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下一篇

【视界】

生动诠释“何以中国”

(本文配图为纪录片《何以中国》剧照和海报)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传承不息。五千年的文明史,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坚韧、包容与创新。行至21世纪,拥有着历史悠久、文化绚烂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应当如何把握这份源远流长的文化特性,如何解答代代不绝的传承奥秘?近日,纪录片《何以中国》依托中国百年考古的丰硕成果,试图交出一份答卷。

深入历史缝隙 睹视普通人悲欢

历史题材、考古题材的纪录片,大多热衷宏大叙事,《何以中国》却另辟蹊径,深入历史缝隙,将舞台交给一群时代洪流中的平凡人,以他们的人生悲欢折射历史演进与文明发展。

首期节目《秦汉》一开始,名为黑夫与惊的两个普通士兵率先出场。在一场秦楚对阵的大战中,这对来自秦国的兄弟死里逃生,在战场上写下一封家书,除报平安之余,也絮絮叮嘱亲人留意官府的军功授爵文书,嘱托妻子照顾好老人儿女。纪录片无意介绍大战的主帅是谁,两军胜负如何,只是通过这封尘封了20多个世纪,随着湖北云梦睡虎地遗址的发掘才出土的家书,展现在那个干戈不止的年代里普通士兵令人唏嘘的境况。

时间来到汉朝,士兵转正给友人幼卿写信,请他给家乡的亲人传话,天气凉了,千万要记得及时添衣,善进饮食,还不忘叮嘱身在关外的幼卿照顾好自己,务必当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封书信不知为何一分为二,掩埋在黄沙之中,直到1973年甘肃居延考古队的到来,才得以重现,给20世纪后的人们带来一点遥远时空的音讯。两封家书,两组士兵,小人物的沉浮背后,反映出的是秦汉建立大一统政权的曲折与艰辛。

把历史的指针拨回一万三千五百年前,在广东英德青塘遗址黄门岩一号洞地点,埋葬着一个早夭的少女。有别于前人对于死亡的处理方式,她的族人选了一个凹坑,将她摆成蹲踞的姿势入葬,仿佛她重新变回婴儿回到了母体。女孩并无姓名或事迹流传,但从她的葬礼中,却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的葬仪发展,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先民,已经开始对死亡产生悲哀与思念。

正如第二期节目《摇篮》的解说语所写,“我们所以为的历史,往往与权力、战争和王朝更替相关。其实,真正支撑人类数千年文明与温暖绵延的,是那些昼出夜伏、炊烟袅袅的日常生活”。王图霸业固然恢宏壮阔,平凡人的友情亲情、日常生活却也有着水滴石穿的力量。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正是《何以中国》独特的叙事风格,带领观众看到一个更有情绪温度、更血肉丰满的历史进程。

考古历史细节 文物情景化再现

中国百年考古,见证了我们的民族从山洞中走出,逐渐形成一个定居社会,产生农业发展与族群分工,诞生早期的美学与精神信仰,这些东西串联起来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华民族竞相闪耀的文明摇篮,照亮我们的来路与归途。

为了再现悠久历史中那些熠熠生辉的时刻,《何以中国》以精细专业的态度,高度复原了许多文物、遗址以及一些当年的生活化场景。《摇篮》中月色中少年在河岸边吹奏骨笛的片段,虽然只有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幕后团队却耗费一个多月创作了一首曲子,使之能够呈现出与9000年前的自然环境更为符合的音律。饰演少年的小演员原本不会吹奏骨笛,尽管有很多摄影手法可以掩盖这一不足,但小演员还是专门为了这个情节学习了两个月的骨笛,最终在镜头下,他的手法、指法与吹气的方法都能与音乐一一对应。

《秦汉》篇章里讲述了解忧公主和亲乌孙、悬泉置吏卒啬夫弘接待公主归汉的故事。这是一段充满了惊险、哀伤与感动的历史岁月,公主耗费半生为故土筹谋斡旋,吏卒坚持18载维护驿站的往来运作。为了还原好他们的人生轨迹,创作团队请来许多古建和考古专家,在他们的指导下复原乌孙的居所样式、装饰品风格。啬夫弘的衣着打扮,从长袍软帽的样子,到腰间一枚小小的印章,都有专业的考古支撑。

制作团队历经700多个日夜,跋涉4万余公里,到访全国考古遗址、考古工作站、博物馆等230多个点位,梳理文字资料达300多万字,撰写脚本超40万字,根据考古成果复原制作服装2268套、饰品1500件、道具3600余件,正是这些幕后的默默耕耘,构建起了《何以中国》严谨之下的魅力,让观众在数千年后的今天,还能通过影像穿越时空,一睹历史的细腻肌理。

感受历史魅力 创新纪录片创作

纪录片一直以来承担着公共教育功能,考古类纪录片由于专业门槛太高,在大众传播层面往往会受到一定限制。为了尽可能地传递历史与文化之美,让更多中国人知来处、明根源、增自信,该片的创作手法与视听语言方面都下足功夫,用全新的创作方式交出了一张宏大、深邃又生动的时代文化答卷。

其一,不同于以往依照时间、地域等顺序的纪录片叙事模式,《何以中国》结合自身主题,采取全新的倒叙形式,开篇第一集《秦汉》讲述中国人熟悉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融合,第二集后溯源历史,从一万年前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讲起,一步步解释家、城、国的出现与壮大,从分散走向交流再走向开天辟地的一统,以便于观众理解的叙事,巧妙地呈现“中国何以为中国”的主题。

其二,突破夏商周以及上古时代难以影像化的桎梏,依托考古文物与专家指导,在繁复的建筑史、考古史研究以及严谨的数据测绘的基础之上,大量采用三维建模、3D打印、计算机数字绘画、全息古遗址深层建构、卫星拍摄等技术手段,模拟复原了良渚城市、西汉南越王宫苑等古老文明风光,逼真且细致地呈现中华文明处于摇篮期时的影像化图景。

其三,舍弃传统的考古学家口述模式,借鉴影视化创作手法,营造丰富盛大的视听语言。在讲述仰韶文化时期各部落人群交流融合的《星斗》中,节目组采用了影视编剧手段,用一场想象中的筵席,交织起西坡、大汶口、凌家滩、红山这四处地域的人群聚集以及文化碰撞,这种处理方式极大避免了专家采访、引用典籍的枯燥,通俗生动、言简意赅地展现了史前人群的交融过程。纪录片中像这样的影视化处理比比可见,《何以中国》汇聚了强大的电影团队,拍摄过程中,电影再现部分共拍摄近400场,参演的演员人数超过4000人次,对提升纪录片的观赏性发挥了很大作用。

作为一部立足考古实证、历史演进、文明溯源的纪录片,《何以中国》深入挖掘百年考古成果背后所隐含的中华文化脉络,既使得历经风沙的文物、遗址在新时代绽放全新活力,又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描摹得无比浪漫璀璨,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流淌于数千年历史中的中国哲思、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焕发更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部弘扬文明之光、回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作品。(稿件来源:东方卫视)

--> 2024-01-12 【视界】 2 2 甘肃日报 c136027.html 1 生动诠释“何以中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