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世彪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中医认为,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与天地气机密切相关。因此,夏至养生,意义重大。在此阶段,我们应当顺应“夏养阳”的养生原则,驱寒防湿,温阳养心,防暑防驻夏,调理好自己的身体,以下“三宜”“三忌”“三防”要谨记。
三 宜
宜养心补阳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夏至要养心,否则耗损心气、心血,冬天容易患重病。夏至宜晚睡早起,利用午休来弥补夜间睡眠的不足。但也不能太晚,每天晚上应11点前入睡。早晚气温不是太高的时候出去走走,调适心情。也可以通过听轻音乐、静坐、练瑜伽等方式来让心安静下来。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边、湖边、公园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以舒缓运动为主。运动不宜过于剧烈,避免大汗淋漓,损伤阴阳。
宜冬病夏治 夏至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节。体质寒凉,易生病的朋友可以多服用红糖姜汤水,祛湿排寒、温热暖胃。在这个时节,可以借势温补,一周泡一次脚,可以选用艾叶,20克干艾叶(或新鲜艾叶50克)煮水泡脚驱寒。《本草纲目》记载,艾叶性温、通十二经、具理气血、逐湿寒等作用。目的都是将冬春之毒与湿气,通过排汗来排毒驱除。泡到微微出汗即可,一般20分钟左右。有哮喘、气管炎、慢性寒性疾病的人群还可以去正规医院针灸科或中医科进行“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以预防冬天宿疾复发。
宜吃瓜吃面 民间有句谚语:“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瓜类大多清热利湿,有效补充热天流失的水分。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西瓜,都是夏至消暑开胃、清火利湿的好选择。夏季暑热难耐,机体营养随汗液流失,出现食欲不振。吃一碗清爽筋道的面条,刺激食欲的同时,也能补充人体所需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三 忌
忌暑湿 如果在高温下出现大汗、头昏、胸闷、恶心等症状,当心可能中暑。平时要注意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可以随身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以解暑。发觉中暑,需要立刻离开所处环境,到阴凉、安静、空气流通处喝水休息,松解衣服用冷水擦身。
忌倦怠 高温高湿,人们体力消耗较大,常觉浑身乏力。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睡好“子午觉”。消除一天的酷热疲劳倦怠,最好的方法是洗温水澡。不仅可以“宣泄阳气”使皮肤清洁凉爽,还可使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中医认为头部是阳气汇聚之地,所以晚上睡觉不要整夜开空调冷气,不可头对着窗户,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很严重。
忌油腻 夏至时,由于人的气血外张,脾胃机能相对减弱,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避免大鱼大肉或高汤大补,以起到调理胃气、保养精气的作用。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此时食用生姜对人体有益,正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取10克生姜切片或切丝,配上25克红枣,煮成生姜红枣汤服用,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暖脾胃。
三 防
防暑热 夏至以后,气温较高,白天温度多在30度以上。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夏至过后,才真正迎来三伏天的高温酷暑。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系统等都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防暑。夏至时节,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也可随身备有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
防驻夏 进入夏至,有些人会出现食欲不振、胸脘痞满、呕恶便溏、肢体倦怠,或伴有低热缠绵、头晕胀痛、消瘦、血压高等症状。待到秋凉气爽后,这些不适症状又会自行逐渐好转,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为“疰夏”,也称“苦夏”。此时正是西瓜大量上市之际,可以取西瓜皮(西瓜翠衣)100克,白糖适量。将西瓜翠衣洗净,切细,放锅内,加水煮沸15分钟,取汁加蜂蜜即可服用。有清暑解热,泻火除烦,利尿降压之功效。对暑热烦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血压高等都有一定的预防调养作用。
防湿邪 高温高湿的时节易诱发中暑、湿疹、痢疾等疾病,养生应注重解暑除湿,兼顾护心。此时还要防空调病、防热伤风和防心脏病复发,夏季天气闷热,人体出汗较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血液浓度上升,诱发心肌梗塞。同时,高温使人焦躁不安、心火旺盛,且夏季昼长夜短、睡眠质量不高等,这些都会成为心脏病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