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瑾
文艺评论是新时代文艺发展中的重要工作,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应该“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文艺评论工作者应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开展科学的、全面的文艺评论。
一
媒介改变了文艺发展的景观,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等网络文艺,以及短视频等泛文艺形态,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重构了当下文艺发展格局。而借由网站、公众号、短视频推送的文艺评论以及在社交平台应用上发出的评论,构成了网络文艺评论新形态。在当下,网络用户与专业批评家、研究者共同创造了多圈层、多形态的文艺批评景观,但也存在两种尴尬处境。
一是传统文艺批评面临网络文艺新现象、新问题,有时解释力不足。主要是互联网媒介思维的差异,部分专业研究者、评论家的文艺观和评价标准难以解释网络文艺创作中的新现象、新问题。
二是网络文艺评论传播迅捷、影响广泛,但自身尚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出自视频观众的一条弹幕,一个热搜话题的讨论,从发起到获得普遍参与,传播力和影响力远超传统文艺批评。但同时,网络文艺批评“先天不足”,在看似自主的表象特征下,存在局限性。
由此造成当下文艺批评的现状是传统文艺批评式微,而网络文艺批评面临多重矛盾。
二
商业运作和算法机制等不断引导大众卷入文艺批评的话语生产,网络文艺批评“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大量产出。如常见的网站口碑评分和“三分钟看电影”“五分钟看电影”,把对文艺作品的评价简化为参评人数和评分等级,或对文艺作品的拆解,对视频画面、配音、音乐的剪辑组合,往往不是为了评价讨论,而是以获得流量为目标,对艺术作品的拆分,对评价过程的搁置,甚至出现随意解读、未播完先点评的情况。
在内容上,“吐槽影评”“爽感剧评”成为“流量密码”,专门发现和寻找情节的逻辑漏洞、常识错误、穿帮镜头等。此时的观点有没有道理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谁能赢得流量。
在网络文艺批评中,公众号评论的内容篇幅和书写形式,与传统文艺批评最为接近。但是,当视频、截图、动图、表情包、音乐等与评论文字等量齐观,便发展出“图文一体的综合视听娱乐产品及一种文化产业意义上的内容生产,这自然不再是一般意义上作为话语和文本的批评”。文艺评论不再是文字书写,而是对作品或其他素材的截取、拼贴、重组等媒介操作;对读者而言,可以不必依照文字表述顺序,不必进行完整的线性阅读,而是进入“没有维度的、飘散的”“非线性的或者谈不上线性或非线性的”“杂糅的”数字界面。
弹幕评论也存在这一问题。发送弹幕即时评论、自由交流,体现了网络文艺活动的互动和社交属性。不过弹幕语言多以吐槽个体感受为主,使用者经常接力吐槽,以刷屏方式强化观点或情绪。
有的网络文艺批评还通过创造、拼贴、挪用等方式重新编码语言符号和语法。例如发弹幕可以使用弹幕术语,在豆瓣交流评论电影则有行话“密语”,均有意悖离日常语法规范,表现出对传统文艺批评话语的抵抗或颠覆。但是,不同圈层文艺批评的“密语”“行话”,正在生成新的话语隔阂,网络时代“圈层化”交往方式,导致网络评论经常出现“非黑即白”的对立与争吵。
三
文艺批评的功能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为文艺作品提供阐释、为受众提供信息、为文艺理论构建和艺术史发展提供材料等,文艺批评通过话语生产,对世界及意义进行阐释。文艺批评话语应该是丰富、自由的,基于审美和对文艺作品直觉的批评。简单粗暴、支离破碎的消费式评论,无法契合艺术的本质追求。为此,应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方面,充分尊重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大众性,营造自由开放的批评话语空间;面对互联网数字化所带来的网络文艺新现象、新问题,应充分考量网络时代文艺的沉浸性、体验感、交互性等媒介性,更新对网络文艺的认知,以批评研究的立场阅读观看,以建构的目的批评鉴赏,避免文艺批评理论与创作实际的隔阂脱节,逐步建立能够有效阐释新时代文艺现象和问题的话语和理论体系。
另一方面,应加强网络文艺批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以贴近中国文艺现实、秉持中国文艺情怀的理论引导批评话语的生产。提高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和说服力,重新审视传统文艺批评对评论技巧的要求、对文字书写的重视,在媒介视觉化、视频化发展中,在当下大众文艺批评大量出现的时候,坚持批评话语理性思辨、系统思考原则。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建构有利于新时代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发展的有效的文艺批评话语,形成良性健康的文艺批评生态,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