身的沙土,就召集农民开动员大会。
转眼4年多时间过去,徐先英团队和当地群众终于在移民区附近建立由“前沿防风阻沙林带—固沙林带—植物活体沙障阻沙带—封沙育林育草带”组成的“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治理模式,并成功试验示范3000亩。
该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等绿洲边缘流沙埋压农田的问题,也为八步沙“六老汉”科学治沙提供了示范样板,为我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类似区域治沙提供重要科技支撑。科研人员不仅提出了固沙剂与沙生植物在雨季快速恢复技术,还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引进了许多新技术。由于成效显著,该项目荣获2005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评为全省林业十大科技成果。
项目结束时,徐先英和科研人员们的脸变黑了、手变糙了,当搬迁群众放着鞭炮手捧锦旗来为队伍送行时,一位70多岁的村民感动地说:“你们这些城里科学家来给我们寻活路,我老汉没啥说的,以后死了让孩子们把我埋在你们建起来的这条林带上,替你们守护它吧。”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徐先英和团队又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甘肃省重点项目“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及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运用生态农业的理论,建立土地合理利用的模式,在灌木资源综合利用、沙化土地改良、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种草养畜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不同的试验模式,为新垦绿洲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桃李满园的治沙“标杆”
作为甘肃治沙科研工作的“先行者”,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是徐先英的学生们对他的客观评价。多年来,徐先英先后培养荒漠化防治相关专业研究生20余名,为我省培养了一支有技术、有特色的防沙治沙和沙生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人才队伍。
如今,他们有的在高校任教,有的进入相关单位和企业成了技术骨干,有的继续深造成为博士、研究员。岗位不同,却都已经在各自的行业独当一面;分工各异,但大家身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共性:求真务实、敢于担当。每每听到同门师兄弟废寝忘食的工作状态,大家都会笑着说这就是“师承”。
简单、实用、高效,徐先英和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总结的治沙技术和经验,不仅为西部乃至全国沙区治理带来可以借鉴的经验,也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治沙提供了“中国范本”。正是有了徐先英和同行们的努力,甘肃治沙的故事得以传得更远,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先后为76个国家培训1000余名治沙科研人员,为许多国家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新装备、新模式和新技术。
今日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徐先英和甘肃荒漠化防治的功劳簿上,再添一枚闪亮的“军功章”。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这是对全体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鼓励与鞭策。”徐先英说,“作为生在沙窝窝的甘肃人,我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正是有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才有我们治沙人干事创业、实现梦想、造福家乡的广阔舞台。”
“新征程上,治沙行业面临新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徐先英说,“我将会继续奉献毕生所学,在研究和课题上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帮助与支持,勇担使命、久久为功,努力为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