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金秋时节,自定西市区出发,过安定区巉口镇,沿着定靖公路一路前行,不一会儿,路旁一个蓝色的指示牌提醒:将台村,到了!
车辆缓缓驶入,整齐划一的民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户户连通,文化广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房前有园,屋后花开……在绿树鲜花的映衬下宛如画卷,文明新村的气息扑面而来。
自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沐浴着政策的阳光,安定区鲁家沟镇15个村433户2039人分批搬迁到将台村,开启新生活。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将台村迈出稳健的发展步伐: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村集体经济从空白到每年稳步增长……实现了组织强、产业兴、群众富、村庄美的可喜变化。
2021年,将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万元,全村“五星级文明户”和“党员示范户”创建比例均达到95%以上。
433户搬迁群众的新家园
住着40多年的土坯房,走的烂泥路,喝的水窖水,交通不便、条件艰苦……
若在几年前,搬家的事赵桂香想都不敢想。
鲁家沟镇流域面积较大,但山区村和川区村在地理与自然条件上有着天壤之别,山区各村交通不便、住房简陋、生活困难,群众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赵桂香一家就是典型的例子,她之前生活的罗川村是鲁家沟镇一个偏远的山区村,距离乡镇20公里路,条件艰苦。“在山上住,没有一样方便的。”赵桂香说。
在安定有个俗语“好山比不上烂川”。谁都知道搬下山才是出路,可是没地、没钱、没政策,咋搬?用将台村党支部书记彭名海的话就是“几乎不可能!外村的,要在川里盖房子安家,村里这关就过不了”。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如何改变这样的情况?易地搬迁迫在眉睫。当地党委政府把目光放在将台村上。
坐落在北峦山下的将台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引洮供水一期灌溉工程通水后将干旱的沿河川地全部覆盖,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2013年在安定区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下,鲁家沟镇党委、政府决定用5年时间将分散在各村的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到此,经过认真谋划和多方征求意见,全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选在了将台村。
2014年底,赵桂香一家成为第一批搬迁群众,从西边山沟的罗川村搬下来,住进了小洋楼。如今,赵桂香对搬出来的幸福生活很是满足。
“用的自来水、天然气,硬化路通到家门口,环境好得跟城里一样。”赵桂香说,“党的政策好,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395号小院是村民赵斌的家。一间客厅套着三间卧室,整洁的地板光亮耀眼,茶几、写字台一尘不染,新式吊灯、窗帘、衣柜,一应俱全。
“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我几乎没花一分钱。”讲起了自家的新生活,55岁的赵斌有说不完的话。
赵斌原来的家在距离将台村15公里外的山顶上,全家6口人住在一起,条件艰苦。2016年,赵斌一家被列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
“政策特别好,国家人均补助32740元,我家6口人,补助了近20万元。”赵斌说,2018年,一家“挪出了穷窝窝”,搬进了新家。
2013年以来,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央企新兴际华集团的定点帮扶下,将台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共安置鲁家沟15个村433户2039人。
说起建设将台新村的前前后后,彭名海如数家珍。
他说,新村的设计可费了一番周折和心思,请了专业的设计师,也参考了周边地区新农村的设计方案,最后采用的方案,既注重外观规整大方、体现现代民居风格,又不超过村民经济负担能力。
按照农户家庭人口多少,设计了三种房屋形制,二层小楼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每栋楼都有独立小院。村里还配套村务活动、医疗卫生、便民服务三个公共服务中心。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种了半辈子地,搬了家怎么生活!”起初,赵桂香还放不下家里的40亩地。宁可跑20公里路,也要顾着山上的地。
“年年种年年赔。”赵桂香叹了口气,山区的地,广种薄收。
几年时间,村里各种合作社兴起,家门口有了大量务工机会。4年前,赵桂香开始到村里的花卉育种基地务工,去年把自家山上的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又多了一份收入。
甘肃天茂盛花卉育种基地,就是赵桂香工作的地方。把苗木放进黑色的营养钵,用铁锨铲进泥土,固定好后埋入大棚的地里排列成行……她和10余个农户正在进行移苗工作。
“老了老了,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我们老两口随便花花,够了!”说着,赵桂香手上的铁锨挥动得更有劲了。
和赵桂香一样,在山里的时候,费淑梅一家经济来源主要是种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现在的收入,不光一家人花销绰绰有余,还能存下一些。那个山沟里,再也不去了!”掰着手指头算着家里的收支账,费淑梅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如今,在产业基地务工,她每个月收入3800元左右。
将台村海阔番茄制种基地里,成片的日光温室内泛红的番茄果实挤满了枝头,煞是好看。
“我今年58岁了,在基地干活每天可以赚100元,还能照应上家里。”正在基地采摘番茄的将台村村民董仲琴说。
乐业才能安居,只有发展和完善后续产业,才能使每个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抢抓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定点帮扶战略机遇,将台村高效利用引洮灌溉水资源,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将万亩旱川地发展成为集蔬菜制种、苗木培育、畜禽养殖为一体的高效农业绿色产业长廊,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使搬迁区成为安定区北部产业园核心区。
大棚蔬菜、花卉育苗、制种繁育、牛羊养殖……18个现代化农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5分钟务工圈初具雏形。
“全村耕地有7811亩,其中4000多亩都流转了出去。”彭名海介绍。
洮河水来了,川区的地都流转出了好价钱,怎么在山区高标准农田上利用好洮河水,让其发挥最大效用?
在将台村海拔1850米的千亩引水上山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示范区,马铃薯所需的水和肥料以最佳的配比通过滴灌带输送而来。
这是定西市安定区沃土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引水上山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示范区。
合作社负责人赵权武介绍,利用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示范区实现了节地10%,节肥30%,节水40%,省工50%以上。
去年十月收获时节进行测产,示范基地种植的马铃薯平均亩产2735公斤,对比大田里亩产560公斤增产2175公斤,增产近四倍。
彭名海介绍,如今的将台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设施高效农业为主体,种养结合为主导、花卉育苗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村民人均纯收入从十年前的不到3000元,增加到2021年的1.15万元。
村里有个好支部
“他把垃圾扔到了我家的洋芋地里!”中午,将台村文书韦艳丽接到村民电话后,就忙着赶到将台村四社的村民家中调节矛盾。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劝说调解,双方互相谅解、矛盾解除。
“以前有矛盾,村民很少找村干部。”彭名海说,如今,村民对村“两委”的信任度高了,干群关系良好,矛盾能够得到及时化解。
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支部。人数多且来自不同村,搬迁之初,管理也着实让村“两委”没少头疼。
“最重要的是让村民融入。”彭名海说。配备公益性岗位、开展政策宣讲等活动……村民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改善提升,还源自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不断提升。“2016年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有心无力,给村民办不了啥实事。”彭名海说。
后来,借助政策春风,帮扶资金注入合作社分红的同时,村“两委”持续盘活村集体资源,如今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
这几年,村里维修道路、植树造林、举办文艺活动都有了支撑……今年以来,将台村开展各类文体活动6场次,在端午节开展了关爱服务和送文化下乡活动,参与人员达550人。
为了营造舒适、优美的环境,将台村进一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成占地58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一处、2000平方米的党建文化广场和党建文化长廊一处,实现了支部办公有场所、党员活动有阵地、群众办事有窗口。
此外,将433个搬迁农户划分为7个村民自治网格,每个网格推选出一名网格长,主要负责网格内村民的相关事务,如日常民事代办、金融服务、政策宣传等。对农户家中出现的水、电、天然气故障等,及时排除处理;对留守家庭、老弱病残等提供上门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对安置点群众的就业、管理等服务保障工作,今年3月,将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将台社区居民委员会,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培育文明乡风,强化社区治理。
通过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搭建志愿服务平台,让群众知晓社区事务、参与社区治理,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群众自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让志愿服务助力社区治理。
同时,制订《将台社区居民公约》《将台社区人居环境公约》等居民公约,并选聘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年轻有为的2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和3名网格员加强对社区环境卫生、民生保障、矛盾调处、便民服务等日常管理,村里逐渐形成了“爱护环境,呵护社区”的良好风尚。
如今,支部强、民心聚、成效好的党建引领新风尚在村里蔚然成风。“咱们村有个好支部!”村民们赞不绝口。
2021年,将台村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