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2年01月17日
第07版:健康

【十字街】

每一粒粮食 都值得珍惜

董少斌

四季轮回,春种秋收,每一粒粮食都经历了光阴的积累、岁月的风霜,吸收了天地的灵光,都是汗水浇灌、日月抚育的结果。

民以食为天,粮为邦之本。千百年来,人们对农事的重视、对粮食的珍惜,几乎等同于对天地的敬畏,上至帝王下至凡夫皆是如此。即使是今天,相信许多70后、60后的记忆中肯定都还有童年拾麦穗的场景,颗粒归仓曾是拾穗少年心中的一种美好。

每逢佳节,许多人习惯用丰盛的大餐来表达团圆的喜悦、丰收的庆贺。过节吃好点不是问题,问题是不要浪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说实话,如今珍惜粮食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化让很多人远离了农业生产,而工业文明催生的科技让粮食产量大幅度得到提升,许多人眼中的粮食只是超市中的一袋袋米或面,与其他商品没有差别。但事实显然不是那样,今天的粮食与千百年来的粮食本质上没有区别,仍然是人们果腹的必需品,其生产仍然依赖土地与耕作。反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与消费水准的提高,世界对粮食的需求迅猛提高,同时因各种原因,如疫情、战乱、天灾等,使得粮食的生产非常不稳定,世界上不少地方当下仍在遭受饥荒。据联合国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了许多光耀千古的智慧,如安不忘危、兴不忘忧。今天,我们绝不能因为取得的一些成绩就盲目乐观,而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此前有报道称,每年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存在较大的损失浪费。而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课题组2015年的研究报告指出,据估算,在消费环节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

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自古以来,因为粮食减产或绝收而导致的社会动荡比比皆是。吃穿住行,吃是人活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人的饭碗只能也必须端在自己手中。我国虽然粮食连年丰收、供应充足,但我们必须看到各种潜在的风险,要牢牢树立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且不说这个世界存在太多的不稳定因素,仅仅一些极端自然灾害的频发就增加了农产品供给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据《人民日报》报道,在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的背后,粮食消费量的增长快于产量的提高。

对于食品浪费,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都曾出台过相关文件、政策。2021年4月29日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将节约粮食提高到了法律的高度。通过近年来在全社会掀起“光盘行动”“半份菜”“节约光荣”等行动,节约粮食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节俭意识正一步步深入人心。

每一粒粮食都值得珍惜。今天,每一个人都应当行动起来,领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秉持节约光荣的信念,养成珍惜粮食的美德,让节约用餐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版权声明

《甘肃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2-01-17 【十字街】 1 1 甘肃日报 c294271.html 1 每一粒粮食 都值得珍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