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

华亭 多举措帮扶 无“碍”更有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吴东泽

近日,陇原大地气温骤降,但家住华亭市西华镇王寨村的万云太老人心里却暖暖的。

“好着没?”听到熟悉的声音,万云太知道是自己的结对帮扶干部、华亭市执法局三中队中队长魏智杰来了。老人连忙拄起拐杖,招呼来人进门。

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启动以来,这一幕成了万云太家里的常态。

因患有先天性青光眼,万云太双目失明、行动不便,生活起居基本由老伴照料,最让他头疼的就是上下台阶和日常用水问题。为方便万云太日常生活,魏智杰协调华亭市残联,送来了智能烧水器。“语音就能控制热水器加水烧水,非常方便。”万云太说。

“他一定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尽管看不见魏智杰的样貌,但万云太把他记在了心里。

在一次入户探望时,魏智杰得知万云太去年冬天下楼梯时曾摔伤过,老人希望能在院内台阶上安装盲人扶手,方便自己出行。了解情况后,魏智杰积极与华亭市残联沟通,为万云太安装了盲人扶手、智能门铃等一系列无障碍设施,有效改善了他的居家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环境无“碍”,生活有爱。一次次亲切鼓励、一个个暖心举动,让万云太倍感温暖。

无障碍环境的质量,关系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质量。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华亭市残联持续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分步骤、分阶段地对32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评估测量,并为每个残疾人制定适合的无障碍改造方案,进行个性化改造,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送到残疾人身边。

华亭市西华镇新庄村的贺辉也是此次“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的受益者。

由于双下肢残疾,贺辉生活无法自理,旁人看来简单的洗澡、出行,对贺辉来说却是大麻烦。了解情况后,贺辉的帮扶干部、华亭市副市长李明磊协调市残联送去了电动轮椅,在院子里加装了方便轮椅上下的坡道。“现在的贺辉能自己操控轮椅到院子里活动、晒太阳,也愿意与人交流了。”李明磊说,比起初次见面时的沉默、敏感,现在的贺辉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院子里的坡道、扶手,卫生间的热水器、淋浴花洒……这些看似细微的改造,为贺辉创造出便捷的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减轻了家人的照护负担,也进一步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融入社会的信心,让他能更有尊严地生活。

关爱的脚步伴随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的开展愈发壮大——

“平时要多注意身体,按时吃药。生活中有困难,随时给我说。”近日,在华亭市神峪乡草窝村,鑫丰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瑞平在给重度残疾人高桂芳兑付土地入股分红时说。

杨瑞平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对残疾人就业的不易他有着切身的体会。“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启动以来,杨瑞平主动对接帮扶干部了解残疾人实际需求,他创立的合作社与附近各村32户残疾人家庭签订长期用工合同,此外还与29户残疾人家庭签订土地入股分红协议。“提供就业机会,一方面解决残疾人的增收困难,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通过自食其力,实现个人价值。”杨瑞平说。

爱心是世界上最为温暖的情愫、最为高尚的品德、最为隽永的力量。“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华亭市结对帮扶残疾人1440人,为2538名符合条件的城乡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对863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落实单人户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将108名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保障范围,“托”起了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 2023-12-27 【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 2 2 甘肃日报 c132792.html 1 华亭 多举措帮扶 无“碍”更有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