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下一篇

【健康关注】

提高疫情防控科学性有效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发布以来,各地迅速贯彻落实,细化执行方案,开展政策培训,加强社会动员,结合自身实际,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问: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是否会带来疫情防控的漏洞,造成隐匿性风险?

答:取消对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对这类人群不再集中隔离,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调、隔离等防控资源和服务保障资源。需要强调的是,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时,各地对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检测、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检测阳性以后,在第一时间进一步开展密接者的调查和管控,一环紧扣一环,对工作要求反而更高了。这些调整要求我们在防控工作中要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流调和风险研判,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防控措施要落到实处,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把有限的防控资源用在最重要的防控工作上,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问:二十条措施中提出,要制定新冠肺炎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如何理解“分级分类”?目前是否有一些短板需要补足,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方面?

答:疫情发生后,国家从三个方面加强能力建设和对患者的分级分类救治。第一,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要求各地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定点医院要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的床位,同时对于重症的监护单元也就是ICU要加强建设,而且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通过定点医院的建设和提高救治能力,满足普通型重症、危重症和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的救治,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救治水平和质量。第二,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要求各地要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依托现有的一些大型场馆,比如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提前做好方舱医院的准备,比如电线、相关基本设施布局、物资的准备,包括信息系统的准备,同时还有一个要准备的就是医疗医护力量,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能够使得方舱医院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能够尽快地收治患者。什么样的人进入方舱医院呢?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就是无症状感染者,还有一些轻症感染者。建设方舱医院实际上是最大限度减少对日常医疗资源的占用,统筹好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与日常的医疗服务的保障工作。第三,要持续加强发热门诊的建设。发热门诊是发热患者进入到门诊之后甄别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场所。我们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而且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的患者要尽快甄别,若是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进行救治,真正实现“四早”,也就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二十条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医疗资源的建设,这也是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实际,为了更快更好更高效地处置疫情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日常的医疗服务保障,坚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问:二十条措施中对规范开展核酸检测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无论是防控方案的第九版,还是二十条优化调整措施,都对常态化核酸检测和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地要基于疫情风险,科学精准组织开展核酸检测,“既不能层层加码,也不能随意减码”。一是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主要是严格落实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做到应检尽检,确保高质量、符合频次要求的核酸检测,不得随意不检、漏检,也不能擅自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二是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要求。发生本土疫情后,要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如果当地疫情仅有零星的感染者,传播链条清晰,在没有社区传播风险的时候,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的区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没有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以停止全员核酸检测。三是公共场所查验核酸检测证明的有关要求。为有效防范疫情扩散蔓延,跨区域流动人员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抵达目的地后要按照属地要求进行“落地检”,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问: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的“落地检”是否会常态化?

答:推行“落地检”的防控措施是指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公路省界服务区、港口等地设置核酸采样点,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面向跨省的流动人员提供的核酸检测服务,引导人员每到一地主动进行核酸检测。“落地检”措施,是为了推动防控关口的前移,严防跨区域疫情的传播扩散。各地对于及时发现来自高风险区的风险人员,做到跨区域疫情传播的早发现,避免引起本地关联性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落地检”措施并不是与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要求相悖,而是在当前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全国本土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推行的,通过“落地检”可有效防范流动人员在旅途辗转中可能被感染等诸多不确定风险,对于现阶段疫情防控是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稿件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 2022-12-01 【健康关注】 2 2 甘肃日报 c53284.html 1 提高疫情防控科学性有效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