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穿上球衣,系好鞋带,16岁的王斌博迈步走向球场。回想起上小学时第一次参与足球联赛的情景,她少了一分竞技前的紧张,多了一分实现梦想的笃定,现在的她已经是一名职业足球选手。曾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就读,不仅给她留下难忘的童年回忆,更为她的人生之路埋下了一颗珍贵的梦想“火种”。
已有百年建校历史的七里河小学,近年来坚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创新开发“七色花”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近日,甘肃省教育厅公布2021年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申报的教学成果《素养导向,资源优配:高校与社会专业力量协同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的十年探索及实践》荣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自2011年起,七里河小学大力引进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社会团体等多方社会力量资源,为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体育特色课程,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持健康体魄,普及大众体育、推动专业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让每个孩子拥有健康体魄,拥有坚强意志品质,懂得团结协作,学会面对失败挫折,在荣誉中找到自我价值……”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总校校长王俊莉说,“我们希望借助多方专业力量资源,凝聚教育合力,把培育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贯穿体育教育全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孩子们在体教融合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此,11年来,七里河小学通过与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各类体育协会、民间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生家长等开展“高小”“俱校”“协校”“民校”“家校”五种合作模式,将优质的专业教师、资深教授、教学名师及退役运动员等丰富优质的体育专业资源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特色社团中,实现教学互评、课程互联、人才互通的“五校联合”小学体育教学协同育人社会网络。
“2011年以前,学校只有5位体育教师,足球场套用篮球场,体育教育基础一直较为薄弱。”七里河小学体育组组长孟相任说,“近年来,学校狠抓体育教学质量,不断引入优质师资力量,现在已有21位体育教师,发展包括足球、田径、跳绳、桌式足球等14个类别的社团活动。”
“学校开展足球联赛、桌式足球联赛、篮球联赛,让大多数学生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且围绕各种联赛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赛事,如‘手工足球、篮球制作大赛’‘足球、篮球摄影比赛’‘足球、篮球绘画比赛’‘我爱运动征文比赛’等,让平时只有少数同学参与的体育运动,变成了全员参与的体育大会,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原七里河小学体育教师、华林路第一小学副校长李威辰说。
资源共享,合作互助,体教融合发展也为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专业的运动队伍始终需要新鲜血液的不断输送。今年1月,我们与七里河小学开展合作,不仅为我们俱乐部解决了场地、丰富了生源,更为全市培育体育后备人才、运动员梯队建设奠定了基础。”兰州英泽足球俱乐部负责人李鹏说。
经过11年的探索、实践和积累,七里河小学学生体质得到明显改进,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该校学生体质健康良好以上人数从开展创新实践前的41%上升至69%;学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多名教师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