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为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甘肃日报·教育观察》专刊就庆阳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专访了庆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武德。
问:2020年7月,教育部联合甘肃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这对庆阳职业教育有何影响?
张武德: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立足庆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20年以来,随着甘肃省部省共建打造“技能甘肃”意见的出台,庆阳市也相继出台《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庆阳”的实施意见》《庆阳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意见,为庆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举措、规划了路经、提供了保障。
问:“技能甘肃”实施意见的出台为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庆阳职业教育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张武德:近几年,庆阳市狠抓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大幅提升,全市职业教育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初步形成了以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八县区职业中专为主体,三所民办职业学校为补充的职业教育新格局。二是办学条件再上新台阶。镇原、华池、环县举全县之力,把发展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采取挖潜扩容、异地新建等方式,持续优化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三是内涵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市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为重点,以技能大赛、对口升学、创新创业等活动为载体,全方位深层次进行“三教”改革,教育质量得到整体提升,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全面发展。四是专业建设呈现新趋势。各县区按照“做特、做精、做强”的专业建设要求,面向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域首位产业、富民多元产业,适时调整开设新专业、精心打造特色专业、拓宽提升骨干专业,做优做强特色专业。五是服务地方展现新作为。各职业院校主动衔接行业部门,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一整套组合拳,培养了一大批适销对路的本土人才。
问:职业教育具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职能。庆阳市职业教育如何搭乘“技能甘肃”的东风,乘势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武德:要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重点解决四个问题。一是整合资源。在基础建设上加大投入,解决职业教育的生存问题。优化整合市、县(区)中高职办学资源,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建设庆阳市职业教育园区,深入推进联合办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综合改革。对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扩容提质,增值赋能,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学生数量,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二是转变观念。在“筑巢引凤”上出好政策,解决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政府要转变观念,在招商引资、引企入庆、建设工业园区时,同步考虑职业教育学生输出和就业情况,研究出台吸引、留住产业工人的优惠政策,让职业学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就地筑巢,下蛋孵化”,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三是职普融通,中高本贯通。在专业建设上做文章,解决职业教育的入口和出口问题。紧贴庆阳市“五区一中心”发展战略,对接行业企业,秉承“当地离不开、同行要错位、省内有特色、国际能交流”的原则,进一步强化专业建设。深化与普通教育的融通培养,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并行发展及特色化培养、个性化发展。四是强化保障。足额拨付生均经费,解决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问题。职业教育是教育、是民生,也是产业。经费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政府要重视职业教育,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落实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利好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经费投入,足额拨付生均经费,兑现教师职称、津贴等待遇。持续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建好实训室,配优实训设施。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为职业院校引进高精尖人才,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李高强)