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竖屏电影《烟火人间》近日在院线上映。该片也是全国首部基于UGC(用户生成内容)竖屏短视频创作的大银幕电影,由509位普通人拍摄、887条快手视频剪辑组成,呈现了普通劳动者自己用镜头记录生活的影像,简单又真实,“非常具有当代性”。
做自己生活的导演
影片以一种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从进城务工人员到职场白领,从学生到老人,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故事。在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个体虽然平凡且普通,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影片通过这些个体的故事,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生动真实的当代中国。
导演有意识地在竖屏与横屏之间做形式实验,从快手平台庞大的素材中精挑细选,选出887条短视频,按照一箪“食”一瓢饮、云想“衣”裳花想容、“行”路难归去来、衣食“住”行、吾心安处是吾“家”这5个章节进行剪辑,每个章节内部也自有其内在的剪辑章法,从庞大的素材量中选材,并按照一定的规则理出较为清晰的线条来。影片展现了劳动者的劳作之美,涉及渔夫、棉厂女工、播种的农民、塔吊工、货运卡车司机等。他们过得有滋有味,活得生机勃勃,几百位普通人作为“联合导演”,共同书写了一部鲜活生动的生活史诗。
对于创作初衷,导演孙虹表示,尽管自我记录生活的影像跟传统的纪实影像相比,显得有些粗粝,但足够真实。
孙虹表示,如果人们渴望对世界保持好奇心、打破信息茧房,那就可以抬头看看电影中容易被忽略的那个世界。同时,短视频的情感冲击虽然很强,但仍然是短暂的,很快就会被遗忘,《烟火人间》希望能将瞬时的感动留存。
普通人值得被看见
《烟火人间》在2018年左右开始创作,同年短视频开始进入井喷期。
“他们自己拍的比我们专业的人拍得好,专业的人该干什么?”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雷建军注意到,短视频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相比传统影像,自我拍摄记录的生活影像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
孙虹解释称,传统影像、纪录片是专业的人观察生活并拍摄记录下的影像,是一种第三方视角,这种视角避免不了来自他者的主观性。而在自我纪录影像足够丰富的短视频时代,创作者可以进行“捕捞”并进行二次创作,创新成为一种新式的纪录片。
《烟火人间》从5万多条初选视频中最终选择了887条视频进行剪辑拼接,孙虹和团队在寻找目标视频的过程中有一个共同感受:打开了新世界。
“每个人都要为衣食住行而奔波,他们的工作是他们的劳动,而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孙虹说。
在寻找视频的过程中,一位在大河上跟着父亲跑船拉货的年轻女性给孙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船上面朝河岸炒菜时说:“一边做饭,还能一边看风景。”
孙虹认为,他们虽然有孤独、脆弱的时刻,但对生活充满乐观。希望电影能关注人与人之间本有的密切联系。
纪实影像的创新
如何才能让这些影像被看见?
制作方一开始就确定《烟火人间》需要走进院线。因为,影院是纪录片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影环境。更重要的是,电影是一个更大众的媒介。
这部在电影史上少有的用横屏来进行竖屏蒙太奇剪辑的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难点。如何把海量碎片化的内容用一个故事线或者有逻辑地呈现?如何解决竖屏单一地放在横屏上导致的空间浪费?
起初,导演想用生老病死作为故事逻辑串联,但发现行不通,因为有些阶段素材会比较丰富,但某些人生阶段的素材就会比较稀缺。后来采用了衣食住行的线索,“因为发现影像中的他们和我们都有一个共性,也就是所有人都在为衣食住行而奔波”,电影因此用这个主题贯穿,最后落下来的主题是“家”。形式上最后采用了多屏拼接的方式。
清华大学教授、《烟火人间》总监制尹鸿认为,“我们一直说要讲中国故事,其实这就是中国故事、是中国人的故事、是中国人民的劳动生活,他们充满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故事”。
“在现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如何把瞬间的点滴感动真正沉淀、留存下来,成为一段能够回溯的历史记忆,也许电影可以完成这个使命。”孙虹说。
电影《烟火人间》就如同名字一样,是一部充满了烟火气的纪录片,聚焦的点是身边的人,那么真实,那么鲜活。从衣食住行家五个篇章展现生活中的不易,那么感人,那么乐观。每个人都像是冬日的一缕阳光,用短视频的方式照耀自己、温暖网络。人间的烟火,温暖了人间。烟火人间,最后汇聚成温暖的港湾:亲人和家乡。
(本版编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