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时下,走进临洮县新添镇崖湾村,银波闪耀的蔬菜大棚里满是绿油油的蔬菜,正忙着采收的村民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在崖湾村蔬菜市场,车来车往的热闹与丰收的忙碌交相辉映。
“村党组织每年通过‘党组织+协会+农户’的方式,邀请省市专家为我们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不断改进品种和种植技术,让我们的收入逐年提高。”崖湾村村民梁新辉说。
崖湾村党总支书记杨有义介绍:“这几年,崖湾村强化党建引领,组建了沿洮蔬菜产业带党委,通过发挥产业带党委的综合效能,各类项目、资金、人才服务保障产业发展。同时,通过推行‘支部+公司+协会+合作社+基地’的‘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实现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双提高。”
红火的生产销售场景,是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高”的最好说明。据了解,崖湾村村级集体经济在10年间翻了20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25万元。
近年来,临洮县深入实施“双构建 双提高”工程,组建产业党建联盟和产业带、产业联合党委,通过“党建引领、行政推动、片带一体、村企联合、产业联动、集中管理”的方式,进一步促进各类要素聚集,有效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嵌入特色产业发展链条。
来到窑店镇东四十铺村,数名农机手正驾驶着大型中药材种植机栽植黄芪,几名妇女坐在后排摆苗、插苗,作业过程便捷高效。
“这些农机具归村集体所有,脚下的这块土地在几年前还是撂荒地,现在却变成了肥沃的药田。”窑店镇党委副书记师东海感慨道。
今年,窑店镇及时盘活了东四十铺村集体资源资产,对村集体资源、固定资产和集体资金进行了全面摸底,实行集体“三资”统一管理,用于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通过引进农机项目,建成产权归集体所有的“陇水农机”合作社,创新“村党支部+合作社+社会力量+专业机手”的“1+N”社会化服务模式,开展跨地经营业务,实施全程机械化耕作,打造“万元田”工程,力争实现集体经济“破百万”的目标。
为了推动集体经济长效健康发展,临洮县因地制宜引导村党组织用好用活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洮阳镇双联村抢抓省、市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探索推行“一总三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模式,即推行“村企联营”一个总模式,“村党支部+种植能人+农户”“村集体+乡村旅游”“村党支部+企业+农户”三个分模式,挖掘发展潜力,赋能村集体经济跃升。
“通过借助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项目,村里以‘村企联营’模式搭建28座日光温室,同时引进青年创业人才发展星空露营基地和壹米花卉合作社,打造集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为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升级’示范村,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洮阳镇双联村党支部书记陈体旋说。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临洮县整合各类政策,引导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适度倾斜,不断增强“输血”功能,力求形成长期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发扬牛精神、抓好牛产业、过上牛日子。”这是峡口镇党家墩村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党家墩村推动形成了党总支引领下的“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运营、统一防疫消毒、统一饲草供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出栏销售、村集体分红”的“六统一分”养殖模式,集中托管肉牛320多头,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一年收入七八万元,有村里牵头,操的心少了,比出外打工强多了……”村民文乾峰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以来,临洮县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聚力 领跑发展”追赶进位工程,纵深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巩五进十超百”工作,建立调度推进、联系包抓、考核奖惩、区域联动、示范引领“五项”机制。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纳入基层党建述职、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据统计,临洮县目前323个行政村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