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走进代家庄

杨小梅

代家庄是龙门乡西部山区一个人口不到三百的小村子,而龙门乡又是平凉市灵台县最西端最偏远的乡镇。

代家庄幽居深山,沿寺峪川河紧靠绵延不绝的青山呈带状分布,地域跨省、跨县域,犬牙交错。当地人说,代家庄一脚跨两省,一步走两县,虽僻远,但极畅通,又因为代家庄依山傍水,气候温润,人少地广,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早些年大塬上人多地少粮食紧张,好多塬上的人就拉家带口来代家庄入了户,过起了日子。过着过着,人越来越多,姓越来越杂,代家庄就此便繁盛了起来。

后来,打工潮起,村子里的年轻人按捺不住,走出山去寻找另外一种生活。留在村子里的人,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或是留守儿童,劳力跟不上,大量的山地撂荒了,路上的草长得比人还高。长年累月看不到儿女的村民们,懒得收拾屋子、侍弄庄稼,日子就慢慢过荒疏了,代家庄成了龙门乡名副其实的贫困村、落后村。

代家庄的改变,源于两任村支书“父子接力”,父亲病倒了,儿子回乡接力,他们带领村民修渠引水,架桥铺路,集资拉电照明,建校办学;还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业,改善人居环境,代家庄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漂亮的代家庄就长在山窝窝里,风动云动,四季流动,出落得像一位标致的女子,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就是她的青丝和花冠,清凌凌、蓝莹莹的寺峪川河就是她的霓裳,牛羊成群人丁兴旺的好日子就是她的心跳和呼吸。代家庄在大自然的滋养下,在爱她、建设她的人的共同呵护下,成了远近有名的天然氧吧、绿色家园。

适逢假日,便邀朋友一起去代家庄看看。刚到村口的文化广场,我们的目光就被漂亮的太阳能路灯、气派的乡村舞台吸引。舞台上,有三两小孩在嬉戏打闹,舞台下,堆放着小山一样金灿灿的玉米棒。村部就在广场边,院内红旗招展,松树青翠。广场边的绿化带里,各色花儿开得繁盛、热闹。天上飘着细细的雨丝,洗得路面跟镜子一样。依山势而建的村落,青砖黛瓦,绿树白墙,其间鸡鸣狗吠,牛羊成群,有几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俨然一幅山水画卷。

正思忖间,村文化广场旁的小路上走来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农妇,边走边招呼我们,朋友说这是她表婶。表婶快人快语,说话间就端出一大碗干核桃让我们砸了吃。不多会儿,表叔放牛回来了,又是端茶倒水,又是给我们砸核桃,亲热得很。

表叔六十多岁,很清瘦,很干练,脸上一直挂着笑,说他养了4头牛,一年卖4个牛犊子,还放着十几只羊,一年光养牛就收入三四万呢。

表婶说,他们的儿子在毗邻的梁原乡街道买了房子,娶妻生子,女儿嫁给了来代家庄搞资源勘探的河南小伙子,日子过得很不错,隔三岔五就回来看他们,啥事都顺心着呢。

我们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一本笔记本,封面写着表叔的名字,里面整整齐齐地记着学习笔记,我很好奇他这么大年龄了还在学习,而且学习笔记记得这么工整!他说他是老党员,以前是村上的文书,现在年龄大了,学习习惯还没改呢,再说了,现在的惠农政策这么好,不学习就真落伍了。

表叔家堂屋隔壁的粮房里,整齐地摆放着两个白色的一人多高的防鼠粮囤,囤里装满了小麦,盖着盖子,取粮时只需抽开下面的开关,粮食就流出来了。以前的粮囤,取粮时需放把木凳,爬上囤顶,一簸箕一簸箕取出来装进口袋里,加之老鼠糟蹋,庄户人吃尽了苦头,眼前这个既方便又安全的粮囤,一定是庄稼人心里最爱的吧!表叔说,这是政府发的防鼠粮囤,还发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

暮色四合,炊烟升起,牧归的牛铃声自村头响起,有村民站在门口长声呼唤牛羊归圈。回望代家庄,心里装满了喜悦,这个几代人不屈不挠付诸努力的地方,这个倾注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满腔热忱的地方,必将成为梦想能够抵达的绿色家园。

--> 2023-02-17 2 2 甘肃日报 c67798.html 1 走进代家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