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黄河飞渡”与“西来鳌柱”

张中海

雨,暴雨!抬眼望去,刚才还是晴空丽日,迎头而泼的雨是哪来的?循骤然的轰鸣声往下看去,原来云团是从坝下喷卷而上,卷到半空,又跌落下来。白云白雾,像蘑菇云亭亭而上,上升到半空,又凝结住了一样岿然不动,坝上的人们还没转过神来,全身已被淋漓的“大雨”浇了个透湿。原来是大坝溢洪。接连几天的暴雨和上游来洪已使大坝超过安全水位,大坝溢洪,恰巧让一群不速之客遇上了。或者是大坝主人为了欢迎远方客人,给他们一个惊喜。

当客人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再举首远望,只见坝底峡谷内烟雾缭绕,浪涛翻滚,发出如同万千惊雷同时引爆的轰鸣。被束缚已久的黄河如巨龙飞旋而下,冲起的雪白浪头竟比岸上山头还高。

这是刘家峡水电大坝。黄河在这里是高峡出平湖。

兰州八盘峡、盐锅峡水电大坝以上,积石峡、李家峡、龙羊峡之下,刘家峡水电大坝是自黄河源头起第十二座大坝。

大坝始建于1958年,历时16年,以78万立方米的石子、水泥混凝土,再一次把黄河拦腰斩断。全长65公里的水面,连接永靖、东乡、临洮、临夏、积石山县和青海民和县。

从大坝乘快艇不到半小时,即达水库上游的炳灵寺。

炳灵寺建自西秦,至今已1600多年。仅下寺就存石窟、龛183个,塑像800多尊,壁画900多平方米。上下寺之间幽静的峡谷属丹霞地貌,山山相连,峰峰相望,山头各具情态,有的似互诉衷肠,有的像并肩而坐,有的似仰天长啸。驻足下寺栈道,重叠山峦与淡淡雾岚中,可见“五佛争渡峰”。

古丝绸路上的临津渡,就在大坝修建前永靖县莲花镇。从这里,可以西去青海,北上河西走廊。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出征吐谷浑,隋炀帝大业五年出巡祁连,都是从这里渡过去的。至今,在炳灵寺下寺山口黄河北岸大崖半腰,还有横排四个石刻大字“黄河飞渡”,传神地写出了此段黄河气势。

沿“黄河飞渡”摩刻再往上,炳灵寺石窟对岸也就是黄河南岸石崖上,一块约有两间房子大小的巨石上,刻有“天下第一桥”五个大字,每字约半米见方。

第一桥原名河历桥,十六国之一的西秦首领乞伏氏所建。唐贞观年间,名将李靖征伐吐谷浑,从此桥过,题写“天下第一奇观”,后人由此将河历桥改名“天下第一桥”,并请欧阳询书写刻石。

《河州志》云:“西秦时造浮梁于黄河上,今摩崖字犹存。”摩崖石在夏秋黄河涨水时常灭顶不见,入春水落,石方见形。

有“天下第一桥”的临津渡是古丝绸之路要冲。丝绸之路陇右段南线,由临洮、临夏取道“第一桥”渡河,经青海的扁都口,直出张掖,进入河西走廊,是公元前二世纪以来的主要交通线。1099年,宋、西夏两军交战,西夏李乾顺放火焚毁了“第一桥”。此一战事,宋将何灌有记镌刻炳灵寺崖壁,摩崖石刻保存至今,但和“天下第一桥”石刻及古代匠人在石崖上开凿搭桥拴绳的十几个石眼,因1967年刘家峡水库蓄水,淹没于水中。

同时淹没于水底的还有炳灵寺山口对岸,也就是黄河南岸河崖上“龙窝”诗刻。

相比而言,“西来鳌柱”刻石由于河床南移,至今还留在河岸的庄稼地里。巨石原在黄河激流之中,称“中流砥柱”。清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载:“砥柱石在城北五里黄河中,峭壁耸峙,屹立中流,方正如削,上有芳树,下垂洪涛,东注激触分流,俗名‘独石头’。”以后由于黄河河道南移,这块“独石头”落于台地之上。现位于靖远县城西北5里,黄河东岸糜滩乡独石头村东南,从地面量起,巨石高有20多米,石质为红砂岩。

传说南宋高宗初年,约1127年,陕京西诸路宣抚使张浚奉命出师阻遏金人,途经靖远。见河中巨石独立,傲然霸气,挥毫就题写了“西来鳌柱”4个大字,镌刻在“独石头”上。四字竖排,每个大字约有30厘米见方,“柱”字距地面约有4米,正楷字体双钩阴刻。由于张浚的题刻,“独石头”便以“西来鳌柱”更名。

(节选自《黄河传》,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 2022-06-09 1 1 甘肃日报 content_3688.html 1 “黄河飞渡”与“西来鳌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