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下一篇

玉门甘肃鸟——“辈分最高”的古鸟

戴胜

玉门甘肃鸟复原图

玉门甘肃鸟化石

丛培昊

千姿百态的鸟类,让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生机。今天向大家介绍三种特色鸟:第一种,生活在亿万年前,如今已不存于世,却能从我省出土的化石中揣测其相貌习性;第二种,虽然较为常见,人们却往往不晓其名;第三种,在我省有分布,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却不很常见。

玉门甘肃鸟,生活在距今约1.1亿年前的白垩纪恐龙时代,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化石鸟类。它被首次发现于我省玉门市昌马乡沈家湾村,是由著名古鸟类学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侯连海研究员及合作者刘智成先生于1984年研究并定名的。在首批《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中,被列为一级重点保护。

玉门甘肃鸟是在我国发现的第一种中生代鸟类(开始于三叠纪、结束于白垩纪),也是已知最早的现代鸟类之一(与介于恐龙和鸟之间的过渡类型相比)。被发现时更是世人所知的第二古老的鸟类,仅次于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大名鼎鼎的始祖鸟(根据新的研究,始祖鸟被认为不再属于鸟类,而属于与鸟类亲缘关系很近的恐爪龙类恐龙)。在甘肃的“鸟谱”中,玉门甘肃鸟的辈分最高,资历最老。

遗憾的是,尽管从发现至今已经出土了数十件玉门甘肃鸟的化石,但保存均不完整,甚至没有带头骨的个体,因而从化石中获得的信息也是有限的。但科学家还是凭借这些化石,努力还原了玉门甘肃鸟生前的样貌和习性。鸟类没有牙齿,需要借助食入小石子等坚硬物体来研磨食物,在玉门甘肃鸟的化石中就发现了胃石,可见它已有这种习性。另外,它有趾尖蹼的痕迹,说明可能为水生。其骨骼也不像现代鸟类这样中空,而是比较重,说明它飞行能力有限。根据这些点滴的证据和分析,科学家们逐步判定,玉门甘肃鸟是一种滨岸生活的水陆“两栖”鸟类,它可以飞但不善飞,个头和鸽子差不多,体型却呈现利于潜水的流线型。进而推测它可能以鱼类和水生昆虫为食。玉门甘肃鸟有没有进化上的直系后代尚不十分确定,但它适宜潜水的体型却不乏现代“继承者”,譬如鸬鹚和潜鸟。可以说后二者在现代自然界中扮演着一亿多年前甘肃鸟的角色。

有意思的是,“甘肃鸟”是属名(属是比种高一级的分类学阶元,同属物种的亲缘关系很近),属下可能有不止一个物种,而玉门甘肃鸟只是第一种被发现的甘肃鸟。2014年,我国科学家又在位于辽宁省凌源市的热河生物群化石中,发现了两件与众不同的鸟类化石。经研究发现,在已知鸟类中,玉门甘肃鸟的特征与这两件化石最为相似,由此研究者们命名了一个新种:甄氏甘肃鸟(以纪念古生物学家甄朔南先生)。至此玉门甘肃鸟属中有了两种古鸟类,玉门甘肃鸟终于不再孤单。两种甘肃鸟的生活习性相近,生存年代相仿,但生活的地点一西一东跨越了2000多公里。更重要的是,已发现的甄氏甘肃鸟化石数量虽少但保存更加完好,从中获取了更多的信息,进一步验证了前人对玉门甘肃鸟的种种推断。

玉门甘肃鸟的科学研究价值巨大,它的发现不仅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还激起了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极大兴趣,从而揭开了我国中生代鸟类研究的序幕。目前,我国古鸟类科学研究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可以说玉门甘肃鸟的发现和研究工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今,一块块玉门甘肃鸟的化石静静地躺在研究所和博物馆里,等待着被解读出更多的信息。

延伸阅读

最常见的“气质”鸟——戴胜

戴胜是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在甘肃各地时常能看到。戴胜是一种“有气质”的鸟,它的羽色不足以令人惊艳,体姿也谈不上动人心魄,但是色与形搭配的颇为独到,在“鸟界”也算出众,担得起“气质”二字。

比羽色更有气质的是它的名字。其名得自它特殊的羽冠,仿佛古代女性戴着“胜”一样(胜为一种横插头饰)。有趣的是它头上的“胜”还会变形——有时羽冠向前打开,有时又向后合了起来,一张一闭之间仿佛还能看到戴胜的情绪。

在生物分类学中,以“目、科、属、种”等分类阶元来界定生物的归属类别。戴胜曾一度隶属佛法僧目,被归为翠鸟的亲戚;后来独立为戴胜目而自成一家;更新的研究基于基因相似性又将戴胜归入犀鸟目戴胜科。然而不论归属如何,戴胜科下始终只有一属一种,这种现象在生物界十分罕见,在我国常见的鸟类中更是独此一家。

尽管戴胜只有一种,但分布极广,几乎遍布非洲和欧亚大陆。在我省,戴胜是最常见的鸟类之一。无论是道路边的绿化带里,还是小区的草坪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戴胜有细长的嘴,有时会被误认为啄木鸟。二者并不难区分:第一,啄木鸟的嘴直,而戴胜的嘴略微下弯;第二,甘肃常见的啄木鸟羽色或以黑、白为主,或以灰、绿为主,均加饰以红色,而戴胜的体色则以黄棕色为主,辅以黑白条纹交错的翅膀;第三,戴胜并不凿木寻虫,而爱在地面觅食,每走几步就用长而弯的嘴在土壤里深插一下,探寻昆虫、虫蛹和蠕虫等食物。正因为这种特殊的觅食动作,它在我省某些地区还得到了“步步吃”的俗名。

当然,戴胜的俗名绝不止这一个,在我国保守估计也有十来个。其中最有名的是“臭咕咕”。咕咕是形容戴胜的叫声(常为较低沉的连续三声“咕-咕-咕”),臭是因为孵卵期雌鸟的尾部腺体可分泌一种黑棕色恶臭油状液体,若再加上发酵的幼鸟粪便,巢中的气味那真是一言难尽。难闻归难闻,这一“准生化武器”却能有效防御捕食者,保护卵和雏鸟平安。

尽管气味不佳,气质出众的戴胜还是赢得了人类的喜爱。古人在诗词中频频提到它,还把它和农业生产联系在一起。贾岛在《题戴胜》中盛赞它是“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宋人韩维则有“戴胜催耕当是月”的诗句。其实比起催人耕种,戴胜更多的是扮演“催织”的角色。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的15日又可分为3候(5日为1候)。古代民间将各候对应以特定的现象,称为72物候。如谷雨就有“三候戴胜降于桑”之说,是说谷雨的最后五天能在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以此提醒人们是时候采桑养蚕了。戴胜因此还得了个“织鸟”的别名。

不仅中国人喜爱戴胜,2008年以色列将戴胜选为国鸟,就是看中了它“美丽、尽责,擅于养育后代”的品格。除了良好的寓意外,戴胜大量捕食农业害虫,有利于人类,被列入我国的《三有名录》,需要我们倍加爱护。

濒危珍稀的鸟类——猎隼

隼是一类猛禽,长期以来和鹰、雕、鵟、鸢、鹞、鹫、鹗等猛禽同被分在隼形目下。后来科学家通过分子系统学,发现隼和其他猛禽的亲缘关系较远,而和鹦鹉类的关系更近,于是将上述其他猛禽统统归入新建的鹰形目,而隼类则孤零零地留在了隼形目。

世界上有60多种隼,我国有12种隼,都是中小型猛禽,体型最大的矛隼也不过体长60多厘米,猎隼紧随其后,是我国体型第二大的隼。虽然个头一般不及鹰形目的猛禽大,隼形目鸟类可都是又萌又猛的生灵,每一种的捕猎能力都令人惊叹,多能捕食比自己身体大数倍的猎物。正因如此,它们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鹰猎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其中体型最大的两种,矛隼和猎隼,在历史上均被人类驯化,成为人类狩猎的帮手。矛隼俗名海东青,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于甘肃并无分布;而猎隼则在甘肃乃至西北广袤的大地上广泛分布。

猎隼体长50厘米左右,体重670克-1150克,雌鸟比雄鸟略大。成鸟羽色存在个体差异,但一般都具有灰白色的头和白色眉纹,头顶深色较重,上体一般为褐色且具横斑,下体色浅但有深色斑纹,在胫部尤其明显。猎隼可栖息于山地、森林、草原和荒漠等多种环境,靠低空飞行捕食中小型鸟类特别是多种野鸡,及野兔和鼠类等动物。营巢于峭壁的平台或裂缝中,有时也在树上筑巢,雌雄交替孵卵。非繁殖季多单独活动。

21世纪初,我国西北地区的猎隼盗猎行为异常猖獗。在电影《无人区》中,黄渤饰演的盗猎者非法交易的对象正是猎隼。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估计,猎隼全球种群为12200只-29800只,物种濒危等级为“濒危”。早在1989年我国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猎隼就被列为二级保护;在2021年2月发布实施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猎隼更是升为一级保护。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对猎隼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但也反映出我国的猎隼种群动态不容乐观。近年来,我省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猎隼盗猎案件得到了一定的遏止。保护猎隼这一旗舰种,对提高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及解决更广泛环境问题,都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 2022-06-16 1 1 甘肃日报 content_4143.html 1 玉门甘肃鸟——“辈分最高”的古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