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公众预防性消毒指南

为科学指导公众做好日常预防性消毒,掌握基本消毒知识和技能,正确选择消毒产品和消毒方法,提高卫生健康素养,本期《生活》将为大家讲解相关知识,强化预防意识。

基本原则

1.家庭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2.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消毒,不对室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3.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进行消毒。

4.不使用高浓度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

5.不对水塘、水库等环境投加消毒剂。

6.严格遵循消毒产品说明书使用,严禁超范围使用。

主要方法

1.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铵盐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也可采用简单安全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

2.手部卫生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的水下洗手。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选用速干手部消毒剂,或直接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醇类过敏者,可选择季铵盐类等有效的无醇消毒剂。

3.室内空气消毒

室内空气以通风换气为主,无须进行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如需空气消毒,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情况下,还可用紫外线或其他安全有效的方法对空气进行消毒。

家庭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日常情况下,家庭无须进行消毒,每日做好居家环境的清洁卫生和自然通风,衣服、被褥需经常清洗、晾晒。如确需预防性消毒,遵照以下方法:

1.物体表面

桌椅、床、洗脸洁具、家具等一般物体表面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擦拭或喷洒消毒,或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2.餐(饮)具

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清洗后,煮沸或蒸汽消毒15-30分钟,或采用消毒柜等消毒方式,也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3.洁具

洗手池、马桶等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500mg/L二氧化氯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喷洒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洁去除残留。

4.地面、墙壁

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5.纺织品

毛巾、衣物等纺织品可用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

根据不同场所和环境等污染风险特点,分类使用不同的消毒剂、消毒浓度和消毒方式。对运行中的商超、宾馆、农贸市场、学校、交通工具(站点)、办公楼宇、建筑工地、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和单位,每天至少开展2次预防性消毒,重点对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环境物体表面加大消毒频次。已关闭的场所,在开业运行前要进行预防性消毒。

1.物体表面

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擦拭或喷洒消毒;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也可用1000mg/L的季铵盐类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或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2.餐(饮)具

公共场所应加强餐(饮)具的消毒,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清洗后,煮沸或蒸汽消毒15-30分钟。或采用消毒柜等消毒方式,也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3.洁具

对公共卫生间的地面、洗手水池便器等可用250-500mg/L二氧化氯或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洁去除残留。

4.垃圾桶、垃圾存储点

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定期对垃圾桶、垃圾暂存点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有效氯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

5.工作服等纺织物

工作服、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可根据实际需求,定期洗涤,消毒处理。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6.地面、墙壁

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擦拭或喷洒消毒。

管控区,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的预防性消毒

1.封控、管控区内,重点对小区内核酸采样点、防疫物资保障场所(点)、垃圾储存点、快递集散点等区域环境开展预防性消毒,垃圾和污水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处理。

2.成片老旧小区如环境卫生较差,开展消毒时可适当提高消毒剂浓度,以保证消毒效果。

3.家庭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同时做好室内开窗通风。

4.合理设置快递物品的集中消毒区域。对零星送达的快递物品,在集中消毒区域设置置物架,按规定对快递物品外包装及置物架进行喷洒消毒。对批量送达的快递物品,划定专门区域集中卸货和消毒。

注意事项

1.选择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

2.用于低温消毒的低温消毒产品使用说明书应有相应低温使用范围。

3.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戴口罩和戴手套等。

4.消毒剂有腐蚀性和漂白作用,怕腐蚀、褪色物品,消毒后应再用清水清洗,去除残余消毒剂。

5.表面污物会影响消毒效果,消毒前应做好清洁。

6.消毒剂应保存在干燥、避光、通风的环境下,应避免放置儿童可及处。消毒剂只可外用,不可内服。

>>相关链接

生活中的小物件如何消毒

生活中的一些小物件,比如手机、钥匙、钱包……这些应该怎么消毒?一起来了解下!

手机

用棉签蘸取医用酒精轻轻擦拭手机,就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手机壳也要清洁。

钱包、手提包

钱包、手提包可以在每次回家后,用医用酒精进行喷洒、擦拭然后悬挂晾干。

钥匙

可以在洗手时用药皂一同清洗,注意不要把手机、钱包、钱币、钥匙等放在一起,以免相互污染。

毛巾

毛巾等日常耐湿、耐热之物可煮沸30分钟消毒,也可用稀释好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水杯等餐饮具

可用沸水蒸20分钟或煮30分钟来消毒。

键盘和鼠标

要定期进行消毒,用抹布擦拭干净键盘和鼠标的表面,再蘸上医用酒精进行擦拭,最后再擦干。注意布不能太湿以免键盘进水。

居家消毒须知道

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不合理的消毒方式却可能危害健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消毒的正确方式。

家中每天都需要进行消毒吗

家庭防护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

如果所在小区无新冠病例,家中没有外人到访,也没有自我隔离的疑似症状,那么做好日常清洁,无须每天都消毒。

建议家内保持通风和环境清洁,外出回家后第一时间洗手。

不合理的消毒方式不仅起不到杀灭病毒的作用,反而可能会造成对身体或环境的伤害。

消毒剂是否浓度越高越好

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都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消毒剂应该按照说明书标签进行稀释后使用,消毒使用酒精应选用75%的浓度。

强效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甚至有引发器官、组织受损的风险。

不同类型消毒剂可以混用吗

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

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产生的氯气,会刺激并损坏呼吸道,当浓度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

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

免洗手消毒液能否替代流动水洗手

免洗手消毒液含有杀菌成分(以醇类为主),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但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

如果有条件,尽可能还是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洁指尖、掌心、手腕各个部位。

餐具用开水烫一烫可以消毒吗

家用餐饮具等可用沸水消毒10分钟。餐饮具一定要全部浸没在沸水里。餐饮具清洗消毒后,存放时要注意保持干燥。

消毒剂用完能不能随手放

化学消毒剂多属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物品,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应放置于避光避热的阴凉处,确保儿童不易触及。用于消毒的抹布或其他物品,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放通风处晾干。

每次购买消毒剂不宜过多。存放消毒剂的容器必须有封闭盖子。单瓶包装不宜超过500毫升。

家庭常用消毒剂,你用对了吗

1.醇类消毒剂(如75%酒精等)

适用于手部、皮肤、手机、钥匙、遥控器等小件物品的表面消毒。

提示:对酒精过敏者慎用醇类消毒剂。不可大面积喷洒醇类消毒剂,以防发生火灾事故。

2.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剂等)

适用于桌椅等物体表面(擦拭)、地面(喷洒、托)等消毒;用于小件物品的浸泡消毒

提示:常用的居家消毒剂质量浓度为250-500毫克/升。

含氯消毒剂不可与其他清洁剂混用。

严格根据产品说明注明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性检测结果使用。

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远离火源。

3.餐具煮沸消毒法

应先将物品清洗干净;易损坏的物品用纱布包好再放入水中,以免沸腾时互相碰撞;盘碗等应垂直放置,以利水气的对流。

提示:消毒过程中,水应保持连续煮沸,中途不得加入新的污染物,否则消毒时间应从水再次沸腾后重新计算。

4.衣物和空调消毒剂

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消毒操作。

消毒细节知多少

1.卫生间清洁盲区,定期给地漏补水,不要往下水道倒消毒液、投消毒片。

2.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防止液体飞溅。

3.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否则可能引起爆燃。

4.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的腐蚀性很强,对人体也有刺激。使用消毒剂半小时后,应使用清水进行环境物表的擦拭。

5.消毒时间必须充分,消毒剂需要有一定的作用时间才能有效,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

6.大量吸入可挥发性消毒剂要迅速从有害环境中撤到空气清新处,更换被污染的衣服,清洗手和其他暴露的皮肤。如大量接触或有明显不适的要尽快就医。

个人防护“七个要”

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防控工作依然不能放松,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醒大家增强防护意识,履行好个人防疫责任,共同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双手要常洗常消

手脏后,要洗手;做饭前,餐饮前,便前,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要洗手或手消毒;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做清洁后,清理垃圾后,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更是要随时进行手部消毒。

口罩要规范佩戴、安全存放并及时更换

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核酸检测等健康检查时,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收取快递时,乘电梯、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就医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应杜绝熟人之间摘下口罩一起聊天、抽烟,口罩只遮掩口部、露出鼻孔透气,口罩没有和面部“严密”贴合、鼻夹没有压实,一只口罩长时间使用以及用棉布或海绵口罩替代医用口罩等不规范行为!

同时,口罩需及时更换,疫情期间建议4-8小时更换一次口罩(尤其是社区工作人员,不建议反复使用)。离开风险场所时、在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近距离接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佩戴的口罩,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过的口罩,当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立即更换。

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随身携带口罩包装袋时,口罩朝内对折放置在包装内。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取下口罩时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外边(蓝色一面),对于要丢弃的口罩,如果在医疗机构,请直接投入医疗废物垃圾袋中。平时,对于疑似患有传染病的民众,应在就诊或接受调查处置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交给相关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对于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的民众,或接触过此类人群的民众,推荐将口罩先丢至垃圾桶,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后,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如无消毒液,也可使用密封袋/保鲜袋,将口罩密封后丢入垃圾桶。对于普通民众,因风险较低,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入垃圾桶。

社交要有距离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纸巾不乱丢。

疫情期间,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喜宴丧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不混用餐具,夹菜用公筷,尽量分餐食;食堂就餐时,尽量自备餐具。

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购物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居家要常通风做好清洁消毒

提倡勤开窗通风,每日开窗通风 2-3次,每次20-30分钟。温度适宜时,可使窗户常开。

日常保持房间整洁。处理进口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饮具,要及时做好清洁消毒。收取快递时,用75%的酒精或含氯消毒剂等擦拭或喷洒快递外包装,拆封后及时丢弃外包装,并做好手卫生。空调使用前,要对空调壁挂机过滤网、蒸发器表面、进出风口进行清洗和消毒。

马桶冲水前盖马桶盖,经常开窗或开启排气扇,保持存水弯水封。定期清洁消毒厕所内洁具和地面,表面有脏污或霉点时,要及时清洁消毒。

作息要规律

加强身体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做好每日健康监测,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核酸要配合

按要求配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本土疫情处置中的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疫苗要接种

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种疫苗,做到“应接尽接”,保护个人健康。

(本版编辑综合整理)

--> 2022-12-06 2 2 甘肃日报 c54078.html 1 公众预防性消毒指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