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共享机遇 深化合作 创造繁荣

以优良营商环境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虎中

营商环境是一个企业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开展经营活动时所面临的市场前景环境、要素支撑环境、政务支持环境、权益保护环境和城市服务环境等外部条件的总和,是决定企业进入市场的“吸引度”、企业开办运营的“高效度”、企业实现目标的“便捷度”和企业长久发展的“可持续度”的关键因素和核心要件。

近年来我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有力推动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0.90%回升到2022年的0.93%,规上工业企业年底存量数由2019年的1732户增加到2022年的2395户,创出历史新高。今年我省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和“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措施更加有力。

营商环境作为企业生存的“生态圈”,优化营商环境的目的是服务企业更好地生发成长,实质就是怎么让企业实现盈利、更多赚钱。因此,良好的发展机遇是最大的营商环境。从这个角度看,我省应积极争取和把握以下三大机遇,大力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握我国破解建设用地短缺的机遇,争取水土匹配资源。我国西部尤其是西北有大量未利用土地(前5位是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和甘肃),是耕地补充的最大潜力。我省的陇中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和黄河干流宁蒙段周边地区,将成为今后10多年我国补充耕地的主要区域。我省应以粮食安全为切入点,并特别强调河西走廊在保障西北国土安全上的重要性,及早论证谋划,把握住“推进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在国家统筹管理下实现跨省域调剂”(《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政策机遇,争取国家给予我省更多水土资源配额。还需说明的是,在现有产业产品结构下,土地和生态环境权益是我省融入双循环格局的最佳载体,资金循环起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也就循环起来了。

把握我国提升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机遇,聚焦产能扩张。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作为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五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指出我国多个初级产品进口依存度超过了通常意义上的安全底线,必须及时加强战略谋划,及早作出调整,确保供给安全;要求坚持节约优化,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优化海外资源保障能力,并特别强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省是我国初级产品生产大省,2022年原油产量突破1092.2万吨,为全国产量的5.33%;十种有色金属产量417.5万吨,为全国的6.16%;粮食产量1265万吨,为全国的1.84%,占比虽然不高,但保障了我国50%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种、40%以上的瓜菜花卉用种,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占全国供种的近60%。我省在初级产品生产方面潜力巨大,土地广袤,是矿产资源储量大省,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如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将成为我国耕地的最佳补充区之一,是我国三大育种基地之一。同时,我省有色冶金、石油化工产业实力雄厚,电力资源丰富,从国内看毗邻的柴达木盆地、哈密盆地及阿拉善地区等能源资源富集,从国际看周边的蒙古国、中亚等能源资源富集(中亚及里海地区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8%—25%,探明天然气储量7.9万亿立方米),具备建设国家初级产品供应保障基地的相关条件。

把握我国推进能源革命的机遇,锚定“双碳”目标。我省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根据中国气象局2020年资源评估成果,全国风能技术开发量99亿千瓦,我省5.6亿千瓦全国排名第4;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量1287亿千瓦,我省95亿千瓦全国排名第5。煤炭探明资源储量291.7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278.34亿吨;石油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83亿吨,全国排名第4;天然气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581.05亿立方米,全国排名第13。2022年甘肃电网新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突破50%,达到51.9%,排名全国第三;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27.3%,排名全国第二。“十四五”以来,我省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451万千瓦,其中新增新能源1437万千瓦,占比达99%。我省还是我国陆上能源输送大通道,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在海路基础上新布局了三条陆上油气进口通道,其中途经我省的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最为关键。更为关键的是2020年世界银行发布《矿产促进气候行动:清洁能源转型的矿产强度》,认为至2050年全球将消耗30多亿吨新能源矿物和金属,有17种矿产必不可少。而在这些矿产资源中,甘肃资源保有储量在全国前7的就有钴和镍(全国第1)、锌(第3)、铬和铜(第4)、镁和铅(第5)、钒(第6)和银(第7)等9种。此外,甘肃还有武山温泉超大型钼矿,酒泉发现大型石墨矿床,锂盐资源也有较大勘探价值。2022年我省有色金属压延和加工业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2600多亿元,是总产值第二大行业的2倍多;过去3年总产值增量近1200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2.43%。2022年金昌市经济增速13.5%,在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划中力拔头筹。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室主任

借力兰洽会做强优势产业

姬新龙

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禀赋,使其在新能源和文化旅游产业上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兰洽会是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的投资贸易洽谈会之一,已经成为甘肃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我省可以借力兰洽会,积极展示产业特色,通过引进投资者或合作者,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做强优势产业。

加速推进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建设。一是打造本土类新能源发电上市公司。甘肃风能、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追风逐光全域开发模式正在全面铺开,然而由于缺乏本土新能源类龙头上市公司引领,存在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堵点问题。因此,要集聚现有各类基础资源,尽快打造本土类光伏、光热、风电类新能源上市公司,发挥龙头上市公司对链条经济的带动作用,形成新能源产业梯队。

构建河西走廊“零碳产业经济带”。目前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聚集度依然偏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培育和延伸产业体系难度大。因此需要持续加强河西走廊协调联动,实现河西五市风光热一体化协同发展,同时加快构建互联储能消纳体系,联通河西五市风光电产业园的清洁能源供给,构筑河西走廊“零碳产业经济带”。各地产业园区也要和能源部门、气象部门积极合作,精准分析风光能源贡献率,实现园区自身负荷自由调节,引导园区与上市公司、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积极研发储能技术,延长我省零碳链条。

形成新能源完整产业链闭环。目前河西走廊新能源发展互补性较差,导致要素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可通过扩展上、中、下游链条,做强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集群。以光伏产业链为例,上游为多晶硅原材料生产,酒泉瓜州一带拥有丰富硅石矿资源,可引进上游单晶硅和多晶硅生产企业进驻园区或基地。新型储能材料方面,全钒液流储能是当前规模储能的领先技术,在调峰电源系统、大规模风光电储能系统、应急电源系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敦煌已探明的钒资源储量丰富,且远离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相对集中,利于产业集群化发展,可构建“高效提取-精深加工-电解液-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纵向一体化产业体系。此外,还可加强以风、电、氢能及光伏发电制造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中游链发展,同时完善装备制造下游链建设,包括电池片、光伏组件、逆变器、胶膜和背板等组件设备的生产制造,以及清洁能源电厂的运营,新能源汽车加氢站和充电桩等建设,可以借鉴龙源电力、华能国际、中节能太阳能等龙头公司的生产运营模式,引进相关头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进行合作开发,增强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的集群度。

着力打造甘肃特色文化旅游新名片。名片一是敦煌“飞天-边塞特色风光”。敦煌是飞天艺术的故乡,佛教艺术的殿堂,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其周边的阳关、玉门关拥有边塞丝绸之路文旅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文化旅游价值不可多得。甘肃文旅可通过打造龙头公司来引领产业发展,以品牌宣传激活旅游市场,以模式创新带动招商引资,将敦煌及周边地区打造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飞天-边塞特色旅游地”,扩大文旅产业规模效应。与此同时,借鉴“宋城演艺”模式创新敦煌飞天文化IP,以影视作品、特色文旅园区为杠杆,撬动资本跟进,延伸敦煌文旅产业链条。

名片二是河西走廊“风光绿电之路”。河西走廊光热资源和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造就了戈壁荒漠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比如瓜州一万两千面超级定日镜在沙漠中似乎创造出了第二个“太阳”,永昌的戈壁中一座座风机拔地而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震撼。甘肃可抢抓“新能源+文旅”的先机,打造风光绿电特色旅游项目,串联河西走廊原本空旷的旅游线路,并积极谋划开发新能源旅游景区,在周边引进餐饮、住宿等消费链条,让新能源和文化旅游产生“1+1>2”的复合经济效益。

名片三是陇东南“红色+康养胜地”。陇东南地区有别于河西走廊的大漠戈壁,展现出气候温润、森林密布的特色。可依托两当兵变旧址、康县根据地纪念馆等,衍生红色游览项目或红色演艺活动,借鉴“井冈山模式”打造陇东南红色旅游胜地。可借助麦积山石窟的旅游吸引力和清水、武山的温泉旅游资源,打造陇东康养度假胜地,二者合力构建天水-陇南“红色+康养旅游环线”,形成一张别具特色的“甘肃小江南”名片。

创新融资模式助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是建立产融信息对接合作平台,对新能源和文化旅游企业建立“白名单”,为金融机构落实信贷政策提供参考,同时加大中长期金融支持,推动建立互利共赢的银企关系。二是积极创新项目融资模式,对新能源或文旅在建项目中有一定收益或稳定盈利模式的,通过债券、股权、股债结合、基金等多种形式提供金融支持,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可借鉴“大唐不夜城”模式探索我省文化旅游领域基础设施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发行。三是构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双链融合机制,利用金融科技的信息追溯和风险管控优势,帮助新能源和文旅产业延伸链条上中小企业获得核心企业的信任,防范融资风险的同时解决产业融资困境,稳固产业链,最终发挥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经济效应,助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加大引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力度

王军锋

“专精特新”企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招商引进和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创新策源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器、成长性优质企业主力军等独特作用,加快构筑招商引资内在吸附力,对甘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甘肃省制定出台了《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提升行动计划》《甘肃省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依托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化工产业等6个特色优势产业链,围绕65条细分产业链,向省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征集120项产品和服务,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等问题。因此,甘肃要将重点放在内部培育与外部引进相结合,边引进边培育,优先做大做强 “专精特新”企业群体。

以强化财产产权保护为重点,优化营商环境,充分重视和激发企业家作用。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通过法律手段加强产权保护,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反垄断力度,构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保护中小企业权益的支持体系。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家的保护,建立容错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在组织创新资源上的作用。

注重基础投入,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基础投入要注重原始创新,既要集中全省力量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又要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机制,形成有助于培育基础研究的土壤。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重点培育处于关键“生态位”的企业和组织,增强创新生态稳定性和竞争力。要注重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搭建和完善,发挥其资源汇集能力,推动中小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

以完善主要产业链配套为重点,注重引进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专精特新”集聚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方向和企业发展需求,优化产业和空间布局,做好土地供应保障,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特色园区。对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引进来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按产业链梳理“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小巨人”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开展并购重组,吸引上下游企业在甘落地。

开辟“专精特新”信贷绿色通道,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债权融资体系。推进省内商业银行为“专精特新”企业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实施“专精特新贷”。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发“专精特新保”,降低综合费率,实施“见贷即保”政策。鼓励保险机构推出“专精特新险”,为企业提供信用保证保险产品。探索推动“专精特新”园区贷、集合债等金融产品创新,鼓励担保机构提供增信。鼓励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供应链上下游开展股权投资,加大股权融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置研发、检测、生产等设备,充分利用各级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强化全面精准服务,增强社会化专业服务,强化人才智力支持。提供“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包”定制服务,强化市州协同、部门协同,加强调研走访和诉求办理,做好属地服务保障,确保税费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增强社会化专业服务,开辟陇政通 APP“专精特新”服务专区建设,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作用,定制“专精特新”专属工具箱,汇聚一批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面诊断、技术创新、上市辅导、工业设计等多门类专业服务。加强人才智力支持,定期梳理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支持省属高校、职业院校围绕产业需求开设对应专业学科与课程,实施订单培养模式,建立“高校—企业”实训基地,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所副研究员

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省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室招商引资“大突破”研究课题组

招商引资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接连印发了若干文件,把招商引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我们可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强化项目基础,增强招商导向性。一是突出重点招商。立足十大生态产业和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目标,紧盯前沿高新技术、领头企业、领军人物,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以及行业领军企业。二是扩大区域合作。全方位、宽领域加强国内外投资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与周边省区市及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合作,精准开展招商引资专项活动。三是强化推介宣传。统筹推进招商项目库、企业名录库和实施项目库建设,完善信息平台功能,规范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发布。加强与全球华人商会的沟通联系,建立与全球各层级商协会的联系机制,特别要加强与甘肃籍侨商协会的联系,与各有关国家和地区商会建立长期信息互通联络机构,相互通报商贸信息,并向省内企业发布。加大甘肃形象的整体宣传和推介力度,增强国内外投资者对我省发展状态及营商环境的认可度。广泛宣传招商引资新政策、新成效,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招展引会、招才引智社会氛围。四是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兰洽会的招商引资主渠道作用,切实利用好文博会、药博会等重点节会平台,集中开展项目洽谈合作。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商会组织作用,继续办好民企陇上行活动。组织企业参加省外境外重点经贸展会,积极争取优惠贷款资源,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助力度。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招商主动性。一是强化组织协调机制。成立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各级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主持召开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议,分析形势,统筹研究解决招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本单位招商引资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带头“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招商引资,主动解决项目落实和建设中涉及本部门的困难和问题。各地要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广泛参与、协同配合、各尽其责”的招商组织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招商格局。二是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对一”“保姆式”项目服务机制,对5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及3个“500强”企业投资项目,优先列入重点项目清单,统筹协调领导包抓,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有关行业部门和单位按照产业隶属关系作为招商引资项目主管单位,负责前期手续办理、建设进度、引进资金落实等工作;各级政府负责本地区内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选址、规划许可、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建设环境等工作。相关单位负责涉及本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和支持保障工作。三是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完善招商引资督查督办制度,实行项目落地“月跟进、季通报、半年督查、年度考核”工作制度,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四是实行考核工作机制。建立招商引资行业部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责任制,加大重大项目引进、十大生态产业、有色冶金、能源化工延链补链项目占比的考核权重。各级统计部门与同级招商部门共同做好招商引资统计工作,切实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确保招商引资统计数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建立招商引资容错机制,激励广大干部敢于担当,干事创业。

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投资吸引力。一是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精简高效的协调服务机制,切实解决项目落地和发展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着力营造重商兴商、亲商爱商、护商安商、利商富商的良好营商环境。二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切实改善营商环境。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改革措施,加大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大幅压缩投资项目落地时间。三是畅通投诉渠道。设立招商引资项目投诉服务热线、投诉网站,及时受理投诉事项,对企业投诉的问题及时给予书面答复并督促落实。认真核查破坏和影响投资环境的问题,坚持依法办事。引导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纪律规范从业行为,共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强化落实保障,调动工作积极性。一是保持政策连续性。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用足用活用好各类产业政策。各级政府认真履行依法依规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和承诺的优惠政策,不得“新官不理旧账”。二是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经费支持,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招商引资经费,确保招商引资工作正常开展。三是落实奖惩兑现措施。出台招商引资项目奖励实施细则,对年度招商引资成绩突出的部门进行通报表扬,并在新能源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对成功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资人,按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招商引资引智人才工作队伍。加大招商系统干部跨省区、跨部门、跨行业挂职力度,提升干部素质,改善队伍结构。五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强化招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项目代理机制,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实施。依托我省在外投资企业、分支机构,商协会、中介机构,在境外设立以招商引资为主的商务代表处,统筹做好招商引资、外经外贸等工作,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给予一定支持。

--> 2023-07-10 2 2 甘肃日报 c97558.html 1 共享机遇 深化合作 创造繁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