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甘肃云·融媒集萃】

从“忧居”到“优居”

——临夏市扎实推进城区棚户区改建工作综述

临夏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临夏市坚持将城区棚户区改扩翻建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科学系统谋划、创新改造模式、做实过程监管、强化资金保障、统筹社会治理,大力推进城区棚户区改扩翻建,着力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人居环境,为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夯基垒台。

有序推进

连日来,临夏市各街道棚户区改建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棚户区改造工作有序推进。

“西关街道办事处华寺社区危旧房屋改造涉及107户,已完成80多户,剩余户正陆续施工中。”临夏市西关街道华寺社区工作人员马振华介绍说。

家住场院门巷55号的马东拉黑,在西关街道生活了大半辈子。“以前我们家的房子是用土砖建造的,眼看着新房子一天天修起来,既不用操心,还不用花钱,我打心眼里高兴。”马东拉黑说。

同样受益的,还有家住城北街道的余琼芳。“现在党的政策好,帮我们把旧房翻新了,谢谢党的关心和关怀。”不久前顺利搬进新房的余琼芳说。

据悉,临夏市城北街道棚户区改建(扩建、翻建)项目涉及227户,目前已完成190多户。

因户施策

2021年以来,东关街道木场社区把棚户区改扩翻建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改造危旧房屋和优化人居环境,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走进东关街道木场社区,映入眼帘的是设计新颖、别致雅观的木制文化墙。中华一家亲、“东西协作”故事等通过木材拼贴形式展现的“一巷一特色”创意文化墙,为这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前,木场社区居民多以贩木为生,“木头”对于他们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为保护和延续木场社区这一历史文化,社区积极发扬创新精神,“以木话史”打造历史文化走廊,延续街坊记忆,使风貌改造工作“改”出新意。

木场社区只是临夏市实施棚户区“改扩翻”项目的一个缩影。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临夏市坚持“因户施策、一户一策”,着力融入牡丹文化、民俗文化,让街巷留住记忆、留住乡愁,进一步增强老城区居民的幸福感。

科学谋划

在城市棚户区改建(扩建、翻建)项目中,临夏市将集中改造和住户自建相结合,借鉴八坊十三巷“城中村”改造模式和经验做法,充分考虑镇街道实际和困难群体住房需求,按照“能改则改、应改尽改”原则,创新采取以集中连片改造为主、住户自建改造为辅的办法,对城区棚户区实施改扩翻建,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指导、镇街实施、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将风貌提升与拆旧排危相结合,以打造“景区式”街巷为目标,科学设计、一体推进改造区域整体风貌,做到美观大方、和谐统一。坚持将主体改造与设施配套相结合,“面子、里子”同步规划、同步改造、同步提升,组织实施基本住房、厨房、厕所改造“户内三提升”,外墙立面粉刷、电缆线路规整、雨污水管道铺设、街巷道路硬化、巷道风貌提升、街巷绿化美化“户外六改”,做到“改造一片、提升一片、通畅一片”。

棚改为民、惠民。临夏市把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作为改造工作的发力点,把实用、经济、美观作为改造工作的重点,把安全、质量、进度贯穿于建设全过程,让改造的每一个老旧小区从“能住”到“好住”,从“忧居”到“宜居”再到“优居”,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2021年底,全市棚户区改造涉及1205户居民,受益群众达17044人。目前,2022年新一轮棚户区改建工作正在有序、稳步推进当中。

--> 2022-06-01 ——临夏市扎实推进城区棚户区改建工作综述 【新甘肃云·融媒集萃】 1 1 甘肃日报 content_3099.html 1 从“忧居”到“优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