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勇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近年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指导下,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坚持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使命,不断创新完善普惠金融模式,扎实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下简称“助学贷款”)业务,有力助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助学贷款已成为甘肃省惠及群众最多、支持力度最大的金融惠民政策之一。自业务开办以来,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236.90亿元,惠及学生128.39万人、368.42万人次,覆盖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
2023年,国开行甘肃省分行坚持政策导向,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及时落实相关政策,有效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作用,帮助学子圆梦成才。截至目前,已发放助学贷款33.40亿元,惠及37.35万名学生。救助学生195人,代偿本息合计140.3万元,累计救助学生1198人,代偿本息合计1204.5万元。预计全年免除利息1.2亿元,惠及77.5万人次,已办理本金延期1470.28万元,惠及2948名学生。
完善体制机制
提高工作效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大助学贷款工作力度、切实保障所有学生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国开行甘肃省分行着力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和信息沟通交流,保障助学贷款工作顺利推进。
县级资助中心标准化建设快速推进。按照“教育主办,开发性金融支持”思路,国开行甘肃省分行不断深化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力度,推动落实县级资助中心管理责任,承担对学生的贷款受理、审核、合同签订、贷款本息回收、贷款信息管理等工作。持续推进县级资助中心标准化建设,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逐年采购更新电子合同设备。通过培训有效提升工作人员规范化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县级资助中心在助学贷款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贷款受理发放高效顺畅。国开行甘肃省分行精心做好预申请工作,通过高中学校条件认定,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应贷尽贷”。首贷学生中85%以上通过预申请在高考之前可获得贷款资格。同时,开发助学贷款业务管理系统、学生在线服务系统,提升贷款管理科技化水平。2018年,率先在甘肃实现助学贷款受理合同电子化。2021至2022年,开通续贷学生远程受理功能,极大方便学生办理贷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时以预申请、自我承诺方式代替乡镇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平均每个学生现场办理贷款不超过3分钟。
基于代理费和风险补偿金结余奖励资金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完善。国开行甘肃省分行联合省资助中心每年对86个县级资助中心开展考核评价。围绕县级资助中心机构建设、贷款管理、工作绩效,以“县级自评、市级复评、省级审定”方式逐年开展考核,重点将本息回收、合同质量、预申请比例、续贷比例、新政策落实等指标纳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分配县级资助中心代理费、风险补偿金结余奖励资金的重要依据,以考核推动助学贷款业务良性发展。同时,加强代理费、风险补偿金结余奖励资金监管,完善两项资金支付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两项资金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2014年以来,向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累计支付代理费1亿元;2017年以来,累计支付风险补偿金结余奖励资金1.1亿元,为业务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每年开展业务代理费及风险补偿金结余奖励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确保合规用于助学贷款业务领域。
落实优惠政策
助力学子圆梦
国开行甘肃省分行认真落实助学贷款各项新政策,不断优化和创新金融产品,将“提额度、扩用途、降利率、增期限、免利息、缓还本、调征信、扩大风险补偿金使用范围”等各项优惠措施在第一时间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既为学生求学提供了更全面、更充足的资金支持,又降低了贷款成本,减轻了学生的还款负担。
持续提额度、扩用途。按照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2023〕4号)要求,国开行甘肃省分行会同教育部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首贷学生通过高中助学贷款主题班会等方式宣传到每一位高三毕业生,续贷学生通过发布公告、短信、邮件等方式逐一进行提醒。将本专科生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2万元提升至不超过1.6万元,研究生由不超过1.6万元提高至不超过2万元。2023年学生贷款平均额度达8942元,较2022年增长约986元。除将学费、住宿费纳入贷款支持范围外,继续对学生部分生活费予以支持,解除学生后顾之忧。
接续降利率、增期限。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关于做好存量国家助学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的通知》(〔2020〕1号)要求,该行51.57亿元存量助学贷款全部完成转换,惠及39.7万学生,贷款利率大幅下降。从2023年秋季学期起,国开行甘肃省分行新签订合同的助学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60个基点执行,贷款学生借款成本继续显著下降。2023年发放利率降至3.6%,较2022年下浮40个基点。同时,引导贷款学生合理选择期限,保障学生提前还款需求,提前还款不收取任何手续费。
连续免利息、缓还本。国开行甘肃省分行全面落实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做好2023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的通知》(财教〔2023〕63号)要求,通过短信、邮件、公告、上门宣传等方式将国家惠民政策宣传到位。同时,建立工作台账,对贷款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做到符合免息政策条件学生实现“非申即享”。2022年免除学生利息9075.2万元,惠及毕业生57.9万人次。对符合本金延期偿还学生“即申即享”,为6309名学生办理本金延期,涉及金额1907万元。退还政策出台前已收取的利息165.9万元,惠及1.6万名学生。2023年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发布以来,该行会同省资助中心发布《关于做好全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23年免息、本金延期偿还相关工作的通知》,已退还政策出台前收取的1月至4月贷款利息74.2万元,惠及学生1.3万人次。预计全年免除利息1.2亿元,惠及学生77.5万人次,为超过2万名学生办理本金延期。
强化政银合作
托底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的学生(含预科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是党和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抓手。
自2007年在会宁启动助学贷款以来,国开行甘肃省分行坚持银政合作,持续做好与县级资助中心的沟通协调,将政府的组织优势与银行的金融优势有机结合,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针对助学贷款点多、面广、周期性强的特点,通过政府、金融机构、教育部门和基层组织多方协调联动,实现了“用批发的方式解决零售的问题,用统一的标准解决千家万户的共性问题”,有效解决了基层融资难问题,并实现风险可控。
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国开行甘肃省分行联合教育部门构建“两个平台”管理模式。以省资助中心为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全省的助学贷款业务;以各县区学生资助中心为操作平台,全面管理对学生的贷款受理、审核、合同签订、贷款本息回收等具体事宜。同时,会同省教育厅出台《甘肃省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代理费使用管理办法》《甘肃省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暂行办法》等十几项助学贷款管理制度和办法,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织密风控网络
提升贷款质量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国开行甘肃省分行在全力推进助学贷款发放的同时,构建了风险防控的严密网络。
完善考核与督导机制。针对全省年底到期贷款逐年攀升的问题,国开行甘肃省分行加大考核力度,调动贷款回收人员积极性。联合省资助中心跨市州组建省级贷款督导小组,建立贷款回收调度机制,对本息回收额度较大与回收较差县区开展督导,贷款回收取得积极实效。同时,在拨付代理费中提取部分资金奖励给一线贷款回收人员,充分调动贷款回收积极性。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国开行甘肃省分行协助教育部门开展学生还款救助。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大病、受灾、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进行救助。2023年,救助学生195人,代偿本息共计140.3万元。累计救助学生1198人,代偿本息1204.5万元。同时,深入推进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远程视频与现场讲座方式对省内高校学生进行诚信宣讲,向在校大学生宣讲校园贷不良危害,提升在校大学生贷款安全意识,树立诚信意识。在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线下招聘会,同支付宝、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中心开展线上网络招聘,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设立“筑梦奖学金”,每年额度约800万元,惠及2万名学生。
持续推进“贷款资助+就业帮扶+还款救助”全流程金融支持。结合甘肃实际,国开行甘肃省分行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教育救助的路径办法,创新开展就业帮扶、还款救助等配套工作,为学生提供从“借”到“还”的全流程支持,打造从“就学”到“就业”的完整服务链,实现了从“助学成才”到“助业圆梦”的成功跨越。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开行甘肃省分行贷款累计本息回收率为99.93%。
风劲扬帆正当时,踔厉奋发新征程。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金融为民”为宗旨,以助学贷款为抓手,聚焦普惠金融下功夫,积极落实“提额度、扩用途、降利率、增期限、免利息、缓还本”等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千千万万学子平等享有受教育权,为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