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文化记忆】

柳色依依 陌上花开

陈晓红

春和景明,不知不觉间,时光已进入春分至清明两个节气间这一段秀美的日子。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唐朝诗人徐铉在诗作《春分日》中写道:“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这是作者在春分日写下的有关自然物候、时令节物的抒怀作品,其中“春色正中分”诠释了春分节气的含义,因为春分的“分”字正是“平分”之意。

最早在《尧典》中春分被称为“日中”,在《礼记》中被称为“日夜分”;而在《春秋繁露》一书中解释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立弃均而寒暑平”,因此,春分这一天是昼夜等分的日子。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古人在传统上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恰又在春季三个月的中间,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作“仲春之月”,是真正意义上冬季远去,春天的降临。从天文学角度上讲,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从气候角度上看,春分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也就是诗人说的“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的景致了。

在春天的甘肃大地,从陇南山地到陇东、陇西黄土高原,从河西走廊到甘南草原,低纬度到高纬度的阶梯上正在铺开一幅不断推移的柳色依依、陌上花开的春色递进图。清朝的方仁渊在诗作《春分日有感》中写道:“黄莺绕树声犹涩,翠柳含山色渐匀。风日晴和天气好,马蹄踏遍陇头尘。”作者在这里细致地描绘了被春风抚摸过的陇原大地上油菜花、杏花、樱桃花、迎春花等竞相开放的绚丽与旖旎。

在元代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春分三候”的第一候是“玄鸟至”:玄鸟就是体态轻盈的燕子了。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此时的燕子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回到北方来。唐朝诗人钱起在《赋得巢燕送客》中说:“能栖杏梁际,不与黄雀群。夜影寄红烛,朝飞高碧云。含情别故侣,花月惜春分。”意思是说含情脉脉的燕子们在春分之际告别南方、翔归北方的情景。第二候是“雷发声”,第三候是“始见电”。随着春分节气的到来,人们逐渐能在天空见到久违的闪电,听到隆隆的雷声了。唐朝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有:“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的诗句,此时“好雨知时节。”的绵长细雨又开始润泽山川大地了。

二十四节气早在先秦时期就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起始。也就是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来作为正式进入春季、秋季、夏季与冬季的标志。据文献记载,关于春分节气的习俗在我国已经流传了四千多年了,主要有“民间祭祖”“送春牛”“吃春菜”“放纸鸢”和“立蛋”等习俗。

在《礼记》中有“祭日于坛”的记载。在周朝,到了春分这一天,皇帝要亲自带领着大臣们去东边的日坛祭日,以求一年的阳光普照与风调雨顺。“民间祭祖”习俗大约成熟在魏晋时期,人们多会在春分节气期间祭祖。

“送春牛”的习俗来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催耕迎春”的习俗。“催耕迎春”习俗是为了迎接传说中人面鸟身的掌管庄稼收成的神“句芒”的,后来就演变为迎接用土制成的象征农事的土牛了,这个土牛就是春牛。有文献记载,到了唐朝,在北方地区又有了专门在春分日给每家每户送春牛的“春倌”。“春倌”手里拿着用红黄两色纸张叠制、在背面书写了许多吉祥话语的春牛图走进千家万户,也意味着把一年的如意吉祥送到每个亭台院落中,那些吉祥话语就是后来的“春倌词”。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在做“立蛋”试验,其玩法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吃春菜”“放纸鸢”的习俗也是因春天勃发的自然现象和气候特点而约定俗成。清代诗人高鼎在诗作《村居》中写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了一幅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纸鸢漫天的春意图。

总之,春分节气是蕴含着平衡、复苏与希望的节气。

--> 2023-03-31 【文化记忆】 2 2 甘肃日报 c76933.html 1 柳色依依 陌上花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