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初冬高桥

□ 肖淑萍

去高桥的这天,正值立冬。

地处徽县北部的高桥镇,是当地有名的苗木之乡。隔着车窗,我不时看见洒满金色阳光的田野里,正在郁郁葱葱的苗田里劳作的苗农的身影,他们有的按照苗木的大小在分类,有的拿着草绳在为分好的苗木打捆,有的扛着打好的捆往车上装……那富有生命力的绿,似乎把金色的阳光也染绿了。

我们先来到了坐落在渭儿河边的郭台村。近几年,郭台村靠着清凌凌的渭儿河发展起了鹌鹑燕养殖,使这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村。远远地看过去,渭儿河河床很宽,河流右岸是一块块种着冬小麦和其他农作物的田地。左岸是杨树与核桃树掩映着的房舍。走过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渭儿河出现在了我们眼前。金色的暖阳下,水面上浮着许多白色鹌鹑燕。听见脚步声,它们有的欢快地扇动翅膀;有的头对着头叽叽咕咕地说着什么;还有几只竟然浮出了水面,站在河滩上嘎嘎嘎地高声鸣叫起来,我们都被它们憨敦敦的样子给逗笑了。

拐过一个大弯道,行驶了不多几分钟,我们便来到了木瓜村。只有百来户人口的木瓜村是高桥镇的苗木大村,这个村以种植落叶松为主。

眼前广袤的苗田里,全是不足二尺高的幼苗。在行与行的中间,留着二尺见方的步道,是专门留给游人观光用的。绿得有些发黑的松树苗,时不时地拂着我的膝盖,仿佛在阻扰着我的脚步。我转换了方向刻意走在了步道的中间。在这绿如海洋般的苗田里,有那么一瞬,我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少年时光:穿着一件红格子上衣,肩上背着用两个灰色布条做成肩带的背篓,和一个叫燕娃子的玩伴,向着一个叫金家坡的地方走去。那里的一块长着一棵结着“软蛋柿”的柿子树的荒地里,生长着许多叫鬼针、牛苍耳、连家拐的猪草,我和燕娃子要用一把豁了一点小口子的镰刀,赶在天黑之前把它们割回来……

一只不知名的鸟从我的头顶飞了过去,它的叫声把我唤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其实这里也正是集产业观光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一处景区。在苗木基地对面的景区里,有秋千、阶梯式露台、吊床、茅亭,还有用几根木头搭建的简易小桥,处处都体现着一种唐诗宋词的遗韵。一个同伴介绍说,这个景区是结合观光苗田打造的集露营、烧烤、纳凉为一体的休闲广场,春夏秋三季来这里最好。虽然现在并不是旺季,但我更喜欢这里的幽静,让我重拾了一段少年时光。

此时,冬阳已经西斜,斜阳使眼前的田野有了一种梦幻般的色彩。

--> 2024-01-05 2 2 甘肃日报 c134521.html 1 初冬高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