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作为省级气象台,我们关注的是全省天气变化。”眼前这位身材高挑、神情专注的“90后”气象预报员正是中短期预报室的魏栋。4月28日上午,记者见到魏栋时,他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熟悉的智能网格预报岗上分析最新的卫星、雷达、数值模式等气象数据。
2015年7月他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兰州中心气象台预报业务一线,从事智能网格预报和强天气短临预警工作。在中短期预报室,负责全省范围未来十五天以内常规气象要素预报。
“我们这个工作,讲的都是未来的事情,每天分析的都是未来的东西,很有意思的!”魏栋说,他从小就对地理相关知识感兴趣,当初大学报考专业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地球科学学科里的大气科学专业。在他眼中,天气预报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基于未来的一切预测都是有非常缜密的数学物理逻辑,公众所得到的天气预报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利用现代天气预报基石——数值模式预报所得到的。
“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对天气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谈到自己专业的时候,魏栋自信地介绍,我们将大气作为一个近似线性变化的系统,利用表征大气物理过程的一系列方程组、依靠超级计算能力,得到数值模式预报数据,再对数据后处理,预报员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应用,尤其是一些转折性、极端性或高影响天气的预报分析,更需要预报员的专业经验。
2021年,魏栋开始担任中短期预报室主任。“他特别认真,工作起来满怀热情,跟他一起共事安心踏实。”科室同事邸文婧说,他能熟练掌握西北地区以及甘肃各类关键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的演变规律和气候特征,同事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无论他是否在值班,都会积极提供帮助。
2021年,魏栋作为甘肃省气象局航天发射气象保障前方小组成员,被派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驻场11天,实地保障“神舟十二号”空间站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参与天气会商,负责气象数据保障和业务系统维护。
“我在现场真切感受到航天气象保障工作的严谨性,保障工作责任重、压力大。”魏栋说,“很幸运能到现场实地保障和学习,同行专家们的专业水平和严谨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在工作中魏栋坚持业务与科研相结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全国气象信息网络工作优秀个人”“甘肃省技术标兵”和“甘肃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等称号。
在科研工作方面,他参与研发改进的最优百分位多模式融合降水预报方法,已集成于甘肃省智能网格预报一体化平台,是我省最早业务化应用的本地智能网格降水客观预报方法;他利用多种卫星资料研究了西北地区东部强对流系统典型三维结构和云降水特性,为西北地区强对流卫星监测预警提供了相关技术指标。目前,他正聚焦于高原边坡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局地突发强对流系统,利用卫星资料,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开展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方法的研究工作。
魏栋说:“希望自己能在专业领域多做一些更深入的工作,为大家提供更精准的预报和更精细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