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味从煮中来

张文进

庆阳土暖锅是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美食,它起源于民间,由于其采用土窑烧制的陶土锅,因此得名“土暖锅”。

暖锅也叫“暖锅子”,圆形,上大下小,上为锅,下为锅膛兼底座,常以木炭或木柴作为取火材料。暖锅的中间,竖起一个上小下大的圆桶状的烟道。暖锅子都有一个盖,盖子中间有个圆孔,烟道从圆孔中穿出,盖子就将暖锅盖严了,既防止热气散失,又防炭灰或其他杂物掉入锅中。冬日里,大家都喜欢吃暖锅,每逢年节,家人团聚或招待客人,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又说又笑地吃着滚烫的暖锅子,这才是庆阳土暖锅的实用之处。

庆阳土暖锅用料全是家常菜,以白萝卜片为主角,配以木耳、黄花菜、豆芽、粉条(以当地产的洋芋粉条为最佳)、蘑菇、豆腐(是当地农家做的卤水老豆腐,讲究豆腐有硬度而不追求嫩)、胡萝卜、白菜等,锅面上用五花肉、肉丸子、肘子肉、排骨肉、牛肉等来盖面子。首先将白萝卜切成薄片,下开水中汆过,捞出晾凉。再在炒锅中倒少许清油,待油热后将白萝卜片倒入锅中翻炒,然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高汤,两三分钟后将炖好的白萝卜片盛在暖锅中,接着,在暖锅中放入切好的豆腐片、肉丸子、酥肉、粉条、白菜、木耳、黄花菜、蘑菇等。这些配料在暖锅中集中码放好后,在其上面有序摆放切好的肉片,肉片的做法是:带皮猪肉煮八成熟时捞出,下油锅煎炸,待肉皮颜色变化后,捞出在肉皮上涂抹糖稀,再用先前的肉汤煮熟,这样煮出的肉肉皮金黄,即使肥肉也是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还要摆放上炖好的鸡肉、牛肉等。最后再倒入一些高汤,让肉汤略微盖过肉片。此时就可以盖好暖锅的锅盖。

庆阳土暖锅锅底料的配制也很讲究,先将切好的萝卜片放入沸水中煮一下,然后捞出过凉。接着,会在锅中加入提前炼好的大油、菜籽油,等到油热后再加入晾好的萝卜片,并加入葱花、姜粉、大香面、花椒面等调料进行翻炒。最后加入煮过肉的肉汤水,下入豆腐、粉条、白菜、油菜等蔬菜,并煮2-3分钟后盛出,装入暖锅中。这样,锅底的配菜就制作完成了。接下来,进行盖面子:一是将煮好的五花肉切成薄片;二是在锅中倒入油,烧至六成热后再加入切好的五花肉,过一下油后沥出;三是在锅中留下底油,加入葱花、辣面子、花椒粉、大香粉、酱油等调料;四是加入五花肉进行翻炒,炒至出锅;五是将炒好的五花肉放在暖锅上面。这样,暖锅就制作完成了。

在暖锅中心的火炉中放入燃烧的木炭,将暖锅放在风箱旁,使劲地拉风箱或用鼓风机吹风,不一会儿暖锅中肉汤就沸腾了,这时揭开锅盖再撒上蒜苗丝、香菜,熬煮的香味在房间四溢。此时木炭火天然的香气缠绕着食物独特而又迷人的气息,一家人围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畅谈畅饮,那种滋味让人温暖又满足!

暖锅外形是圆的,除了制作考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所代表的是团圆和圆满,也寓意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幸福美满。“味从煮中来,香自火中生”,在庆阳人的生活记忆里,暖锅,就是秋冬时节吃才热闹。一帮亲朋好友占着屋内一角,围坐一张桌前,热气腾腾的暖锅放在桌子正中……

如今,土暖锅不仅是本地人春节餐桌上的主角,更是外地游客必尝的一道特色菜肴。而对于我来说,庆阳土暖锅更代表着一份暖暖的亲情、浓浓的乡情和满满的回忆。

--> 2023-12-27 2 2 甘肃日报 c132817.html 1 味从煮中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