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兰路街道党工委以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为抓手,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执行力、聚合力、亲和力,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进而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
聚焦重点难点,提升执行力
“多亏街道和社工委委员们的协调联系,我家的房本终于下来了!”长期以来的烦心事得到解决,建兰路街道良安小区的居民们感到万分欣喜。
自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开展以来,建兰路街道党工委及时安排部署,成立街道社区联合专班,研究具体情况和解决办法,积极对接相关单位,紧盯症结,打通堵点,全力推进化解工作,并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点”,为居民答疑解惑,满足群众就近办理不动产登记的需求意愿。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为更好实现基层治理,建兰路街道探索建立了“1234”模式,即坚持“一个中心”,以党建引领为中心;注重“两化联动”,以网格化、智慧化联动为准则,打造精准化服务;融合“三方协同”,建立社工委委员、驻守干部、退役军人(志愿者)三方人员资源库,实现社会协同治理;搭建四级管理体系,以街道、社区、小区、楼栋为单位建立四级一体的管理体系,零距离进行服务保障。
群众的闹心事,就是基层治理的发力点。去年10月,由建兰路街道牵头,派出所民警、城管执法中队队员、王家堡社区社工委成员等组成的“攻坚队伍”对该区域周边长期遗留的违章建筑、私搭乱建建筑进行拆除。整治期间,联合多部门召开多次现场会议,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整治行动顺利开展。此次整治活动共拆除私搭乱建房屋12处,面积约300平方米,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整洁舒心的环境。
共治共建共享,提升聚合力
流动摊贩如何管理,生活垃圾怎么分类,疫情防控如何落实……面对更加多元的诉求,街道党工委不仅要提升自身执行力,还需凝聚各方合力,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建兰路街道党工委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社工委建设,壮大基层党建“朋友圈”,更好为群众办实事。
今年5月中旬,健康路社区社工委成员收集到群众诉求:健康路小学门口流动摊贩较多,车多人多,校园周边环境问题突出,可能影响到学生上下学安全。健康路社区社工委迅速召开协商会,梳理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并将其列入社区为民办实事“服务清单”,限期整改。
5月19日,建兰路街道联合七里河交警队、七里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地落实专项整治措施。对经营者无照经营的行为及“五无”食品等问题进行严格处理;集中整治道路环境,规范校园周边摆摊设点,排查校园周边“黑车”、三轮车接送学生现象;建立起政府、学校、家庭立体联防联治网络,切实保障校园安全,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小小社区、千头万绪,管好“小事”就是治理“大事”。收集群众意见、核实研判解决方案、解决民生问题……一系列务实的措施让居民竖起大拇指:“多部门联合整治效果立竿见影,马路上乱摆摊、乱停车的现象消失了,街道整洁美观还安全,这样的联合行动真是惠民好举措!”
用心用情服务,提升亲和力
“街道通过各社工委委员分楼院、分网格、分行业摸底梳理形成‘三张清单’,努力提升辖区治理服务实效,并结合委员自身特长和辖区单位、区域网格的资源优势,发挥‘社、党、群一体化’实效性,为居民开展多样化服务。”建兰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文斌介绍说。
建兰路街道党工委积极组织辖区退役军人、党员志愿者及居民群众等,广泛参与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矛盾调处、扶贫救助等社区治理工作,将治理与服务紧密结合,引导多元力量共治,实现多元服务共享。
“‘有事好商量’是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务实举措,我们积极搭建协商议事平台,通过商量出共识、出办法、出感情、出团结,使协商议题更加聚焦、讨论更加深入、成果更加丰富。”健康路社区党委书记李林伟说。
近日,在健康路社区开展的一场关于端午节活动相关事宜的协商议事会上,各成员单位代表踊跃发言,有的策划包粽子,有的建议慰问老党员、困难群体、退伍军人,有的表示可以提供活动场地、原料、慰问礼品、志愿服务等。经过整合、梳理、汇总,最终决定以慰问、包粽子、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的形式庆祝佳节,既解了如何开展活动的难题,也营造了齐心协力处理社区事务的良好氛围。
如今的建兰路街道,层层可结盟、处处可联系、事事可沟通,各共建单位实现了优势互补,基层党建也从“单枪匹马”走向“联动作战”,呈现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