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艳
242个调委会,889个调解小组,5339名调解人员……在西峰区,小到邻里口角、赡养老人,大到土地边界、房屋拆迁,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公道人”“和事佬”。
今年以来,西峰区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契机,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全面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坚持“双线”发力。线下新建860平方米区综治中心,全区13个乡镇街道、100个村和36个社区全部建成标准化综治中心;线上整合网格化服务中心,实现雪亮工程、数字城管、智慧校园等多网合一,全区385名网格员通过“陇情e通”和“治理通”APP排查上报矛盾纠纷。对摸排的各类矛盾纠纷和重大积案,逐件按诱因、时间、地点、涉及人数、事态发展进行梳理归类,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在不断巩固原有好做法的基础上,西峰区坚持创新探索,建立党政负责、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纠纷调解协调联动机制,成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社会组织调解3类调解委员会。区综治中心建立“1+9”人民调解机构,即区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国土征迁、道路交通、婚恋家庭、金融借贷等9个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分行业调处各领域矛盾纠纷。对区级受理、上级转办、部门移交、乡镇街道上报的矛盾纠纷,由综治中心统一处置,做到“现场办理一批、移交转办一批、政策化解一批、联系解决一批”,实现矛盾纠纷预测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
同时,加强调解网络建设,打造特色调解室,引入第三方调解力量,充分发挥各级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的作用,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放路司法所推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实现“1+1>2”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安定路街道老王调解室把礼、德、法、理、情、和运用在调解工作中,当天接到投诉、当天化解,做到案案有调解、件件有结果;后官寨镇“说和”工作室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和利益诉求……
探索新路径,追求新突破。 庆阳市西峰公安分局董志派出所被命名为甘肃省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西峰区肖金司法所、安定路街道司法所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徐惠民、王圣晅、张洪斌荣获甘肃省“枫桥式人民调解员”称号;胡晓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西峰区还整合群众接待大厅和信访接待大厅,设立信访受理窗口,让群众诉求有地去、有人解。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帮助有需求的群众进行心理评估,让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公检法司工作人员、律师在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同时,为来访群众宣传、解读政策法律法规,帮助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维护权益。
截至12月14日,西峰区共受理处置群众来访和矛盾纠纷案件20946件,化解17496件,切实筑牢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