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甘版图书】

艺术情怀与文化责任

马永强

读完于涛的《审视与发现——甘肃戏剧影视创作观察》,她对于戏剧艺术的执着和情怀,以及曲终人散后的孤独与沉思,“剧中人”与生活角色反复切换所带来的心灵冲撞,让人心生感动。

不能否认,在当下从事戏剧评论和研究是需要情怀和责任感来支撑的。这里的情怀,既有作为艺术家情怀的共性和气质,也有作为戏剧艺术观察者、评论者倾注内心情感的守望、期待和无法言说的孤独。一方面,戏剧这一艺术门类向深、向内探求的审美品格、艺术追求与快捷的现代社会生活场景、快餐式的大众文化消费趋向之间的错位越来越凸显;另一方面,当下一些戏剧作品的题材视域、呈现水准、艺术表现力都差强人意,与观众的欣赏需求之间的“隔膜感”依然存在。当然,一大批执着于此的艺术家在艺术创新之路上艰辛地探索,试图彰显戏剧艺术蓬勃的生命力,留驻中国戏剧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余脉的回响。

作者着力的方向是戏剧艺术的研究与批评。作为戏剧艺术发展的观察者,她内心对戏剧艺术的热爱,对戏剧艺术传承创新的期待,比任何人都强烈。品读她十多年来的观察与思考,凝于笔端的文字,能触摸到这种热烈又理性的期待。

作者的戏剧批评是严肃而尖锐的,这种直面批评的精神和风骨在当下是十分难得的。《书写现实需要什么》一文很能体现她的批评风格。针对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中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心态,她给予了一针见血的批评。但批评不是表面化的,而是对问题进行鞭辟入里的学理分析,这种态度和方法始终贯穿在她的戏剧批评中,形成了其戏剧批评的鲜明风格。

作者的戏剧艺术批评是建设性的,是方法论的给予,是纵览戏剧艺术发展的批评家的点睛,是深谙戏剧艺术精髓的“票友”的喝彩与提醒,是鼓劲与鼓励。《避开“现实”陷阱 迈向“真理”大门》一文,针对“真人真事题材戏剧作品最让人诟病的是它们浓厚的说教意味”,她指出,“在创作具有当下性的真人真事戏剧题材作品时,要将笔触回归到人本身,创造出真实的、有质感的人物形象”。要在戏剧创作和艺术呈现时“重对峙,轻说教”“多生动,少概念”“求真实,莫浅表”。针对戏剧的“冲突和对峙”,作者提出,“不要对冲突和对峙作窄化的理解”,不能标签化、概念化,因为“冲突和对峙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件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还存在于甚至更存在于人与自身之间。”同时,她提出“让舞台上的人物都有呼吸、有思想、有感情、有愿望,而这考验的不止是创作者的功力,更是思想力。”我以为,作者的这段论述,不仅仅适用于戏剧艺术,而且适用于整个非虚构文学和虚构文学创作,这是文艺创作需要深思的一个话题。

作者的戏剧艺术批评是蕴含着美学思考的,体现了她批评的专业主义。《传承戏曲须先领略戏曲之美》一文,既是对戏曲研究者提出的拷问,也是对戏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呐喊。随着业界关于戏曲现代化的讨论和现代戏创作实践在新维度的展开,一直密切关注秦腔现代戏实践创新的于涛对此有着深入独到的思考,在2023年初以一篇《现代戏,秦腔的现代戏曲之路》荣获第36届田汉戏剧奖理论类一等奖。她通过对秦腔现代戏近百年创作历程的深入观察,对秦腔现代戏代表剧目进行类型化剖析,指出:新世纪以来,秦腔现代戏顺应现代戏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现代戏曲形态的确立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践案例,现代戏曲必将随着这些实践,不断丰富中国戏曲的构成。可以说,这是她长期潜心观察现代戏创作、演出实践的心血之作,是对戏曲现代化研究的创新探索成果。

戏剧艺术是一种空间艺术,剧场、舞台、演员、受众共同形成了一个文化场域。在当下,如何发挥“剧场”的场景作用,更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所有文化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场景营造和故事呈现的多维拓展,会进一步丰富戏剧的表达,观众的多维体验以及对戏剧演出的参与度也会进一步增强,这都是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带给戏剧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同时,围绕剧场所营造的公共“场域”,已经成为特定人群的“聚集地”和公共文化空间,这对提升城市特色街区的品质、提升城市活力和竞争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新技术赋能戏剧演出,参与城市创新也成为可能。这是作者戏剧研究关注的另外一个维度。

书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是有关戏剧家的口述实录和对话。如果说与艺术家的对话,是艺术家与评论家之间心灵的碰撞和深度交流,那么对老艺术家“口述实录”的艺术史记录,则更具有戏剧史志价值。

(《审视与发现——甘肃戏剧影视创作观察》,于涛著,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 2024-01-16 【甘版图书】 2 2 甘肃日报 c136619.html 1 艺术情怀与文化责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