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虎 王丽君
平凉是一片红色沃土,是党在甘肃省建立组织、开展革命活动比较早、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属于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国共产党平凉特别支部从1927年4月成立到1928年4月遭到破坏,尽管存在时限短,甚至早期参加筹建组织的绝大多数同志失去年轻的生命,但它的成立及其革命活动永远定格在了党的史册中。
1 开展宣传 促进觉醒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迷茫的中国进步青年,找到了新的方向。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大大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对平凉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投奔北京等地求学的王自治(正宁县人,1917年至1920年在北京大学读书,参加了“五四”运动,创办《新陇》月刊)、李世军(静宁人,1914年在甘肃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2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吴瑞霞(1900年生于平凉,1919年秋被甘肃省教育厅保送至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24年考入北大法政学院法律系)等陇东籍部分青年学生,及时把北京革命斗争的消息传入平凉。他们把《新青年》《每周评论》《向导》《新陇》月刊等进步书刊邮寄给平凉的青年学生们,或是利用假期回乡的机会,向亲友和同学介绍新文化、新思想和革命形势。传入平凉的各种进步刊物,猛烈抨击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大力宣传“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各种新思想,极力探讨以发展教育改变落后现状、以科学精神对待学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等问题。任鼎昌(1917年考入省立二中)、王孝锡(1918年考入省立二中)、赫光(1918年考入省立二中)、李克生(1919年考入省立二中)、保至善(1920年考入省立二中)等一批有识青年被吸引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从而激起平凉爱国青年的热烈响应,促进了平凉人民的逐步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在平凉地区的建立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
1926年7月,席卷全国的北伐战争全面开始后,冯玉祥在甘肃的部队孙良诚部迅速消灭了盘踞在陇东的军阀张兆钾,于8月30日进驻平凉。9月17日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就任国民革命军西北联军总司令,刘伯坚任总政治部副部长(后代理部长)。中共中央和中共北方区委先后派入国民军联军中工作的中共党员约400余人,在国民军联军各部队中开展工作,建立党的组织。10月初,冯玉军率领10万国民军联军分三路向陕北、宁夏、甘肃陇东进军。11月中旬,冯玉祥和刘伯坚等随军来到平凉,平凉人民支援了大批粮食和物资。在刘伯坚等共产党人的建议、考察下,在平凉城东门外宝塔寺内成立了国民军联军西北军官学校,招收学员200余名,平凉高紫岳、孟企三等10多名青年被选录为学员。刘伯坚多次在平凉商场发表演说,向工人、学生和广大市民宣传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和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以及中国革命的前途等,使平凉人民耳目为之一新,在平凉群众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国民军联军政治部中的共产党员吴天长、冀明信受刘伯坚指示,以国民军名义创办了《新陇民报》,吴天长任社长,擅长书画的冀明信任总编辑,并吸收省立二中学生韩庄、刘培华等任编辑、记者。该报初办为油印八开,后改为石印四开二版日报,主要宣传大革命的形势和国际国内时事,平凉工人、学生、农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以及一些革命常识等,发挥了舆论上的旗帜作用、导向作用、引领作用,既是面向社会各界的宣传阵地,也是青年学生追求进步的学习课堂,为党在平凉的组织创建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1927年9月26日《中共陕西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党务报告》记载:“甘肃平凉有《新陇民报》,宁夏有《中山日报》,石印一小张,销数未详,均在国民军中工作同志主持编辑的。在缺乏报纸的西北,这些小刊物亦具有不小的宣传力量的。”
1927年1月,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迁往西安后,吴天长、冀明信继续留在平凉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群众等工作,使广大爱国群众的觉悟在斗争中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为党在平凉地区的建立奠定了群众基础,使平凉具备了撒播火种的历史条件。
2 建立组织 撒播火种
1925年12月,受中共中央北方区委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组织——中共甘肃特支在兰州建立,其任务是: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协助国民党整理党务,推动反帝反封建斗争,宣传新三民主义,宣传共产主义;公开发展国民党员,秘密发展共产党员,积极开展民众运动,发动人民支援和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1月28日,中共陕甘区委和共青团陕甘区委成立,统一领导陕甘两省党团工作。2月初,由于甘肃的国共合作局面遭受破坏,迫使中共甘肃特支工作中断,中共陕甘区委决定重建甘肃党组织。当时正值邓小平(时名邓希贤)离苏回国,受中共派遣,要在冯玉祥的国民军联军所属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工作,邓小平从苏联回国到银川,途经平凉到西安。其间,邓小平在平凉两湖旅社休整3天,与吴天长、冀明信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了国际国内革命形势,并对党在平凉的革命活动、党组织筹建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指导。4月,中共陕甘区委批准成立平凉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平凉特别支部,共青团平凉特别支部(党在甘肃最早建立的共青团组织)与之同时成立,翻开了平凉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页。吴天长任中共平凉特支书记,冀明信、李克生为委员;冀明信任共青团平凉特支书记,韩庄为团员。5月,为了加强党在平凉的工作力量 ,中共陕甘区委派共产党员姜炳生、贺鸿针来平凉协助工作,公开身份是《新陇民报》编辑、记者,贺鸿针兼职共青团工作。不久,于1923年由省立二中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读书的程道渊在北京参加党的革命活动中,遭到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通缉,被迫离京回到平凉,经李克生介绍在平凉省立第七师范任教,参加了平凉特支的活动。特支又派李克生发展省立二中学生刘培华、第七师范教员车乘东为党员,此时,中共平凉特支中共党员人数增至8名。支部驻地初设在平凉西大街集贤巷万寿宫,后设在省立第七师范,以后多次在柳湖乐育亭、歇马殿等地联合召开党、团会议,一起过组织生活。平凉党团组织的创建,使党在平凉的革命运动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革命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开展了一系列有组织的革命活动,像火种一样为平凉的革命斗争点燃了希望。
1927年9月26日,中共陕西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将坚持工作的中共平凉特支改称陕西省委直属平凉支部。10月,国民党甘肃当局派人在平凉“清党”,吴天长(安徽人,1926年前在北京中法大学读书,1928年6月在渭华起义中牺牲)、冀明信(河北人,1921年考入保定甲种工业学校,1928年在渭南开展秘密工作中不幸被敌杀害)、姜炳生、贺鸿针4人被迫离开平凉。刘培华接任特支代理书记,1928年3月在兰州被捕,其他党员转入隐蔽。1928年2月,任鼎昌来平凉以平凉师范教员身份掩护,担任平凉支部书记,与车乘东、程道渊和韩庄在歇马殿一带继续坚持秘密活动。4月,任鼎昌(1929年10月牺牲于狱中)、韩庄、车乘东(1930年11月释放)被捕关押兰州,程道渊、李克生先后被迫离开平凉。从此,平凉的党、团活动暂时停止。
3 践行初心 领导革命
中共平凉特支和共青团平凉特支成立前后,在平凉的共产党员,围绕党的“三大”确立的革命联合战线和国共合作的策略方针,先后在中共北方区委、中共陕甘区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广泛开展各种革命活动,推动了平凉反帝反封建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帮助国民党整理党务。1925年3月成立的国民党北京市党部直属平凉分部,因军阀统治较严密,只是发展了一些国民党党员,无法开展活动。1926年冬,国民军联军进入平凉后,吴天长、冀明信以国民党员的身份重新整理和建立了国民党平凉县(今崆峒区)筹备委员会,会址设在集贤巷口西侧万寿宫内。由原分部负责人朱静安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天长、冀明信任委员,通过他们宣传、组织等工作,又在教育界师生和手工业工人中发展了一批国民党党员,组织党员开展反帝反封建活动,建立了党在平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基本实现了党在平凉联合战线工作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经过中共兰州特支帮助改组,国民党甘肃省党部成立后,先后派党务人员在华亭、庄浪、静宁、灵台等县组建了国民党筹委会(或临时党部),在泾川县还召开了国民党代表大会。尽管有一些国民党组织后来发展为右派势力,但在当时国共合作的方针下,对平凉革命形势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立工会和农民协会开展工农运动。吴天长、冀明信到达平凉之初,在平凉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查活动,一边熟悉情况,一边根据工作分工,由冀明信负责发动和组织平凉县总工会工作。1926年12月,甘肃最早的工会组织——平凉县总工会正式创立,会址设在张公祠(今红旗街小学)。参加工会组织的有木器、铁器、缝纫等23个行业1200多名会员。冯玉祥和刘伯坚、乌斯马诺夫(共产党员、苏联军事顾问)等出席了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并发表演说,宣讲大革命的形势和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等。平凉县总工会文书为吴秉璋,又在会内设工人子弟小学一处,开设5个班招收学生200多人,吴秉璋等人担任教员。还通过开办工人夜校,冀明信等人向工人们讲课,借此以接近群众,组织工会活动。1927年6月,工人们不堪忍受县政府和商会拉差、派款的剥削压榨,冀明信领导了700多人,向县政府提出政府必须承认县总工会为工人的合法组织,向工人派差派款须经总工会同意,做工须给工钱,不许克扣工资的3条要求。陇东镇守使安树德得知工人们上街游行请愿活动后,立即派兵镇压,当场逮捕了刘生贵、何建璋,后经派人交涉才放出此二人,工人们的请愿要求一条也没有得到同意。请愿活动虽然遭到了镇压,但大规模游行请愿活动却是平凉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合法权益公开走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也是甘肃工运史上最早的一次有组织的革命斗争,对提高平凉工人群众政治觉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组织和发展工人运动的同时,党组织派出人员到农村中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中共平凉特支以柳湖歇马殿为活动点,组织农民学习政治和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积极筹备,准备成立平凉县农民协会,后因形势变化未能成立。国民党泾川县临时党部在泾川县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中,成立了泾川县农民协会。
成立青年社开展青年学生运动。1927年4月,为了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中共平凉特支在省立二中、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已成立的平凉学生会的基础上,吸收了50多名先进青年为社员,成立了平凉青年社(系党团组织领导下的共青团外围组织,又叫中共青年社),吴天长任社长,冀明信兼任总干事,韩庄任青年社组织干事,周仁山、台和中、刘毓凤等骨干分子任宣传、文艺、事务等干事。青年社给每个社员发了社员证,并每人发给《资本论》《唯物史观》《共产主义》等书籍。5月,在省立二中举行了青年社成立大会,吴天长、冀明信分别在大会上讲话,提出青年社的任务是:团结一切爱国青年,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奋斗。平凉青年社成立后,经常组织宣传队,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宣传活动,并举办多种形式座谈会、学习会,学习马列著作,交流学习心得,使广大青年深受教育启发,一些青年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7月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社搬迁至集贤巷一居民院落秘密开展活动,直至9月一些骨干分子被国民党追捕而出走,平凉青年社解体。
4 点燃希望 接续奋斗
中共平凉特别支部成立以后,利用有利时机,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培养骨干分子,秘密发展党员,使革命队伍一步步发展壮大,使平凉民主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大革命失败以后,虽然平凉的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但党在平凉大地上的革命烈火从此燃烧起来。
1929年至1932年间,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谢子长、王世泰、张秀山、崔景岳、蒙定军、辛俊贤等数十名共产党员,利用陕甘军阀混战的时机和与国民党军队的旧关系,先后打入驻陕、甘的各军阀部队内部,打入国民党驻平凉新编十三师、三十八军等部队和地方民团中开展兵运工作,先后发动10余次兵运武装起义斗争,为推动党在甘肃乃至西北革命斗争的发展、创建陕甘苏区和陕甘宁根据地创造了积极条件,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和党中央率领红军陕甘支队长征过平凉,创建以静宁界石铺为中心基点的静(宁)会(宁)地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群众基础。
中共平凉特别支部的成立及其活动,无疑是平凉近现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点燃了平凉革命斗争的火种,促进了平凉人民的觉醒,使人民初步认识和找到了革命的真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平凉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揭开了序幕,奠定了思想和政治基础,在平凉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面对白色恐怖笼罩下的生存危机,早期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们,犹如一个个革命火种,将沉沉黑夜点亮,他们的革命精神传承激励着平凉人民奋勇前行。一代代平凉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领导平凉人民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革命干劲,取得了梯田建设、产业开发、造林绿化、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骄人成绩。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平凉人民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平凉新征程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作者单位:平凉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