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大棚经济“种”出好日子

万泉镇霍李村温室大棚蔬菜长势喜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通讯员 朱广旭 董春辉

昔日以梯田闻名的庄浪县,如今在蔬菜大棚里,家家户户“种”出了好日子。

庄浪县依托资源区位优势,聚焦设施蔬菜产业关键环节,以产业绿色化、集约化为方向,在葫芦河、水洛河流域集中发展高原夏菜和设施蔬菜种植基地,构建了集约育苗、基地建设、培育主体、贮藏保鲜、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全链条蔬菜产业发展格局。

项目引领:搭起幸福产业

初夏时节,庄浪县南湖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机械轰鸣,焊花四溅,工人们焊接钢件、安装棚膜。

南湖镇副镇长赵喜红介绍:“南湖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完成主体工程的95%,全钢架式结构已完成60%,棚内土方回填已完成80%,预计在6月底全面完成并投入种植。”借着产业链建设的东风,南湖镇探索出了企业、基地、农户三者利益兼具的联结机制,在高房村投资1.01亿元,建成拥有282座日光温室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设施蔬菜基地。

蔬菜种植大户霍康宁正忙碌着。“我承包了100个大棚,现在对棚内土地清理平整,安装滴灌设施,覆盖棚膜,主要种植西红柿和辣椒等蔬菜,预计8月份大棚蔬菜可以上市,每个棚估计年收入两三万元。”霍康宁对自己的蔬菜种植前景充满信心。

产业振兴:构建发展底气

在庄浪县阳川镇台咀村,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棚内,各种蔬菜长势喜人,黄瓜、辣椒和西红柿等夏令蔬菜即将运往各大市场。

“我承包了60多个大棚,采取了订单化的销售方式,不愁销路。”菜农霍礼义底气十足。

阳川镇通过“政策支持、行政推动、部门协同、乡镇主抓”的工作机制,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蔬菜种植,巧打时间差抢“鲜”上市,鼓起了农户“钱袋子”。

“今年我们统筹村集体发展资金250万元,在葫芦河的河滩地台咀村流转土地100亩建成蔬菜大棚96座,每座棚年收入约1.9万元。”阳川镇党委副书记李存喜说,阳川镇招商引资660万元,流转土地600亩,建设西瓜大棚1800座,预计每座棚年收入1.6万元,可带动350人就地就近就业,创劳务收入200万元。

阳川镇还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把建设的蔬菜大棚和流转的土地折资入股到村集体股份合作社,按股份进行分红,30%为村集体收益,70%按股分红给各农户,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强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农技相助:增添富民动力

在庄浪县万泉镇霍李村的蔬菜种植培训课上,县农技中心农艺师王志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着蔬菜种植和管护技术,村民们边听边记,不时还和授课老师互动交流。

庄浪县农技中心以“提产量、保品质、增效益”为目标,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一支蔬菜生产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菜农免费提供技术培训,推广蔬菜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为全县蔬菜产业链长制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为强化蔬菜绿色生产,庄浪县开展蔬菜“三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打造庄浪甜瓜、番茄、洋葱等“甘味”蔬菜品牌,构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健全质量追溯制度,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我们共开展蔬菜例行监测工作10批次673个样品,涉及菠菜、茼蒿、生菜、油麦菜和黄瓜等17个品种,经检测合格率为100%。”庄浪县农技中心农艺师靳彩霞说道,技术人员抽检蔬菜样品时,讲解蔬菜病虫害防治和安全用药知识,来增强农户科学用药知识。

截至目前,庄浪县完成设施蔬菜种植2719亩,产量为6722吨,带动全县种植蔬菜4.6万亩,总产蔬菜3.3万吨,产值6882万元。

--> 2022-06-24 1 1 甘肃日报 content_4563.html 1 大棚经济“种”出好日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