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山县洛门镇龙泉村,省级非遗武山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康向阳家,酸梨木做成的木雕作品雕工精湛、手法细腻、古色古香,使整个厅房顿感古典庄重。
手握刻刀50年,康向阳从木雕学徒到非遗传承人,深刻懂得传统文化艺术在传承上的不易。他的很多木雕作品还原着历史风貌,让人们感受木雕艺术文化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16岁那年,康向阳拜师学艺,学会了农村木活、民用建筑、时兴家具的制作手艺,自此走入了木匠行当。
1974年,龙泉大队建筑队成立,干了几年木活的康向阳进入建筑队,做了木工。1992年起,他开始组建团队,转行仿古建筑。古建筑、古家具,都有精密的鲁班锁,所有榫卯之间的奥秘,既是匠艺领域的诀窍,也是木作工艺的精髓。勤奋好学成为康向阳开启木雕艺术大门的一把钥匙,在几代木雕师傅的精心传承及自己的努力下,他最终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手艺人。
龙泉村向北5公里,坐落着拉梢寺摩崖浮雕造像,武山水帘洞石窟群闻名遐迩。康向阳就生活在这片氤氲着文化气息的古老土地上。在设计水帘洞混元门的时候,他就考虑了两层双重檐,其中八仙贺寿、牡丹、蝙蝠、葡萄、松鼠等木雕构件,涵盖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蕴。
传统木雕工艺精雕细琢,耗时耗力,“我前前后后修建的仿古建筑大大小小不下220座,其中民宅20余座。”康向阳深感责任重大,让他倍感欣慰的是,他的家人都对木雕感兴趣,儿子康锋斌,自小爱好绘画,学壁画,搞彩绘,设计图纸,传承着木雕技艺。
说起武山木雕的传承与发展,康向阳有着自己的理解,无论是何种民间技艺,大多与“传统”相关。当下,非遗的传承模式、发展方式,都面临着加速转变,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武山木雕,也是康向阳思虑所在。 (薛小瑞 何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