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省乡村振兴局:创新走好“七条”路 织密监测帮扶网

近年来,省乡村振兴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局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头等大事和底线性任务,以“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为原则,着力健全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积极探索“3517”工作法(聚焦3个重点、用好5个渠道、落实一户一策、坚持7个不消),做到发现一户、监测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完善顶层设计让政策标准更加清晰。明确防止返贫监测的对象、范围、标准、时效、程序、主体、方法、政策、责任等内容,规范监测对象发现响应、评估核查、精准帮扶、风险消除等环节,织密织牢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防护网,创新推出“一幅工作流程图”,提炼形成“一张政策要点表”,编纂推广“一首监测帮扶口诀”。坚持落实“3517”工作法,构建全省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政策标准体系。同时,每年调整防止返贫监测范围。

聚焦工作重点让机制运行更加高效。突出重点区域,将防返贫任务较重县区和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数量较多、比例较大乡村以及2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作为重点区域。聚焦重点群体。聚焦就业不稳定、收入下降明显农户,新识别和新申请低保、家庭负担较重的农户,新增加的因病、因残、因学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农户,以及通过长时间帮扶返贫风险仍未稳定消除的农户。关注重点问题。落实“六必访”“六必查”,即对大病重病患者家庭必访、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必访、重度残疾人家庭必访、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必访、单亲家庭和失能老年人必访、遭遇重大变故和自然灾害的家庭必访;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必查、有病人住院的家庭必查、供养高中和大中专学生的家庭必查、残疾人家庭必查、突发意外家庭必查、有投诉举报情况的必查。

畅通发现渠道让风险排查更加多元。充分发挥农户主动申请、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社会监督发现、系统数据分析“五个轮子”作用,畅通部门间信息沟通共享渠道,着力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提前找出风险,发布预警提示,指导基层核实,增强监测帮扶工作的敏锐性、预见性和超前性。立足于早、立足于防,在常态化、网格化排查风险的基础上,按照“不少一村、不漏一户、不留死角”的要求,对全省所有农户和8类重点人群开展集中排查。对全省所有享受一类、二类低保的农户和2022年度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范围的脱贫户等重点对象进行专项排查。

简化工作流程让对象认定更加及时。为了进一步简化识别程序,有效缩短认定时间,对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生活陷入严重困难事实清楚的农户,通过绿色通道落实“先行救助帮扶、后履行有关程序”举措。坚持监测对象认定的信息比对与识别程序同步进行,实现动态监测平台数据共享、比对结果共用,对已开展过信息比对的低保对象等,可不重复比对,确保及早发现,应纳尽纳。

落实“一户一策”让帮扶措施更加精准。省乡村振兴局会同农业农村、民政、人社、教育、住建、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对监测帮扶政策逐一梳理归类,培训到村、宣传到户。指导各地对新识别监测对象,干部和农户面对面分析家庭现状和返贫致贫风险,10天内制定好“一户一策”帮扶计划,督促落实帮扶措施。定期不定期开展排摸核实,全面评估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对帮扶措施无法落实或成效不明显的,及时调整完善“一户一策”帮扶计划,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帮扶效果让群众认可,让群众满意。

坚持“七个不消”让风险消除更加稳定。风险消除上,全面落实“七个不消”,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未稳定实现的不消、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或大额刚性支出问题未稳定解决的不消、没有制定并实施“一户一策”帮扶计划的不消、刚落实帮扶措施还没有见到效果或者帮扶效果不明显的不消、虽已落实帮扶政策但整户不具备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不消、有大病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口的不消、没有完整履行“一看二算三核四评议五公示”程序的不消。与此同时,对全省已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进行全覆盖“回头看”,逐户评估帮扶成效和收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对稳定落实了半年以上针对性帮扶措施、家中有劳动力且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大额刚性支出问题得到稳定解决、家庭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当年监测范围的监测对象,按照程序开展风险消除标注;对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的,完善“一户一策”,加大“回头帮”力度,直至风险稳定消除。

推广“一键报贫”让自主申报更加便捷。省乡村振兴局组织技术团队研发并主导推广上线“甘肃一键报贫”系统,主要用于农户申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群众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填写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家庭住址4项信息即可完成申报,流程大大简化,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排查方式短板,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群众反映诉求、干部回应关切最方便、最高效的桥梁和纽带。

--> 2023-04-19 2 2 甘肃日报 c80830.html 1 省乡村振兴局:创新走好“七条”路 织密监测帮扶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