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青岛4月17日电(记者王凯)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下称:中科院海洋所)在重要经济海藻类群江蓠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一种具有特殊精子囊枝的江蓠科新物种,并命名为曾氏江蓠。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藻类学期刊《藻类学研究》发表。
据中科院海洋所副研究员王旭雷介绍,中科院海洋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设计育种研究团队,于2013年至2022年期间,在大连獐子岛到西沙群岛之间的中国沿岸采集了大量标本。其中,在海南岛发现了江蓠科1个新物种,研究人员将发现的新物种命名为曾氏江蓠,以纪念我国著名藻类学家曾呈奎对海洋藻类多样性研究作出的贡献。
王旭雷说,曾氏江蓠栖息在热带海域潮下带珊瑚石或潮间带石沼珊瑚石上,是江蓠科体型较小的物种,藻体平均株高仅1.7厘米。然而该物种发育有特殊的精子囊群,即精子囊群集中分布在特化的精子囊小枝上,该特征与其他江蓠属物种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