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盏黄灯亮起,皮影从案头踏上舞台,一双巧手的艺术之灵继续涌动,杆不离手,曲不离口,十指飞动,说、念、打、唱……一场精彩绝伦的环县道情皮影戏开演了。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皮影的设计与演绎,融聚剪纸、古代帛画、壁画、乐器演奏、小调吟唱等形式。环县道情皮影戏是“道情”音乐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是“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民间戏曲,以悠扬激越的道情为曲调,以精雕细刻的皮影为表演形式,是一种集口传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俗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戏剧艺术,已有千年历史。2006年,环县道情皮影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11月,代表中国皮影,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光影绰绰 方寸之间自有乾坤
作为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戏剧艺术之一、中国道情皮影艺术中重要的一支,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在民俗生活中传承不息,是承载和体现当地民俗、风土人情等的综合性民间艺术。
历史底蕴深厚
环县隶属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陇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诞生了环县道情皮影戏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经清末“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等一代人的改革创新,使其更加完善。它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水乳交融,形成了以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华池、庆城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等地在内区域的分布现状。
优美独特的道情音乐唱腔、精湛的皮影制作和表演,使得环县道情皮影艺术独具价值。目前传唱的180余部剧目中,至今还保留着“图”“卷”等古老文化符号,馆藏及民间留存的数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构思奇妙、雕刻细腻逼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戏三次进京演出,获得高度赞誉,并最终发展为甘肃唯一地方剧种——陇剧。
艺术特色鲜明
环县道情皮影戏,在千年历史长河中摇曳生姿,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团体结构紧凑灵活。环县道情皮影戏,也叫“一驴驮”,即一头驴便可以驮着所有的演出器具走乡串户进行演出,简便易行,出入方便。戏班在演出时,以灯光下的“纸亮”或“布亮”为舞台,五六个人便可。他们分工明确,忙而不乱,配合默契,井然有序。
演出道具唯美精致。皮影是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主要表演道具,俗称“线子”,用牛皮刻制,有人物、动物、神怪、大小场景等。造型极为丰富精美,人物造型按戏曲的生、旦、净、丑行当设计,一般为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实丑,体现出头大身小、上窄下宽,手臂过膝的特点。其他殿堂、帅帐、鬼怪、奇禽异兽、花草树木等影件,构思奇妙、形态多样,彰显出中国民间艺术夸张写意的特征。雕刻则借鉴了民间剪纸的传统手法,以线条镂空进行刻画,以阴刻、阳刻区分不同人物性格。在挑线表演时,影人的坐卧行走、翻转踢打、提袍甩袖、腾云驾雾、上天入地、身首分家等动作栩栩如生,能达到“死戏活演”“假戏真做”的艺术效果。
伴奏音乐韵味悠长。道情皮影戏演唱和伴奏的音乐源于道教文化的俗曲道情,为徵调式,有“伤音”和“花音”、“慢板”和“飞板”之分,曲牌体和板腔体并存,清唱伴奏相间,激昂处铿锵高亢,忧伤处婉转细腻,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特别是前台领唱众人合声的“嘛簧”最具有艺术感染力,一唱三叹、曲折起伏、娓娓动听,构成了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一大显著特点。伴奏的乐器主要有渔鼓、简板、四弦、笛子、笛呐、唢呐、甩梆、铜锣、干鼓等,多为艺人自制,造型古朴,音色独特,带有明显的民间特色。
演出剧目丰富多彩。目前全县保存的传统剧目,可分本戏、小戏和折子戏三种,体现着高台教化作用,贯穿着尊贤奉亲、扬善惩恶的朴素思想。大多数剧目都蕴涵着神话色彩,喻示着善恶终有报、公平正义。近年来,环县道情皮影戏也尝试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现状的现代短剧,比如反映新时代婚姻观的《老孟家的婚事》,体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情谊手帕》,反映扫黑除恶的《逆节反然》等。
制作技艺精湛
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独特之处除了其魔术般的表演技巧之外,与其精雕细刻的皮影制作是分不开的。影人的造型、雕刻工艺水平,直接影响着演出效果和视觉美感。环县皮影制作通常经过选皮、制皮、过稿、雕刻、着色、封色、出水、装订八大工序制作成形。
雕刻皮影的选皮至关重要,因陇东地区崇牛贬驴,制作皮影一般用青色透明、润泽而柔软、皮革质细、厚度均匀的牛皮为最佳。接着,以“硬刮”或“软刮”的方式完成制皮。过稿,是将图谱稿样(线谱)放在加工好的皮料即白版下,用“针笔”(针棍子)在皮上划出拷贝的纹样,为雕刻提供准确的图形。雕刻也极为讲究,将画好稿样的皮子用干净潮湿的毛巾或白布包住,俗称“潮皮子”,使松软程度恰如其分,细小花纹先用凿刀凿好,然后再用刻刀刻出其他纹样。接下来就是着色,传统染色法是用皮胶调制石色(硬色)涂染,这种调制的颜色附着力强,不褪色,起到给皮影定型的作用。现在皮影多选用透明色,冷暖对比强烈,颜色相互不加调配,讲究“纯”用,多用平涂手法,正反两面均上同样颜色,使投在“亮幕”上的影像颜色纯正绚丽。最后再封色、出水(熨烫定型)、装订,一件精美的牛皮影件就算完成了。
皮影既可以用来表演皮影戏,也是一件极为精美的工艺品,可供人们欣赏珍藏。
光影写诗 三尺生绢谱写传承
非遗之美,既在传统,也在保护与传承。环县道情皮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绽放出了迷人的色彩。
2004年,环县开展并完成道情皮影田野普查,摸清家底,掌握现存情况,并将普查到的原始资料按照代码进行分类,建立索引目录,确定专人管理;2005年,设计开发“环县道情皮影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了基本信息、日常业务、道情音乐、皮影民俗、剧目剧本、多媒体和实物等8个管理模块,以多层结构式的数据库为支撑,实现了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和数字资料的多功能服务,成为全国较早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县份;制定出台了《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传承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使道情皮影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有章可循。
当地还聚集资源、构建研究体系,发挥民间艺人(道情皮影的传承人)、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各自优势功能,形成了强大的研究、传承和创作一体化的良性发展系统,使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演出内容和方式创新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之间的配合更加有效,为非遗传承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2005年8月,环县成立道情皮影研究会,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名誉会长和副会长,并与高等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成立教学研究基地,形成了四个研究协作群体(皮影民俗、道情音乐、皮影艺术和口传文学)。另外,道情皮影进校园,县城、社区及乡村成立自乐班、庙会演出等形式,激发了人们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热情,坚守了道情皮影原生态保护传承阵地。
为储备传承力量,2006年、2008年、2018年和2020年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分别组织申报了四批县级传承人,并根据要求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传承人,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四级传承人体系。道情皮影艺人史呈林、高清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史呈林,自幼喜爱道情皮影戏,7岁随父史学杰学习演唱,博闻强记,博采众长,16岁即能挑线演唱。1987年秋,史呈林等6人组成“中国甘肃民间道情皮影艺术团”赴意大利进行访问演出,使环县道情皮影艺术第一次走出了国门,向世界展示了它的神奇风采和艺术魅力,被国外友人誉为“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为使古老的环县道情皮影艺术走向大众,史家班还参与了影视作品《望长城》《岁月不流逝》《重读大黄河》《中国丝绸古道》等的拍摄。
除此之外,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积极创办研究专刊,积累传播保护成果,还通过改编和新创剧目,拓宽演出形式和演出市场,为保护传承非遗项目做出有效尝试。2008年至今,已编印出版相关研究刊物和专著共计20多部;出版《环县道情皮影新创剧目选编》15辑、100余本本戏,创排新剧目20余部,进一步推动了环县道情皮影艺术的保护研究、活态传承。
光影流转 千年艺术融入生活
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提炼适应时代需要的思想精髓与审美特质,建立与时代精神的共鸣,让传统文化资源焕发生命力、发挥新作用。
近年来,环县传承与创新并举,采取“相对独立,双轨运行”的做法,启动实施了皮影产业开发“八个一”工程,先后成立了文化产业开发办公室和产业协会,至今从业人员达到了800余人,文化产业开发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凝聚民族精神。
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表征和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依然生命沛然、生机盎然。“环县道情皮影保护试点工作成果展”“环县精品皮影展”等面向大众,展现非遗保护成果;国内外多个电视节目相继在庆阳取景拍摄,黄土高原风情和道情皮影艺术通过荧屏走进千家万户;自2020年启动的国家重点出版基金项目《环县道情皮影》,目前第一期工作已全面完成。
自1987年首次出国访问演出以来,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团已19次应邀出访演出,极大地提升了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向海外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受光影的故事跨越时空,千年的岁月流转仿佛刹那间。黄土高原上珍贵的文化遗产,诠释着农耕文化的典型形态,记述着甘肃人民心灵的歌唱和记忆的永恒画面。着眼未来,我们要加强环县道情皮影艺术系统性保护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非遗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提供重要精神支撑。
本版文字、图片资料由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提供,本版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