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2023年08月22日       

胡  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会处,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又是国家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在全国生态大局中的功能作用举足轻重。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对全面推进美丽甘肃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尤其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于甘肃来说,生态工程建设是关乎我国西部地区山、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的系统化工程,是事关我国能否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的关键所在,是关乎全国生态安全的重大工程。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要发扬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建设山川秀美新甘肃。尤其在复合型、综合性、难度大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中,更是要做到一旦开始就要坚持走完“最后一公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秉持底线思维,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保护和治理黄河作为治国理政的大事,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其中,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是实现保护黄河的重要治理方法,这就要求我们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在黄河治理中秉持底线思维。对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修复,要坚决防止对黄河的过度开发,以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提升水源涵养能力,通过保护和修复黄河生态环境,来滋养整体生态空间,由此推进加强大气、水体、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对黄河的污染防治,要在涵养水源的同时,在城市空间建设中明确污染防治的要求,落实好污染防治的各项措施,提升城区污水的处理效率,消除黑臭水体,形成有机发展的水生态空间。另外,要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支持绿色低碳和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进一步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绿色高效利用水平,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水库运行管理;高标准建设黄河生态廊道,努力将黄河建成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完善大中型水库、河道堤防、山洪防治等工程体系,健全水沙调控机制,保障黄河径流稳定与河流健康,构筑黄河安澜的稳固防线。

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让绿水青山常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甘肃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要持之以恒锁定绿色发展目标,稳中求进推进各项工作,始终坚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对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一方面推动旅游资源开发,打造黄河民族风情精品旅游线路,使当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另一方面进一步巩固防沙治沙、植树造林以及河流治理成果,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立足禀赋特点,深化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文化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持续探索光伏治沙新模式,促进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良性循环、互促共进。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理念,统筹开展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河湖湿地修复、土地综合整治,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推动科学技术加强生态产品的绿色生产和绿色供给,强化产学研协同,加快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建设融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生态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质的美丽甘肃。

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