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2月15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发布5项入选2023年第一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秦帝国时期大型建筑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成果入选,这是继甘南夏河县白石崖溶洞遗址、武威天祝岔山村墓葬、平凉灵台桥村、庆阳南佐遗址、天水张家川圪垯川遗址之后,我省第六个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考古成果,也是今年首个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考古成果。
除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外,入选2023年第一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其余4项分别为:河北尚义四台遗址、云南晋宁古城村遗址、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遗址和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这5项重要考古成果,揭示了从距今上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丰富的文化遗存,是中国史前文化与社会发展、国家礼仪与祭祀制度、手工业技术、都城建筑营造的生动体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历史成就,也再次证明了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各区域文化的交流互动和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绵延不断、多元一体的特质。
2020年至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四角坪遗址开展了系统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四角坪遗址坐落于礼县县城东北四格子山顶部,海拔1867米,原有山顶被削平,形成面积约2.8万平方米的山顶平台,勘探发现平台外围有夯土墙环绕,内有大量夯土建筑基址。四角坪遗址建筑群以大型夯土台为核心,已发掘部分主要由中部方形夯土台基、土台四边正对的四组附属建筑以及四角曲尺形附属建筑组成,各方向对应位置的建筑,平面及柱网布局一致。中部夯土台基边长约27.8米,土台中心有一边长为6.5米的方形半地穴空间,土台四边各连接两处踏道,有柱洞紧靠台缘,四周环绕散水。中心夯土台四面中部分别对应四组附属建筑,现存相对的两个近方形夯土台,土台边缘环绕柱洞和柱础石,二者共同被一圈散水包围。中心夯土台四角分布曲尺形夯土台基,同样由散水包围,台基边缘环绕柱洞及柱础石,台基上散布零星的柱础石。附属建筑以夯土墙相连,并分隔出多个院落将中心土台围合。出土遗物主要以建筑用材为主,包括云纹瓦当、绳纹瓦件、回纹地砖、空心砖、陶水管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侯红伟表示,如此规模、规制的建筑群在国内同时期考古发现中相当罕见,推测为秦帝国时期大型礼制性建筑,是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标志之一。
据文献记载,秦始皇在东巡之前,曾在统一全国次年进行过一次西巡,所到区域为秦的北地郡(今甘肃平凉、庆阳地区)与陇西郡(今甘肃天水、陇南、定西地区),礼县地属秦陇西郡,亦在巡视范围。四角坪遗址建筑层级分明、秩序井然,整体呈典型的中心对称格局,其形制、建筑材质及制作工艺均有别于日常生活的建筑空间,体现出较强的礼仪性,很可能与始皇帝西巡有关。该遗址对研究秦代政治、礼仪制度及建筑历史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