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汇聚人道力量 谱写博爱华章

——我省红十字事业七年发展综述

红十字博爱送万家。

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新希望。

应急救援演练。

益口好牙——儿童口腔保健服务。

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

2023年甘肃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现场。

李永萍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运动。”

过去7年,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与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致力于应急救灾、应急救护、大病救助、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捐献、人道救助等工作,认真履职尽责,真情奉献服务,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服务大局能力显著增强

党的领导是红十字事业发展最根本的保证。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等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到红十字人道服务各环节。扎实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推动红十字事业全面发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主题讨论活动,全省红十字系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

红十字会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是红十字工作的重要原则、工作主线,也始终是红十字工作的价值所在。我省红十字系统始终急党和政府之所需、帮群众之所急,紧贴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主动融入大局,在党政关切、危难关头冲锋在前,在群众关注、急难愁盼中勇担重任。

今年7月10日23时34分,甘南州夏河县麻当镇章子沟村发生泥石流灾害。省红十字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工作组赶赴受灾地区展开工作,紧急从甘南州红十字备灾仓库调拨省级代储物资,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

这是我省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健全发展的生动缩影。我省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级红十字会都在第一时间派出救灾救援队伍、紧急调拨物资,在急难险重中彰显了责任担当。

作为省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省红十字会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积极应对2017年陇南“8·7”特大暴洪泥石流,2018年临夏州“7·18”特大暴洪,2019年“10·28”夏河县5.7级地震,2020年“8·13”陇东南特大暴洪等自然灾害。派出救援队参加“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演习、“陇原砺剑·2023”抗震救灾实战演习和“同心协力——2023”中国红十字会西北协作区暨黄河流域省区红十字应急救援(宁夏)联合演练等,受到各方面充分肯定。

目前,全省组建了红十字赈济、医疗、心理等6个类别共51支救援队,建成市县区域性红十字救灾物资储备库49个、省级救灾物资代储点8个。省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被评定为全国“一级红十字应急物资储备库”。启动建设集社会捐赠、智慧仓储及物流、救灾应急指挥管理等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初步形成了应急预案规范化、救援队伍专业化、应急演练常态化、物资储备规模化、调度管理信息化的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

在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累计接收疫情防控捐赠款物8.87亿元,紧急采购负压救护车、呼吸机等急需设备,向全省防疫一线调拨各类防疫物资,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力量。全省红十字系统累计发动20余万人次志愿者参与社区联防联控,志愿服务时长达47万余小时。“甘肃省红十字心理援助热线开通”列入甘肃省疫情防控大事记。

此外,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围绕“健康甘肃”建设,不断拓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及服务保障范围。“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开展大众应急救护培训201万人次,培训救护员35.97万人。参与大型赛会应急保障服务。在全省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投放自动除颤设备(AED)200余台,推动建设红十字生命安全教育基地、景区红十字救护站,为人民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保驾护航。红十字救护员抢救生命的感人故事不断涌现,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扶助惠民取得实效

今年3月,2023年“天使之旅”甘肃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在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启动。省红十字会联合省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中心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三家项目定点医院,深入全省各县区开展0至14周岁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筛查工作,对符合手术指征的先心病患儿安排手术治疗,并给予最高3万元的医疗救助费用,切实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今年“六一”前夕,省红十字会联合武威市、民勤县红十字会关爱慰问民勤县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儿童,为特殊儿童送上“爱心甘肃 快乐小孩”能量包,并联系协调医院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开展了健康体检,用实际行动传递对特殊儿童的关怀与温暖。

这是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结合发展实际,关注民生、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拓展救助领域、加大救助力度、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的生动实践。

7年来,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累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27人次、驻村队员54人次,结对帮扶贫困村48个,实施了一大批产业扶持、基础建设、大病救助等帮扶项目。坚持将救助力量向基层倾斜,多渠道筹措资金,实施了综合性社区韧性与发展、博爱家园、村卫生室建设、农村改水、救灾能力提升等一大批惠民项目。同时,以实施“博爱陇原人道行动”为依托,广泛开展人道救助、提升生命关爱、拓展志愿服务、搭建爱心平台、实施结对帮扶等工作,扎实推进“爱心甘肃”工程建设。

7年来,省红十字会累计投入“红十字博爱送万家”资金2000余万元,慰问城乡受灾和生活困难群众8.58万户。实施“院士+”西部儿科医师培训项目,组织41名基层儿科医生到北京、浙江进修学习。实施“红十字爱眼护眼工程”“魔豆妈妈”等项目,为5万余名乡村儿童提供眼健康服务,为近1000名困境女性提供技能培训。新建“博爱家园”项目48个、博爱卫生室14所,试点开展9个城市博爱家园项目,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3100例,支持200余名艾滋感染者开展心理健康援助和生产自救。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救助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33名,资助资金4177万元。

文明风尚引领作用凸显

2021年9月2日,中国红十字会公布第四十八届南丁格尔奖中国获奖人员名单。我省推荐的庆阳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脱亚莉名列其中,极大鼓舞了全省医护人员和红十字工作者的信心。

以脱亚莉为代表,我省众多红十字工作者和志愿者积极播撒爱的种子,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7年来,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积极为社会公众搭建奉献爱心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文明新风尚,对各类捐献者的激励、关怀、救助政策机制日趋完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深入人心。

志愿服务形成品牌效应。实施“十百千万志愿服务精品工程”,持续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培育计划,打造“益青春——甘肃省红十字青年社区服务计划”志愿服务品牌,联合省文明办等举办首届博爱陇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累计投入资金240万元,在59个市县孵化培育198个志愿服务项目。全省发展红十字志愿者服务组织432个,注册红十字志愿者18442名。其中,建立专业化精品志愿服务队130支,培育精品志愿服务项目168个,初步实现了按专业、分领域的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机制。先后有6个先进典型被表彰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百余名个人和组织获得全国志愿服务类奖项,多名红十字志愿者、捐献者获评“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甘肃省“最美人物”等荣誉称号。

“三献”工作社会认知度大幅提升。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倾力开展挽救生命行动,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等宣传动员、表彰激励机制持续完善。全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有效库容量达到4.8万人份,累计成功实施捐献56例。在兰州大学、河西学院、甘肃医学院设立红十字遗体捐献接收站,组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器官遗体捐献宣传,全省累计登记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志愿者10.3万人,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84例,捐献大器官236个、角膜88.5对,实现公民逝世后遗体捐献111例。建成省级和白银市两个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三献”及志愿服务工作写入《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联合民政等部门印发《甘肃省惠民殡葬实施办法》,落实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殡葬惠民政策。联合省文明办等7部门制定出台了无偿献血者、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优待政策。联合省委宣传部等8部门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干部职工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定期对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水滴公益筹资100万元,发起“生命接力、博爱陇原”人体器官捐献关怀救助项目。甘肃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荣获全省首个“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张掖市高台县“让爱永续”器官捐献群体获2022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提名奖。

依法治会效能明显提升

发展红十字人道事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赢得群众的信任。只有这样,红十字会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7年来,全省各级红十字会依法治会、依法履职能力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和会员队伍不断壮大,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深化红十字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19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红十字会改革方案》,14个市(州)、70个县(市、区)先后印发红十字会改革方案。6个市、25个县(市、区)印发红十字会“三定”方案,调整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14个市级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基本理顺,86%的县级红十字会基本理顺管理体制。2021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甘肃省红十字会条例》,成为我省红十字法治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有效保障了红十字工作规范开展。各地依法建立理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执委会执行的治理结构,陆续召开红十字会员代表大会并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今年3月,省委编办批复设立甘肃省红十字人道事务服务中心,历史性地解决了省红十字会无专门承担人体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和应急救护培训等人道事务服务工作直属单位的问题。

——自身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积极打造线下、线上结合的人道筹资平台,注册设立了省红十字基金会,人道筹资动员渠道进一步拓展。全省红十字会系统7年来累计筹集人道事业款物19.72亿元。联合捐赠方创设多个医疗救助、困难帮扶、人道关怀等专项基金。积极组织“5·8人道公益日”“99公益日”网络众筹,联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腾讯公益平台共同上线“红十字救在身边”筹款项目,累计筹措资金159.74万元;“益乐读”“益口好牙”项目累计筹集项目资金220余万元。

——社会监督机制日益完善。建立重大项目和捐赠款物接收使用信息公开常态机制,升级改造省红十字会捐赠信息网络查询平台,确保每一笔捐赠、每一分资金公开透明。积极配合政府审计部门、主动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监督,全力抓好审计整改工作。省红十字会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持续强化内控体系建设,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及合同订立,每年组织开展全省红十字系统财务管理专项检查,着力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指导基层红十字会依法申领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开展税前扣除资格认定工作。联合民政等部门开展清理未经授权擅自使用“红十字”名称机构行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全国推广我省经验做法。全面参与开展全国红十字系统透明度指数评价工作,倾力打造阳光透明的红十字会。

新时代激发新担当,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十字,一种无私的精神,一种伟大的力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杨芳胜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全省各级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团结带领广大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工作者,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聚力改革创新,勇毅担当作为,推动全省红十字会事业再上新台阶,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中贡献红十字力量。

--> 2023-11-08 ——我省红十字事业七年发展综述 2 2 甘肃日报 c122387.html 1 汇聚人道力量 谱写博爱华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