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悠悠驼铃传千古。
两千多年前,满载货物的驼队踏上古老的丝绸之路,开了古代中国与亚非欧国家贸易往来的先河。
今天,“一带一路”建设让我省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不断扩大,经贸交流与合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今年前4个月,甘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17.5亿元,增长16.3%,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5.4%。
“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了我省对外开放发展的新空间,绘就了与世界互利共赢发展的新蓝图。
开放平台渐成体系
兰州新区综保区封关运营;国际(地区)航空客运航线增至38条;肉类、水果、木材、粮食等指定监管场地(进口口岸)相继建成……
近年来,我省紧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随着开放平台建设趋于完善,我省蓄力发展的方向更加聚焦,取得的成效更加凸显。
兰州新区综保区自2015年封关运营以来,累计实现进出口319亿元,2022年实现进出口77.5亿元,占全省外贸比重从2015年的不足1%提高到13.3%,在全国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中排名连续提升。
2022年,我省兰州、金昌、天水、张掖4个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进出口366.32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2.7%。
2017年以来,我省相继建成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木材、粮食、汽车、活体动物等指定监管场地(进口口岸)。其中,武威木材指定监管场地是全国内陆地区仅有的2个木材指定监管场地之一(江西赣州和我省武威),带动我省累计进口木材50万立方米。
枢纽通道建设稳步推进
甘肃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我省紧扣打造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抢抓政策机遇,持续加力推进,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交通物流格局。
目前,我省已开通中欧、中亚、南亚公铁联运、陆海新通道、中吉乌中亚新通道、兰州-连云港铁海联运等国际货运班列线路,并实现常态化运营。截至2022年12月,我省累计发运2318列、88761车,货重184.295万吨,货值31.516亿美元。
我省积极推进国际陆港建设,兰州国际陆港作为全省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载体,已初步形成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通道畅达的陆港运营体系。武威国际陆港加快建设并运营进口肉类、进境木材指定口岸。天水国际陆港启动建设,计划打造天水国际陆港公路物流中心、铁路物流中心。
国际空港建设起步实施,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顺利开工,嘉峪关国际空港、敦煌国际空港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经贸合作日益深化
近日,庆阳环县某企业生产的25吨冷冻羊肥肠等产品顺利出口阿联酋。今年一季度,我省冷冻羊肉产品出口额达917.9万元,同比增长近4倍,实现首季“开门红”。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开拓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
2022年,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278.3亿元,同比增长23.8%。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比从2013年的38.5%提升到2022年的47.6%。
目前,全省已建成天水苹果、河西地区种子、兰州新型材料、兰州新区石油装备、平凉静宁苹果、酒泉洋葱等6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28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成为我省外贸出口的主阵地。
同时,我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实际投资的境外企业共53家,涉及矿产资源开发、集成电路封装、农业开发、建筑工程、批发零售等行业,累计实际投资额1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