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致敬生命“最后的馈赠”

——记高台县“让爱永续”器官捐献者群体

医务工作者代表在纪念园内写下缅怀寄语。

医务工作者、志愿者、捐献者家属等代表在甘肃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参加缅怀活动。 本文图片由甘肃省红十字会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而宽度是无限的,如何能让生命承载的意义更宽广?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突破传统观念的枷锁,以馈赠生命礼物的方式,去挽救他人生命。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用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谢幕,在人生的终点,用自己的器官挽救素昧平生的患者。他们用实际行动,拓宽了生命的意义。

他们就是人体器官捐献者,他们用无私的捐献,连接起逝去与新生,传递着爱和希望。

“我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2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然而,高台县小伙夏宝云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25岁。

根据夏宝云的生前意愿,家人强忍悲痛将他的器官进行捐献。

这是一份来自逝者生命尽头最后的馈赠,也是一场对生命的致敬与接力。

“听话、懂事、能干、乐于助人……”这是夏宝云的人生标签。

“我的孩子很善良,虽然他已经走了近十年,但每次想起他,都会很心痛。”回忆起儿子的点点滴滴,夏宝云的母亲潘金玲止不住的泪水划过脸颊。

夏宝云出生于1988年,生前系高台县新坝镇照二村村民。因家庭生活拮据,为了减轻家庭负担,2003年初中毕业后的他,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去新疆喀什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打工,学得了一手过硬的汽车维修技术。因技术娴熟,助人为乐,团结同事,他当上了维修队长,并把弟弟也带到喀什。

2011年,母亲生病需要做手术,夏宝云便从新疆赶来照顾母亲。手术后,夏宝云先后陪母亲在兰州和武威市肿瘤医院进行了多次化疗。在此期间,他还经常帮助照顾医院的孤寡老人。

“爸、妈,我打算明年和弟弟在新疆包车间、开修车房,到时候把你们都接过去,你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正当夏宝云和全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厄运又一次降临于这个家庭。

2012年初,夏宝云患上了严重的脑神经胶质瘤,先后在乌鲁木齐、武威、北京等地进行治疗,但因瘤体所处位置神经较为集中,无法摘除,只能保守治疗。

在家疗养期间,夏宝云的身体每况愈下。有一天,他对母亲说:“妈妈,我的病治不好了,等我走的时候,把我的器官捐了吧!人死了也就没了,我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听到儿子说这些话的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潘金玲含泪回忆。

“不说这些了,儿子,咱好好看病,妈妈希望你坚强地活下来,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母亲安慰着夏宝云。

虽然不愿提及这个悲痛的话题,但为了尊重儿子的意愿,夏宝云的母亲还是将家人和亲戚召集到一起,说出了儿子的想法。然而,大家都认为这有悖于传统观念,不同意夏宝云进行器官捐献。

2013年9月,夏宝云病情突然恶化,整个人处于昏迷状态。11月10日,已经二十天没有进食的夏宝云突然清醒,开始轻声呼唤“妈妈”,母亲听到后急忙来到夏宝云跟前。

“妈妈,我有话要跟你说。”夏宝云轻轻拉住母亲的手,再次提出了捐献器官的想法,并叮嘱母亲一定不要忘了这件事。“我用不了自己的器官,那就把它捐给有需要的人,这样,我就算不在了,也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说罢,母子俩紧紧相拥,大哭了一场。

“妈妈,你一定要同意啊,只有你同意了,大家才会同意!与其把遗体拿去火化,埋进土里,还不如捐献出来,还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你要理解我的心愿,支持我!”夏宝云一再哀求母亲。

尽管一时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但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母亲和家人还是忍痛与高台县红十字会和甘肃省红十字会联系捐献器官事宜。

2013年12月3日,是夏宝云住进兰大一院东岗院区治疗的第22天,他的身体出现异常……

下午5时许,甘肃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到达医院,与他的家人就器官捐献事宜进行了沟通。弟弟夏亮云表示尊重哥哥生前捐献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的愿望,并在《捐献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了字。最终夏宝云捐赠的肝脏、双肾脏和2个眼角膜,使3名危重患者重获生命的希望、2名患者重见光明。

夏宝云成为高台县第一例人体器官捐献者,他的大爱义举在人们心中悄悄埋下了种子。

夏宝云的大伯索国忠被他的举动深深震撼,一直说器官捐献是一件传递大爱的好事。后来,得知自己身患胃癌时,索国忠便嘱咐家人身后一定要将他的角膜和遗体也捐献出去,用来救治有需要的人、开展医学研究。

2020年5月28日,索国忠病情恶化,生命垂危之际,亲属尊重他的意愿,将他的眼角膜和遗体都无偿捐献了出去,兰大遗体捐献接收站工作人员接受了索国忠的遗体捐献,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索国忠也成为肃南县的首例遗体、角膜捐献者。

“有人替我儿子好好活着”

“那段时间,儿子总是头晕、想吐,起初还以为是感冒了。”在高台县的一个农家小院里,郑文勋的母亲赵玉玲翻阅着儿子的照片喃喃回忆道:“没想到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已经留不住他了……”

1991年,郑文勋出生于高台县黑泉镇新开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生活环境造就了他朴实善良的性格。

走进郑文勋家,虽然房屋简陋,屋内却收拾得干净整齐。从父母口中得知,郑文勋是家里的小儿子,从小就刻苦学习、乐于助人,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还经常参加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

“他爱做好事,大学期间常去献血、参加各种志愿活动,荣誉证书攒了一摞子,还把证书都藏起来,不让我们知道。”郑文勋的父亲郑红英说,儿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总是默默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大学毕业后,郑文勋进入江苏一家企业工作。

“孩子说想在外打拼多挣点钱,孝顺我和他爸。”母亲赵玉玲回忆起儿子,满满的都是心疼。

然而,一场突发的疾病却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2016年10月,郑文勋突然感到头晕、恶心,最初以为是感冒症状,后来症状一直持续,还引发头痛,在南京当地的医院就医时被确诊为胶质性脑瘤。

半年多的时间里,郑文勋的哥哥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一家人东凑西借筹集医疗费,辗转奔走于兰州、北京、南京等地的多家医院,但遗憾的是,郑文勋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

知道自己生命即将终止,郑文勋作出了一个让家人意外的决定——捐献全身器官,挽救他人生命。

“其实孩子早有打算,怕我们担心,当时没说出这个想法。”母亲赵玉玲告诉记者。

捐献出儿子的器官,对父母来说是艰难的选择。

“当时不愿意接受事实,也不支持他的决定。没啥,就是舍不得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父亲郑红英几度哽咽。

但渐渐地,他们被儿子坚定的态度和真诚的话语打动,大儿子也支持弟弟的决定,在郑文勋哥哥的劝说下,最终,深明大义的父母选择尊重和理解孩子捐献器官的意愿。

2017年4月6日,郑文勋的病情突然加重,弥留之际,他再次嘱托家人帮他实现捐献器官的愿望。家人含泪陪他去高台县红十字会做了相关登记。“当时他的意识已经不太清醒了,我们和他一起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谈到伤心处,赵玉玲泣不成声。

2017年4月9日,郑文勋平静离世,年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26岁。他捐献的肾、肝、2个眼角膜,让多位与他素不相识的患者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和光明的希望。

“以前不太了解器官捐献,在这之前,听说高台县有人捐献器官的消息,觉得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赵玉玲含泪说,能救别人,儿子的心愿就完成了,现在总感觉其实儿子并未走远,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

“现在想想,支持儿子的做法是对的,我们不后悔。”“捐出去还能救活几个人,也完成了娃的心愿,我们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就让别人家少些痛苦吧。”翻阅着儿子的照片和遗物,郑文勋的父母语气平静地说道。

清明时节,郑文勋的父母会去甘肃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前看望儿子。“在那里,看到很多人在现场缅怀纪念我们的儿子和其他捐献者时,心里突然踏实了,等我们老了,去不动了,会有人替我们去看他……”赵玉玲动容地说。

现在,郑文勋的父母也会时常通过电视和手机关注器官捐献的相关新闻。对他们而言,受捐者替自己的儿子好好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最大的慰藉。

“希望儿子能以这样的方式挽救更多的家庭”

“我们的家庭已经支离破碎了,希望我的儿子能以这样的方式挽救更多的家庭……”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刘杰母亲的辛酸与大爱。

帅气的外表,灿烂的笑脸,入伍时佩戴大红花敬礼……刘杰的母亲何玉琴一遍遍翻阅着手机相册里儿子生前的照片,照片中这个阳光大男孩已经离开4年了。

出生于1994年的刘杰,生前系高台县合黎镇五三村九社村民。初中毕业后,他去江苏学习理发。几年后,回到家乡参军入伍。

“刘杰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退伍回来后,我们想让他去外边工作,但他主动选择为家庭分担责任,留在家里帮我们搞养殖、送牛奶,忙前忙后……”提起儿子,刘杰母亲眼里噙满了泪花。

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12月28日夜间,刘杰意外摔伤,导致昏迷,紧急送当地医院,经过诊断是重度颅脑损伤。经过多方积极救治,病情一直未能好转,随后进一步发展至脑死亡。2019年1月6日,刘杰被转入兰大一院,经过临床检查、脑电图、经颅多普勒检查,最终还是判定了脑死亡。

“一切都太突然了,他还那么年轻,还有好多事没做。”残酷的现实让家人悲痛万分,无法接受。

“我曾在电视里看到过新闻报道,有不少等待肝、肾移植的患者。我的孩子既然救不了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救别人吧。”刘杰的母亲在巨大的伤痛中,和家人商定后作出了令人钦佩的决定:捐献儿子的器官,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延续生命。

“曾经看到过高台县有关捐献器官的报道,觉得很伟大。刘杰热情善良,是个好孩子。我相信,他会同意我们捐献器官的这个决定。”刘杰母亲说着,语气中透露出一份坚定和安慰。

2019年1月9日,在甘肃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患者家属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经专家评估,患者心脏、肝脏、肾脏、角膜均适合捐献。其信息上传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并匹配到相应受体。

2019年1月11日,在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兰大一院进行获取手术及肝脏移植手术。刘杰捐献的心脏、肝脏、双肾脏、2个眼角膜,使4名患者先后重获新生,2名患者重见光明。经过简短的遗体告别仪式后,他的骨灰被安葬在甘肃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

2019年,刘杰入选“甘肃好人榜”,2020年被追授为“高台县第六届道德模范”。

“有时,觉得他就在跟前,或者去外边打工了。”说话间,刘杰的母亲忍不住泪眼婆娑。

“每当看到跟刘杰同龄的孩子结婚、生子,我的内心就百感交集。但又一想,虽然我的儿子没了,但是他的角膜还在看这个世界,心脏还在这个世界上跳动……他已经走了,就让那些受捐者健健康康地活着,替刘杰多看看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的温暖。”刘杰母亲说。

刘杰的母亲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刘杰的手机号码都一直通着。曾经的战友打电话过来,才知道刘杰已经不在了。4位战友相约过来看望他,还一同去甘肃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缅怀刘杰。

“刘杰是姥爷的希望,孩子不在了,老人一直都不愿提及这个悲痛的话题。但他跟我们说过,将来他去世了,让我们也把他的遗体捐了。”刘杰的母亲坦然地说,将来自己不在了,也会选择捐献器官。如果自己的器官将来能帮助到其他人,那也是她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点滴之水,汇聚成海。关于器官捐献的感人事迹在高台不断涌现。

2018年2月,33岁的高台县合黎镇五四村青年张海龙,因意外交通事故造成颅脑重型损伤,经医院抢救被诊断为脑死亡。他的家人在极度悲痛中,决定将张海龙的器官全部无偿捐献,以救助他人。经过配型,3名患者重获新生。

2019年6月25日,高台县骆驼城镇建康村24岁小伙权文山,因脑出血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按照生前意愿,家人将他的器官进行无偿捐献,4名患者受助重获新生。而他的妻子在丈夫故去的第二天,也默默签下《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注册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

目前,高台县是甘肃省器官捐献人数最多的县。如今,在高台县崇德向善的好人文化引领下,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当地接续传递,讲述着一个个关于生命与希望的温暖故事。

今年,高台县“让爱永续”器官捐献者群体,获评2022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集体提名奖。

截至今年3月,我省累计登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0.3万人,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78例、捐献大器官219个、角膜82对,实现公民逝世后遗体捐献135例。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臧克家的这句诗是人体器官捐献者真实的写照。

记者手记

接续生命之火 播撒人间大爱

李永萍

今年3月24日,在甘肃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内举行的清明缅怀纪念活动中,凝视着纪念碑上232位捐献者的姓名,记者和在场所有人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4月中旬,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高台县这些捐献者的家庭,见到了捐献者的家属,听到他们对亲人的不舍,看到他们坚强地生活,感受他们无私的大爱……

器官捐献者用自己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去点亮另一个濒临绝望的生命,送上最珍贵的“礼物”。正如《生命的礼物》写到的那样:“您最后的愿望是如此的简朴,盲人将重见光明,心脏将再次跳舞,那是您架起的生命之桥,让那些苦苦守候的人,重燃新生的希望,让那些痴痴等待的人,重获再生的力量……”

对于器官捐献者和家属来说,他们用大爱和奉献让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们重获生的希望。这份生命最后的礼物是他们对世界最美的馈赠,他们的伟大和无私,远远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都说生命的消逝是一种结束,但高台县“让爱永续”器官捐献者群体却用另外一种方式让生命延续,他们在生命走到尽头时,以生命接力生命,留下大爱在人间。

谢谢捐献者们,他们用这种安静而温柔的方式,仍“活”在这个世界。

--> 2023-05-17 ——记高台县“让爱永续”器官捐献者群体 2 2 甘肃日报 c86354.html 1 致敬生命“最后的馈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