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代序,以生生不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感知天地时节,重拾二十四节气之美。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时间计量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年有24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小寒和大寒。
早至上古,人们就已经通过长时期的农耕生活,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认识体系,以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如何随时间发生变化,人们又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春播、夏长、秋收、冬藏……一岁被拆分成四个季节,一季又可分出六个节气,以提醒人们调停作息,不误农时。
最早人们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旋转一圈为一岁,借天体运行变化确定时令与气候。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太初历》,则是用圭表测日影长度,以日影最长、白昼最短这天为冬至日。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则是三百多年前通过科学手段辅助订立:将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进一步提升了其科学性。
从古到今,二十四节气流传至今。它的科学性经过数千年的检验。一些古代钟、日晷、天体仪等仪器上往往也会刻上与节气相关的内容,如清代的苏州钟结合天文星座与节气制钟,故宫博物院藏的紫檀北极恒星图时辰节气钟,外部一道铜圈镌刻二十四节气名。
广为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能让我们更轻易地记住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顺序: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简单来说,二十四节气以立春为岁首,即万物以此为始,万象自此更生;夏秋冬三季又各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标志季节轮换;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夏至冬至昼夜变化达到极点;一岁终于大寒,时间再进入下一轮循环。
“四立”与“二分二至”在二十四节气中有着重要地位,民间合称其为“四时八节”。古人常过的一些重要节日,就与节气相关,譬如冬至。明清时期,朝廷逐渐削减甚至取消了“旬休”制,只留下了三个最重要的节庆,即春节、冬至和皇帝诞辰,可见其重要性。
汉代以后,人们又进一步结合地理气候以及自然界的一些变化,为二十四节气进一步分出七十二候,一个节气三候,五日一候,一候仅选择一种物候变化。
以立春为例,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一候东风送暖,大地回春;二候时下蛰伏的虫类慢慢恢复生机;等到了三候,河水开始解冻,河鱼背着浮冰游动。
七十二候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深刻认识,充满着古人的智慧,但这只是基于黄河流域地区观察到的现象,且每候间隔时间仅五日,很难有明确区分,故而不具有普适性。
节气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农业生产和物候,中医学也引入了节气,古代医者甚至能将其与人体穴道、阴阳等一一对应,高濂在《遵生八笺》的“四时调摄笺”中便详细讲解了如何顺时养生。
易学领域还将节气作了进一步延展,将其与不同方位的风一一对应,如《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二十四节气拥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或是文人笔墨下的传世佳作,或是在特殊日子才会进行的某种仪式、某种活动。
虽然二十四节气在汉代才定型,但其实《诗经》中已经初露节气诗的端倪。如《豳风·七月》中描述了人们正月修整农具、二月下地春耕等行为,以月令计时讲述了一年十二个月中西周人们农耕的生产生活情境。
遍览后世的唐诗宋词、乐府诗歌,节气更是出现于各种写景叙事抒情的段落,如韦应物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元稹为官期间还作了一整组二十四节气诗,将气象农业等知识融入其中。
不同节气还流行着不同的民俗,仅谷雨一天,就有许多花样:谷雨时牡丹花开,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一说;另有传说,谷雨日摘茶品茗,可清火明目;南方渔家,还常在谷雨日祭海。
清朝宫廷中还流行一种“承应戏”,逢重要节令演出,又名“节令戏”,戏剧内容多与民俗有关。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和冬至皆是上演“承应戏”的好日子。《早春朝贺 对雪题诗》《春朝岁旦》《春风应合》都是立春这天的经典剧目,但因为立春和除夕、元旦日期相近,此项承应也就时有时无。
当然,作为重要节气之一的立春,还有着独属于它的许多传统习俗,名字还都颇为有趣,如“打春”“送春”“躲春”“咬春”……
“打春”,即人们在立春前捏泥土成“春牛”,然后在立春日以红绿鞭抽打,祈望五谷丰登;将“春牛”送给别人,就是“送春”;“躲春”是指立春日不能有口舌之争、不能搬迁等;“咬春”则是在立春日吃春饼、萝卜等物。
(本文由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