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非遗保护专业和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叶淑媛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需要通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非遗传承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教育体系的结合。2021年教育部首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和专业建设进入了正规的学科体系,也意味着非遗保护进入了科学化保护的新阶段。

非遗作为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必须在中华文明史的视野中奠定非遗整体性的文化哲学基础。“中国非遗”是整体性范畴,是具体非遗事象的“共相”, 与“中国文化基因”整体性概念构成对等逻辑关系。黄河——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主要交往互动区,也是文化基因融合、变易、传播的核心区,是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基础,化育出具有整体性的中国文化基因。黄河——长江流域文明的非遗中,孕育和负载了中国文化基因信息,在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化系统中观照中国文化基因,形成非遗整体性的文化哲学基础。非遗学在中国非遗的文化哲学基础上,重点在保护理念、理论框架、分类体系、保护实践等方面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反映中华文明特点的学科体系。

非遗作为文化形态,强调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性价值。非遗学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基础,确定非遗的独特性多样性价值和人类性的价值。非遗学学科建设一方面立足非遗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的性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同时也要重视中西、世界文明的比较与沟通。基于非遗的活态性和实践性,非遗学来自对非遗实践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总结。非遗以实践性和活态性传承发展为存在方式。非遗必须连接现代生活,惠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非遗学科的建构要重视对非遗生活实践的体验、思考和总结。非遗学科体系必须构建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理论知识和田野调查结合运用是非常重要的。非遗学科立足艺术学科,同时尊重非遗学交叉学科的特点,强调艺术学与非遗学科的关系。非遗在教育部的学科设置中设为艺术学学科,属于艺术学理论,但也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特点。要尊重非遗的学科特点,重视通识教育,强化非遗学理论和非遗科学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以非遗实践和项目技艺为依托,对各门艺术的基本特点有了解和鉴赏能力,并重视现代技术介入保护。

非遗学的三项核心工作是立档、保护和传承 ,围绕这三项工作进行非遗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是非遗工作实际,更是核心的教学和科研内容。以兰州文理学院为例,该校是一所定位于文化、传媒、旅游、艺术四大方向的普通本科院校,是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研培院校之一,长期进行非遗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积淀了一定的非遗学科基础。在2021年教育部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专业)后,兰州文理学院积极申报并获批了该专业。2022年秋季学期,第一届非遗保护专业45名本科生正式招生入学,开始了系统的专业学习。

兰州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建设的实践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有一定的非遗学学科积淀,比如有相关课程教学,教师有科研和社会服务,有学生参与非遗项目和科研等,形成一定的积累,这是开展非遗专业教育的根基。二是要充分进行非遗人才需求的调研,确定人才培养定位,从一开始就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就业出口。三是形成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设定具体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设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包括通识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科学体系。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尊重非遗的新文科性质,强化通识教育,强化学科交叉;根据地域文化和学科积淀设置专业方向和特色;创新授课模式,通识课+专业基础课统一教学,方向课+实践课分类教学。五是立足非遗的活态性和实践性,形成非遗传承实践教学体系。六是以教学科研形成学科支撑。

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和专业的建设,需要三方面重要保障:要立足非遗沃土,树立文化自信;要筑牢非遗理论与保护实践并重的科学保护的学科基础;要整合资源,倡导政校、校企合作的融合共建的办学模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通过非遗学科专业建设和非遗人才培养,使非遗得到更加科学地传承和发展,其当代价值得到更好的理解和体现,与当代人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这也是非遗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

--> 2023-06-06 2 2 甘肃日报 c90797.html 1 非遗保护专业和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