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鹏
聚力打造“一核”,带动全省发展;着力创建“三带”,协同联动发展。全力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助力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眼于甘肃整体发展、立足各地优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推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牵引带动全省协同联动发展。“一核”是指建设以兰州和兰州新区为中心、以兰白一体化为重点、辐射带动定西临夏的一小时核心经济圈。“三带”是指建设以清洁能源及新材料和特色高效农业为重点的河西走廊经济带、以综合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的陇东南经济带、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重点的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
聚力打造“一核”,带动全省发展。推动大兰州优势地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完善兰州区域内科技创新机构的体制机制,面对市场促进研究机构的企业化经营,建设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实施更加有力的科技人才政策,既要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又要通过“市场+企业+社会”引进大量骨干和急需人才。规划建设大型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加快科技成果企业化产业化进程。承担全省科技创新示范带动功能,加强省会与市州、县区的创新机制联动功能。
形成以兰州为核心的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区。以兰州优势产业,如石化、重离子加速治癌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水性材料等为基础,构建新兴产业聚集区,尽快成为全省的产业升级龙头。以高原夏菜、百合、甜瓜等为基础,打造甘肃出口农产品基地。围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目标,规划建设国家级科创中心,培育全省创新引领发展的主引擎。
充分发挥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承载区的枢纽作用。一是以形成特大城市发展格局为主要目标,尽快完善兰州市区及周边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为国家园区落地创造条件,为建设大兰州创造条件,为建设大兰州经济圈提供支持。优化兰州城市发展空间,按照“北上、东进、西固、南屏”空间策略,加快兰西城市群建设。
打造全省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先行区。以增加出口为目标,重点培育大中型企业,在大兰州经济圈规划建设工业、农业、文化产业等为主的出口基地,特别是“兰州+新区+白银+平川”现代工业经济带,并且带动周边市州、县区发展出口相关产业项目。围绕丝绸之路和河西走廊,打造以兰州为中心、以两翼为支撑的出口产业廊道。
着力创建“三带”,协同联动发展。打造河西走廊经济带。瞄准清洁能源、新材料、特色高效农业、仓储物流等重点领域,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统筹推进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提升产业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和集约化生产,构建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升武威陆港、嘉峪关空港、敦煌空港经济效益,建设河西走廊生态经济带。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物流、文化旅游产业,着力建设向西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提升新能源、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支撑力,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农业品牌。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最大机遇,推动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生态城市。
打造陇东南经济带。庆阳平凉以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全力实施油、气、煤、风、光、电一体化开发策略,加快“东数西算”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城市建设,加快特色农业现代化步伐,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天水陇南要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为先导,以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延续中华文脉、体现地域风貌为特色,加快壮大电子信息、电工电气、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着力推动煤电化冶、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实施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草原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提升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实施若尔盖国家公园甘肃段重大项目,打造高海拔地带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引导和支持牧区劳动力转移,严格落实草原禁牧、轮牧措施,推动“以草定畜定牧定耕”,促进草畜平衡。推进玛曲、碌曲黑土滩等退化草原和沙化草原综合治理。加强太子山、莲花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保护能力。实施渭河源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着力提升渭河源区水源涵养补给功能。
作者为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